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文化
2013-04-29钱锡铭
我们学的语文是我们使用的母语——汉语,它在被使用的过程中滋生了文化,创造了文化。可以说,语文的覆盖面最为广泛,上至天文时空,下至地理风俗,俯瞰芸芸众生,包罗世间万象。如果我们用“享受母语”的心态来对待语文,你就能体会到它的无穷魅力:走进语文,能感受语言的熏陶、文化的神奇;走进语文,能感到人文的关怀、亲情的温馨;走进语文,能触摸心灵的跳动、知识的积淀……语文书写着文化,语文与文化同行,语文将文化浸润在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之中,语文让文化伴随着每个人的终身!而作为学习母语的语文教学,同样也是一种文化。
一、 语文教学是文化的对话
1. 教材文本是文化的载体
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是在文本以及教师的引领下与文化对话的过程,而教材文本是最主要的凭借,都经过编者的精心选择、打磨,从内容到形式,都蕴含着许多文化。学生感悟文本就是在与课文进行着对话,也与文化直接、间接地对话着。比如,教《春联》一课,让学生在“读春联、写春联、赏春联”等系列学习活动中,对春联这种中国特色文化形态的特点、意蕴有所体悟,进而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即使是学习汉字的工具——拼音,也不乏具有文化的影子。比如《zh、ch、sh、r》一课的语境歌:“一轮红日上山头,狮子想来吃小猴。树上同伴有办法,伸下树枝来搭救。”把拼音融入生动有趣的场景中,学生在诵读之中受到同伴之间应关心互助,团结一致才能战胜敌人的教育。这不也是文化的体现吗?对学生学习做人大有益处。而教材中选录、设计的成语歌、民谚、儿童诗歌、古诗、格言警句等都极有文化气息,学生在诵读积累的同时,也在接受文化的熏陶。
2. 教师备课是对文化的解读与开发
教师备课是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并根据学生与教学的需要进行有效开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断与教材文本所展现的文化进行沟通,对学生所拥有的文化水平进行把握,对教学设计的文化性进行构建,用新理念来审视和驾驭教材,对教材中的文化富矿进行挖掘,让教学内容散发出无穷的文化魅力。高明的老师还善于在教材的编排上寻找内在文化,进行有意识地渗透和开发,这样,学生就能与文化做多角度碰撞。
3. 师生对话是文化的碰撞和引领
语文教学离不开师生对话,其实,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文化碰撞。比如学习《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可以让学生找一找:“林冲与洪教头打起来了,文章中用了哪一个词?”学生很快便找到——“交手”。老师再提问:“这里的‘交手是不是应该换作‘交战?”学生把两词放入课文进行比较、推敲,发现:“交战”尽管也是打起来的意思,但多用作很多人或两个集团、两个国家进行大规模的战斗;而课文中林冲与洪教头单打独斗,用“交手”更确切。一个词的运用,立刻看出了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传神,也让学生们体会到了汉语言的细腻变化和无穷魅力。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对话,引导学生去读、去体味,把汉语言的魅力展示出来,这就显示了文化性。
光注重语言文字还不够,还要透过文字看到文章内在的精神。因为语文课还是学生精神发育的摇篮。当然,必须是人文内涵的有序渗透,透过文字的描写去体味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而探究其深层的品质,给自己留下震撼和陶冶。比如教学《海伦·凯勒》一课,可先让学生通过模拟盲人生活,走进海伦的内心,感受到了海伦的痛苦。然后,让学生再读课文,找找海伦在这样的痛苦中,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通过阅读、思考,海伦的形象在学生们的脑中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立体,她那不甘屈服命运、敢于向困难挑战的精神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就不仅仅是学语言文字了,更是做人的引领,是一种文化的熏陶。
二、 语文教学是学用文化
1. 识文断句是文化知识的学习
