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初探

2013-04-29范庆国

考试·综合 2013年5期
关键词:个体生命生活

范庆国

生命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的重要课题。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在教学中讲究策略,把握生命教育的正确时机,加强生命意识的渗透,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价值,从而更加珍惜生命。

1 以教材为基点,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生命意识的培养,是生命教育的起点。生命意识是个体在生命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对生命的认识和观点。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和自己对生命的认识、体验来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让学生感知生命的存在。认识到在现实中,不管是日月星辰还是花草树木都是充满生命活力的个体。所以我们应有意识地去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生命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去认识自然、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生命个体。如通过杏林子的《生命 生命》一文中在险境里垂死挣扎的小飞蛾、墙角砖缝中生长的香瓜子小苗、听诊器里传来的心脏跳动声,让学生感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下的生命的涌动。通过解读《敬畏自然》,让学生认识到大自然以至宇宙都是有生命的,宇宙間的一切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固然是高级的生命形态,但也只是物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而非生命物质却也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引导学生要爱自己也应爱大自然中一切有生命的个体,通过《献给母亲的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了解母亲十月怀胎和一朝分娩的甘苦,了解母亲在养育子女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了解我们的生命来之不易。通过对教材的挖掘,学生对生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知道了世间万物都是有生命的个体,而且生命对于每个个体来说都是来之不易的,从而也会更加珍惜生命。知道了人活着,就意味着一定的责任和义务,不仅仅为自己,也为亲人、他人和社会。因此,任何不负责任的轻生念头和行为都是对生命的一种亵渎。

2 以阅读教学为阶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让学生珍爱生命,同时也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有崇高人格的中学生。语文教材里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我们要引领学生去细细品味其中的情感,真情触摸文章中那些人物的心灵,使学生的生命不断得到滋润。如上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让学生在反复吟咏品读中感受苏轼面对失意的旷达胸怀,体会人生不如意事有八九,关键是我们要用旷达的胸怀坦然地面对人生的挫折,而不是一味的选择逃避,同时也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生活中不如意的事,以及自己是如何对待的;又如,《过零丁洋》一诗中文天祥面对元军的"糖衣炮弹",毅然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以死铭志的壮志豪言,便是对学生进行生命价值教育的契机。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俗语有云'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认为文天祥以死铭志的行为值不值得?"问题一抛出,学生讨论激烈,纷纷发言,有学生在发言的过程中还引用了巴金的《日》"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也有学生引用了《伟大的悲剧》中,"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通过讨论,学生对于生命价值的认识得到升华。当然,也有个别学生持否定意见,这就需要教师适时引导,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不仅表现在个体以自身力量克服困难、超越忧患、与命运抗争中的自我体认,更体现在此过程中对他人给予的爱、为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做出的贡献。要让学生明白:一个人只有像范仲淹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自己的命运连同他人、社会、人类命运联系起来,才会真正找到生命价值之本。让学生体会只有自觉主动地关心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在努力关爱他人、服务社会、改善人类命运的过程中才更能体验生命的丰满与心灵的充实。

3 以作文教学为平台,让生命教育深入学生生活

著名作家余秋雨曾说"写作首先是练习一种与社会,与人沟通的方式,如果学会了很好的写作技能的话,实际上就学会了一种很好的与人沟通的方式,学会了一种和世界对话的方式--这是健康的人生的重要开端"。而现在的许多中学生有心事都不想与父母、老师交流、沟通,没有了小学生时的率性和畅所欲言,特别是一些内向的学生,心事得不到倾诉,积压久了也许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和过激行为,所以写作教学中,应该多从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特点出发拟作文题,为学生创设抒写生活、生命感受的平台,让学生能把平时不敢说,不想说的感受表达出来,抒发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对生命的感受,叶圣陶先生也曾说:"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而是生活本身。"在平时作文教学中,我便有意识地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如"生活是七色板,其中蕴含着追梦的艰辛,成功的喜悦,挫折的苦痛,孤独的寂寞。此时,你需要看看周围甜蜜的微笑,听听身旁温馨的话语,请以'生活需要 '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又如"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内心深处常常会有很多想法,这些想法有时却与自己的言行相矛盾:从来都很执著,有时也想退缩;一直都漫不经心,有时也想认真;坚强中有时也想痛苦一场……尽管不曾付诸行动,但这一切都是真情流露。请以'有时我也想 '为题写一篇文章"。习作交上来后,一些内容让我很震惊,很多学生写了初中生活的压力大、作业多、同学之间的沟通困难。其中有一个是初二(2)班的学生他写的题目竟是《有时,我也想死》,内容是他因前年车祸变成了跛子,被人嘲笑的滋味让他生不如死。"我以后走路都这样了吗?我以后再也无法跑了吗?我以后再也无法打球了吗?这时,我只想到死。"我知道这是一次生命教育的契机,于是便利用评语与该学生进行沟通,让他明白人的生命虽然宝贵、美好,但并非一路坦途,其中存在着很多个体无法摆脱的困境,人应正确认识和面对生命中的各种困境,敢于改变现状、摆脱苦难。在评语中,我就举了一个例子--《微笑着承受一切》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桑兰原是中国国家体操队的队员。她17岁那年参加了在美国纽约长岛举办的友好运动会,不幸因脊髓严重挫伤而造成瘫疾。在接受治疗期间,她以"桑兰的微笑"征服了大洋彼岸的人们。相信桑兰面对重大打击的惊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能给他以鼓舞和力量。

生命教育是现代教育不可遗漏的一环,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未来公民的需要。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应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将生命教育融入教学中,与学生分享自己对生命的情感和体会,使学生能够充分地感受生命的活力与喜悦。

猜你喜欢

个体生命生活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珍爱自我,珍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