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家庭、社区资源共享,促进幼儿和谐发展

2013-04-29张珏

新课程学习·上 2013年5期
关键词:资源共享家庭社区

张珏

摘 要:近年来,人们对学前教育机构功能的认识发生了一些转变,即幼儿园不再只是单一的专职保教机构,而应是具有多重功能的社区综合性服务机构。这一认识的转变促使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关系也在发生着变化。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应该加强联系,建立一种合作、和谐、一致、互补的关系,对幼儿的成长教育起到同步、共育的作用,从而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园;家庭;社区;资源共享

美国学前教育专家E·L·埃斯萨等人的自我概念理论指出,儿童生活环境由家庭、学校、社区这三个同心圆组成,最靠近儿童的同心圆是家庭及其成员;第二个同心圆是学校及其朋友;最外面的一个同心圆是社区及社区帮手。因此,家、园、社合作是幼儿园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部分,它不仅是教育的需要,更是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利用多种途径,为家长提供家教信息

家庭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为了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我们可通过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家长学校、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在幼儿园创设的环境中,也应充分体现出家教的特色。如:家长园地的名称有家园连心桥、家园手牵手、家教信箱等等;在内容方面更体现出多角度:结合班级目标,向家长发出活动通知,教学动态、家园互动、卫生保健、一周重点、每周一星等栏目,与家长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当一个主题活动进行到某一点时,需要父母帮助孩子一起了解信息,便在这栏目中发出信息,同时教师与家长面对面地交谈,挖掘活动信息,搜集资料,使父母与孩子一起学习,获得知识、积累经验。在一年一度的“大手拉小手亲子运动会”中,我们不断变化着形式多样的活动,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活动,使家长和幼儿共同享受快乐的童年生活,实现亲子互动。

二、利用社区多种教育资源,开展各种教育活动

我们的老师树立了生活就是教育、生活就是课程的教育理念,充分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地开展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

1.“请进来”

主要通过“家长导师”“家长辅助教学”等形式,鼓励家园互动,将社区资源中可移动的部分“请进”幼儿园。在“家长辅助教学”活动中,我们请家长中的牙科医生、书法老师等有一技之长的人,发挥家教优势。这种教育方式生动新颖,不仅幼儿感兴趣,家长们也非常愿意参加。在家委会开展的活动中,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出谋划策,教师既要当好家长的参谋,又要虚心听取家委会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提高。如:在家长共同参与的重阳节活动中,幼儿和家长们一起去给福利院里的爷爷奶奶送温暖,给爷爷奶奶捶捶背、揉揉肩、唱首歌……让孩子从小就懂得关心别人,尊重老人。

2.“走出去”

与大自然对话幼儿园,充分利用周围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优势,组织幼儿参观实践、交流表达、动手尝试,让每一个孩子用心灵与大自然对话。

如:春暖花开时,我们带孩子去葫芦岛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感受大自然万物复苏的景象;秋收时节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去农村看农民伯伯割稻,体验生活的乐趣,真正让大自然成为活教材。同时我们也会把一些好的素材带回幼儿园,比如我们家乡的特色“大闸蟹”,我们发动家长对废弃的蟹壳进行创意添画,原来普普通通的蟹壳在家长和孩子们的奇思妙想之下,变成了栩栩如生的“小猫钓鱼”“龟兔赛跑”“我的一家”……孩子们体验到了想象的丰富多彩以及自己动手制作的乐趣。

3.在生活中体验

我们充分利用丰富的社区资源,带孩子们回到现实生活,体会生活的本色。如带幼儿进行户外教学、社区访问、社区参观等。例如:在《给你一封信》的主题活动中,幼儿对邮局的工作不了解,对信件不熟悉,为此,我们就带幼儿参观邮局,通过观看邮局的工作室及邮递员的分发信件等活动,使幼儿对邮局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幼儿与家长之间互相寄信,从而体验到写信、寄信、收信的快乐。幼儿进入社会环境,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对于不良现象,我们应该引导幼儿以正确的态度去面对,帮助幼儿学习、积累辨别是非的经验。如:发现社区的草坪被人们随意践踏时,发现有人乱扔垃圾时,我们随时启发小朋友想想:“我们应该怎样做?”当得知太平实验小学有小朋友患上白血病时,我园马上和社区组织联系,在“六一”儿童节那天举行了一个爱心义卖活动,把大家不需要的东西收集在一起,再让它们回归到有价值的地方去,所筹得的善款也全部捐给了那位小朋友以及学校里的贫困户,让孩子们能够初步将自己爱社会的情感转化为爱社会的行为,并从中感受到参与社会活动被认可、被肯定的快乐。

三、利用幼儿园特有资源,为社区提供早教服务

作为街道的一个学前教育单位,让街道婴幼儿共享学前教育资源已成为我园教师的自觉行动。在领导的关心下,我们在幼儿园建立了街道的幼教活动中心,定期向社区居民宣传我们幼儿园的工作目标、幼儿园的近期活动、幼教新信息及美术作品等。为了使社区0~3岁学龄前家长更好地掌握育儿知识,老师也会定期介绍家庭教育的目标以及怎样纠正婴幼儿偏食及卫生小知识等内容。通过一些亲子活动,这些低龄孩子熟悉了幼儿园的环境,为以后适应幼儿园生活提供了基础。

总之,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资源共享是幼儿园自身发展的必然。只有通过社区外部大环境和幼儿园小环境的结合,才能真正地实现资源共享;只有建立幼儿园、家庭、社区的互动,才能形成家、园、社区共建的幼儿教育体系。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深入进展,我们会不断实践、不断探索,努力形成家庭、幼儿园、社区的合力,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幼儿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生兰.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方海英.实施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发展[J].贵州教育,2006(5).

(作者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太平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资源共享家庭社区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家庭“煮”夫
卫康与九天绿资源共享
恋练有词
教育部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公布
测量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探索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