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童心”的语文课堂
2013-04-29褚嘉耘
褚嘉耘
教学札记
小学语文教学“走向童心”的教学主张的实践意义,在于真正关注课堂的主体——儿童,让他们学有所乐,学有所获,学有所长。
一、求真,尊重儿童的感受
学生在真实的课堂中实实在在地学习,慢慢地由不懂到有所发现、有所感悟,再到透彻理解、积累运用,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因人而异。我们要充分了解每个年级学生的特点,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设计教学目标,不任意拔高,要让大多数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品尝到发现的快乐,学习的乐趣。教学古诗《江雪》,因为面对的是四年级学生,我放弃了“知人论世”的教学套路,鼓励学生反复读古诗,做更多的猜想。在教师的再三鼓励下,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起来,答案丰富有趣。失意的人、苦闷的人、怪异的人、等待希望的人,困苦的人,这一切的答案用在改革失败被贬永州的柳宗元身上,不也都可以吗?柳宗元此刻的心境是多么复杂,哪是一两个字能够说得清道得明的?让学生品味“字字无雪,却又雪在眼前”的语言技巧,体会“渔翁无语,却又话在嘴边”的深长意味。
二、 求趣,呵护儿童的天性
课堂一旦充满趣味,学生就会乐在其中,不知疲倦。他们会调动所有的感觉器官,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学《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课时,我们把“变脸”的概念引入课堂,教师引导学生把第二段课文内容改编成剧本,鼓励学生演一演。学生兴味盎然,通过角色体验,更好地感受人物内心的活动,科学巨匠爱因斯坦以童心未泯的可亲形象驻扎进学生的心田。“好玩”是儿童的天性,顺应这种天性,教学的方法与教学的内容、学生的心理相匹配,就能达到“人课合一”的境界。
三、 求美,陶冶儿童的情感
儿童是具有审美天性的,如果我们加以诱导、唤醒、激发,这颗审美之心就无可抑制地生长起来。
《愛如茉莉》一课,讲述了一个散发着茉莉般清香的真情故事,一处处感人的细节描写流淌着至真至美的爱。在教学中,我们紧紧扣住语言文字和课文中的插图,通过朗读、品读、诵读,在读中见悟,在读中生情。① 在妈妈生病住院这件事的全过程中,最令你感动的是哪个情节?品读最让你感动的情节。② 妈妈用虚弱的声音对我说的话,怎么读?爸爸万分焦急和担心,怎么读?③ 妈妈的神情是“恬静的微笑”,爸爸的动作是“坐”“紧握”“伏”。请反复地朗读这段话,注意这些神态和动作的细节描写,你体会到了什么?④ 这漫漫长夜,他们是怎样度过的呢?请你们看看画面,再读读课文,边读边想,走进人物的内心深处,他们可能在想些什么,可能在对自己说些什么?⑤ 真爱无痕,至爱无声!爸爸妈妈执手而眠的情景,让我们感动。一切尽在不言中,就把自己所有的感受读出来吧。⑥ 人有情,景有语,这样的画面,谁都不忍心去破坏它,包括窗外的阳光。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好这段话,把这感人的画面刻在心里。关键词语的品味,人物内心的揣摩,教师语言的渲染,课文插图的呈现,音乐背景的衬托,重要段落的反复诵读,催开了茉莉般爱的层层花瓣,让这朵洁白纯净的小花开在了学生的心灵深处。爱,就像茉莉一样平淡无奇,却纯净幽香。
四、 求变,滴灌儿童的灵性
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味地接受,更多的时候,他们有自己的发现,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想法。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诵读、感悟、涵泳、体味中,习得方法,发展思维,丰富积累,生成智慧,得到灵感。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杨万里的一首清新秀丽的小诗,描绘了一碧万顷、荷花映日的西湖美景。但是细读整首诗,你会发现这是一首送别诗,却没有一个字提及送别,更没有一般送别诗中的离愁别绪。这是为什么?作者究竟怀有怎样的情感?教学正可以在这样的悬疑上推进与铺陈。① 读诗题猜内容。按照我们过去读过的送别诗的内容来猜测一下,诗人在这首诗中会写什么?学生的回答紧紧地围绕一个“别”字来展开,离愁别绪、临别赠言、依依惜别……② 初读感知,设疑激趣。这首送别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和你刚才估猜的内容一致吗?这是一首送别诗,可是全诗却没有一个字谈离别。你感到疑惑吗?③ 读诗句想画面。一千年前的一个夏天,你,就是大诗人杨万里,随同友人刚刚走出净慈寺,清风拂面而来,一幅赏心悦目的景象映入眼帘。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④ 化陈出新,多元解读。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送别诗吗?请你们比较一下,这些送别诗与这首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走向童心”的语文课堂,是以儿童为本位的课堂,需要遵循儿童生命成长的轨迹,在每个可能的道口耐心地等待,用爱心呵护“童心”,用智慧点亮心灯,以倾听的谦恭姿态静候儿童生命花开。
(作者单位:南通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