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隋朝

2013-04-29张志强

新课程学习·上 2013年5期
关键词:承前启后隋炀帝教训

张志强

提到隋朝,人们便毫不例外地想到隋炀帝,想到大运河。自古以来,有许多历史学家都会引经据典,用隋朝的灭亡和大运河的消极作用做教训,告诫世人,要以古为鉴,避免重蹈隋亡的覆辙,隋炀帝也由此背上了千古骂名。

凡事都具有两面性,我们不能在接受隋亡教训之时而忽略了它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和财富。自秦亡一统天下解体,中国历史风云变幻,群雄并起,战火不断,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百姓多么渴望有一个和平的环境休养生息!而北周外戚杨坚正是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结束了自西晋以来的长期分裂割据状态,重新建立了全国大一统的局面。

隋朝统一后,两代君主,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为国家的兴盛、经济的繁荣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据史料记载:隋朝建国不久,仅20余年,国库富庶就达到了旷古少有的程度,集聚到中央政府的粮多不胜计,仅京城长安、洛阳一线,就设有常平、广通、兴洛等八大粮仓,其中贮粮不下2400石,数量令人惊骇!有人说这么多的粮食是靠横征暴敛,搜刮民脂民膏得来的,也许说得没错,然而,倘若没有和平的环境做保障,有力的举措做基石,经济何以会得到如此飞速的发展?无论如何,总也达到了贾谊《论积贮粟》中的“仓廪皆实”了吧!

提到经济的发展,我们不能不提到隋炀帝,不能不提到大运河。为了加强对南方的政治控制,以便江南粮食布帛的北运,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大运河的开凿,沟通了南北交通,促进了运河沿线和商业城镇的发展,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有人说,大运河的开通是劳民伤财,我认为此话过于片面。诚然,大运河的开凿,确实动用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客观上加重了百姓的负担,然而,站在国家大局利益着想,我们要发展,能不付出一些代价吗?再说,如果没有大运河,怎么会有如此便利的水上交通,怎么会有经济的繁荣?如果没有繁荣的经济做后盾,怎么会孕育出“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贞观之治”?怎么会呈现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武周政治”?怎么会呈现出“小邑犹藏万家宝,公私仓廪俱丰实”的“开元盛世”?如果没有大运河,怎么会有后世的乾隆三次下江南,从而造就了举世瞩目的“康乾盛世”?

试想,在没有重型机械,全靠人力的年代,要开通两千公里的大运河,贯通五河,穿越南北,这需要多么大的胆识和气魄?而隋炀帝做到了:他想了前人未曾想的,做了前人不敢做的,发展了经济,强盛了国家,福荫了子孙万代!

隋朝,从归建到离析,仅仅经历了37年而已,而在这短暂的37年里,它就像一颗一瞬即逝的流星,虽然短暂,却也曾发出过璀璨夺目的光芒。它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他短暂的历史生命,不仅为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更重要的是把成功的经济和宝贵的财富留给了子孙万代,在中国文明史册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者单位 山西省稷山县西社初中)

猜你喜欢

承前启后隋炀帝教训
经济学家还需汲取的教训
教训
隋朝末年的“奇人”宇文化及
青岛峰会承前启后,硕果累累
承前启后的摩托罗拉 Motorola Cycling Team
教训
李渊起义
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 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
猜错了 教训
隋炀帝「辽东之役」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