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本资源 提升写作能力
2013-04-29鲁勇
鲁勇
【内容提要】语文教材在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应重视课文的利用,让学生从课文中积累语言、积攒素材、积淀情感,来逐步提高写作水平,增加自身的语文素养,真正发挥语文这一学科的工具性。
【关键词】积累语言 积攒素材 积淀情感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作文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学生的语文分数,而且关系到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利用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然而,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习惯于将作文教学的任务完全放到作文课上,而忽略了语文教材中这个学生最宝贵的习作资源。他们为了赶进度、完成教学任务,采取一些急功近利的做法:匆匆学习完课本内容后,再花大量的时间进行作文的训练。殊不知,这种读写分离的教学方式,不仅收效甚微,而且浪费了有利的作文教学资源,还给学生这样一个认识:语文课文与写作文关系不大。长此以往,学生便会忽视对语文教材的研读、领悟,降低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事实上,语文课文在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笔者就如何在课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从课文中积累丰富的语言
丰富的语言能给读者想象和联想的空间。相反,若语言干瘪、罗嗦,即使是构思新颖、取材典型的文章,也失去了让人欣赏的价值,毕竟“红花还需绿叶衬”,文章也需要丰富的语言来衬托。教师可通过带领学生赏析课文中的好的词语的方法来丰富学生的语言。
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一段描写了月下荷塘之美,运用具体、生动、形象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诗情画意的境界。其中动词“泻”、“浮”、“洗”、“笼”、“画”以及形容词“静静”、“薄薄”、“淡淡”、“参差”、“斑驳”、“弯弯”、“稀疏”等都运用得恰到好处,教师可让学生细加分析,并能举一反三,在课堂上用准确的形容词或动词描写自己熟悉的景象,这样就积累了丰富的语言,也自然会养成在写作中准确运用词语的习惯。
福楼拜认为:“无论一个作家所要描写的东西是什么,只要一个词供他使用,用一个动词要使对象生动,一个形容词使对象性质鲜明”。可见只有积累了丰富的语言,在写作时才有词可选,才能将所要描写的东西生动地描写出来。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在语言方面都经过千锤百炼,更应成为学生积累语言的资源。
二、从课文中积攒海量的素材
学生在写作时最大的问题是面对作文题目,无话可说。写作文像挤牙膏一样,一点点拼凑起来,像一件满是补丁的衣服,毫无美感。这除了缺乏生活经验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阅读面狭窄,储存的写作素材少。叶圣陶先生说过:“训练学生作文,必须重于倾吐他们的生活积累。”这“生活积累”就是他们的作文材料。
中学语文教材是一座富矿。在讲读课文时,笔者对症下药,注重启发学生对课文中的事例加以思考,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挖掘并运用素材。如教学《鸿门宴》时,笔者就梳理出了一些写作素材,并挖掘其思想。
素材①:项羽攻入函谷关后,实力强大,士气正旺,颇为自负。以为刘邦在自己的掌控下,鸿门宴上坦然接受刘邦的谢罪,其傲慢轻敌思想最终为自己的悲剧埋下了祸根。
挖掘:轻敌思想要不得,任何时刻都不要忽略了对手的存在。要尊重对手,警惕对手。
素材②:范增向项羽进谏,击杀刘邦。项伯却劝项羽,要“善遇之”。项羽没有自己的主见,也没能正确对待两人的不同建议。
挖掘:要善于采纳别人的建议,择其善者而从之,对待不同的意见要有主见。
素材③:在项伯的劝说下,项羽放弃了原先攻打刘邦的计划。鸿门宴上,范增几次暗示项羽要杀死刘邦,项羽默然不应。
挖掘:做事不能优柔寡断,患得患失,果决才是做事应有的态度。
利用课文向学生有意识地提供作文材料,能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和写作文的兴趣。学生心中有了素材,写作时就可以“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三、从课文中积淀丰厚的情感
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很多都包含着浓浓的深情。学生通过学习、感悟,会积淀很多的情感因子,教师只要再从作文教学的角度引导学生重新研读文本,定能从中收到启发,滋生情思。如可引导学生感受胡适《我的母亲》中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与感恩,李密《陈情表》中的眷眷孝情,司马迁《报任安书》中的坚忍深沉……
例如,有学生重新研读韩少功的《我心归去》中充满温情的那段想象,联系自己在外上学的经历,想象父母亲切的叮咛,情思泉涌,写下《我最爱的人》:你们的关爱与叮咛始终温暖着我那幼小而孤独的心。不是在鲜花和掌声中才能获得幸福,每个醒来的清晨,那熟悉的电话铃、那关切的问候语总会给予我最真的感动。就算跌倒千百次,我都会笑着抖落异地的风尘,因为你们的爱定会抚平我风雨后的伤口。短暂的分离阻隔不了长久的相思,为了我最爱的人,我会付出所有的奋斗与努力……学生读这段文字时潸然泪下,也让其他同学眼眶湿润了好久。
语文教材所选诗歌中的意象所滋生的深厚的情感,也可以成为学生作文的借鉴。如以流水抒发时光易逝之感,以明月抒发思念之情,以梅花表达凌寒傲雪之志……另外,了解作家的身世、作品及写作特色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可以拨动学生的心弦,使他们产生多方面、多层次的情感体验。
总之,通过对课文中情感的挖掘,学生就可积淀一定的情感,在写作中喷涌而出,从而使文章意蕴丰厚,真实感人。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好的文学书籍浩如烟海,教师是讲不完的。而阅读与写作同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文,挖掘课文中蕴含的语文素养,适时地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积攒素材、积淀情感,培养他们通过阅读提升作文水平的能力,他们才能受益终生。
(作者单位:江苏省黄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