班级管理浅谈
2013-04-29张金英
张金英
我担任班主任工作已经一年半了,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我身边有一些非常优秀的班主任,在他们身上我学到很多班级管理的方法。我品尝过成功的喜悦,也咀嚼过失败的苦涩,这些经历让我深深体会到管理班级不是难事,但是想要管理好班级,需要付出很多。在年级组长和各科教师的帮助下,我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班级成绩。
一、培养得力的班干部,促进班级良性发展
我们班学生的特点是活跃,高一上学期同学之间不熟悉,多数同学课上、课下都在埋头学习、讨论问题,无人打闹,秩序井然,班级整体成绩突出。高一下学期,同学之间熟悉了,活跃现象突显,课上、课下用在学习上的精力少了,成绩大幅下滑。在此过程中,班级干部没有有效地发挥作用,班级处于混乱状态时不能及时有效制止,甚至带头说话、打闹,违反自习、课堂、课间纪律。
此时,我认识到选择优秀称职的班干部尤其重要。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一支高素质、责任意识强的班干部队伍应该是每个班主任都追求的,我必须建立起一支善于管理且能起到模范作用的班级干部队伍。高二上学期刚开学,我就对班干部进行培训:第一,要求班干部要努力学习,提高学习成绩,做事要以身作则,自身条件过硬管理起来才有力度;其次,管理要热情,工作要主动,展示自己的价值,发展自己的能力;第三,管理的态度不能高人一等,不能以命令的口吻去指挥同学;第四,管理的标准应公平公正,不能有私心,要懂得学校、班级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之后,我进行了改选。尹航同学毛遂自荐当班长,她学习刻苦,成绩名列前茅,当选后处处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乐于帮助成绩不理想的同学,班级全体同学给予较高的评价。在她的管理下,班级纪律改善,学习状态良好。在高二上学期剩余的时间里,我更加细心地观察,努力工作,力争打造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带动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二、关注后进生
从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年组成绩上能明显看出,班级出现后进生增多的现象。经过不断观察与分析,我找到原因,并正在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改变。
1.家庭方面原因
有些家长思想不端正。有些家长在不知不觉中以自身并不完美的言行影响着孩子。例如小A同学,上课爱睡觉,不听讲,不认真完成作业,经常抄作业,每次考试成绩基本在班级最后。针对该生,我与家长沟通,家长却说:“我家孩子已经很努力了,每天回家都学习,老师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我无法改变家长的想法,但至少能改变孩子。孩子成绩不好,严厉批评是不会起到好的效果的,我每周与该生谈话,使他感动,促其改变,虽然小A现在成绩不是很理想,但上课不再睡觉,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不再抄作业了。
2.个人方面原因
第一,基础薄弱。个别学生之所以反应较慢、接受能力较弱,主要是他们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好造成的。班级个别后进生在高一时成绩很好,高二时成绩下滑。事实上,他们很努力地在学习,不浪费时间,甚至在放学坐车回家的过程中都在看书,可是成绩却一直不好,主要原因是高一课程知识点少,连贯性少,高二课程中知识点难度增加,连贯性增强,综合运用知识点的试题增加,这就导致基础薄弱的学生成绩开始下滑,学习积极性下降,甚至出现厌学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我多鼓励、多表扬、给他们指点高效的学习方法,并帮助他们复习相关知识。
第二,学习目标不明确。成功就是目标的达成,没有目标的人会没有方向,没有动力,更不会有积极的行动和有效的时间管理。现在班级内有一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不知道自己学习是为什么,不知道考什么大学,对社会的看法越来越功利,他们怕困难嫌严格,求轻松图闲适,缺乏竞争精神,缺乏明确的志向和目标,缺乏踏实的学习作风和思想基础,无形的惰性使远大的志向难于树立,网络游戏也使个别学生学习分心。我采取的措施是找其谈心,帮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根据各自特点帮其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及学习计划,每天给他们留一定量的课外作业,督促检查完成情况,帮助他们改掉不良习惯。
我走上班主任工作岗位时间很短,没有经验,走了较多弯路,从中得到一些教训。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取得过成绩,体验过痛苦,发现很多不足,但我相信,通过细心观察、严密思考,再加上一颗爱心,我会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中学教师。
(责任编辑 冯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