汉字是民族文化的积淀,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其独特的形体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资源。比如“看”字,像手搭在眼睛上方远望;“燕”字,就是一幅燕子在空中展翅飞翔的图画;“雷”“雪”“霜”三个字都含有“雨字头”,都与“雨水”有关……这些奇妙组合,让学生真切体会到:每个字都是一幅画,都有着不同的神奇。而识字教学更是根据汉字特点进行生动的演绎:象形识字、会意识字、转盘识字、词串识字……每种识字都把这类文字特点进行了形象性创新,这就是一种文化的渲染!學生识字读句,既增长了知识,又受到了文化的熏陶。可以说,不仅在学习文化知识,也是在积累文化。
2. 感悟积累是文化素养的提升
语文文本已经把文化内化其中,语文教学就是引导学生通过感悟、体验、探究,把文本的文化因子挖掘出来,把课上到学生的心里去。比如教学《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教师引导学生用“ 又 江南岸”句式,说说自己仿佛看到的画面和听到的声音。随后,紧扣“绿”字,讲述人们津津乐道的推敲故事,来感受作者用词的精当。接着,让学生也来推敲一下“又”字,看看“又”字里面包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为帮助他们感悟,教师借“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来引导学生,通过对“诗人在家乡的生活情境”的想象,来深入体会“又”字的感受。通过感悟、推敲,“又”字立了起来,学生体会到了诗人无限的乡愁。当学生再读这首诗,积累的不仅仅是几句诗,更是一种勇于推敲、深入学习的思维品质。这样的学习远比简单的告诉来得强,它让学生读出了文本的内涵,感受到了文化的魅力,而这一过程也使得学生的自身文化素养得到了提升。
3. 生活语文是文化拓展的运用
如果说“识文断句”“感悟积累”还主要是在课堂学习文化的话,那么,生活中学语文更体现了主动去学用文化了。比如教学《春联》一课,我们就可以根据春联的特性展开教学,进行文化拓展。
(1) 说过年,道春联。教师事先准备一些过年时影像资料营造气氛,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下面的学习创设一个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和氛围,这时再道春联则顺理成章。
(2) 贴春联,评贴法。让学生到课文中去找春联,再来贴一贴。(教师事先在红纸上写好课文中相应的春联内容)就如做游戏似的,学生自然会积极投入。于是,“评贴法”环节应时而生。“怎么贴法”既是一个知识点,又是一个文化点。学生在“贴法”评析中懂得了古代是竖写体样式,增加了文化积累。
(3) 读春联,诵春联。一副副春联贴好,也拉开了吟诵春联的活动序幕,在教师鼓动性语言激励下,学生激情吟诵,用身心感知春联,理解春联,体味春联。
(4) 说发现,议特点。当学生读到尽兴时,教师引导学生说说在吟诵中的发现,如,“春联里的词语都是相对的”“春联里的上下联字数都是相等的”“读春联就像读诗一样,很有味”“春联读起来声调有高有低,节奏有急有缓,很有趣”“春联都很有感情”……顺着学生的发现,教师让学生与课文中的介绍对照,用情感建构起自己对每一副春联的理解。
(5) 写春联,赏春联。在对春联有了较深认识后,进行拼接春联、书写春联、赏读春联等活动,让学生学习春联的热情延续到课外去,延伸到生活中去,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崭新内容。
小小的春联,把课文与文化结合了起来,把语文与生活结合了起来。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与文化做着交流,学用着文化,提升着素养。
三、 语文教学本身是一种文化
语文教学是在教文化、用文化,其实,语文教学本身何尝不是一种文化呢?在感受、体味文化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语文教学本身的文化现象——读书、说话、写字、习作等语文活动也是文化的一种体现,应该赋予其较高的文化定位。
1.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文化的演绎
语文教学需要创设情境,而创设的情境大都具有文化倾向,是对文化的一种演绎。比如教《我叫足球》,教师可把生活中的足球带进教室——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想知道它是谁吗?
生:(兴致勃勃)想!
师:瞧!它来了!(出示足球实物)哈哈!它的名字叫——
生:(齐答)足球!
师:足球先生看到小朋友喜欢它,要让大家来摸摸。不过足球先生说了,摸完后得说说你的感觉。
生:足球身体鼓鼓的,里面有气呢!
生:足球身体圆圆的,有黑、白两种颜色。
师:(投影显示“足球先生的口述”)小朋友,你们太棒了!看来你们已经喜欢上我了!那我就送给你们一首儿歌吧!“身体圆滚滚,爱穿黑白衣,年纪一大把,专门被人踢。”你们别看我个儿不大,但历史悠久!想知道我的过去吗?那就来读一读文章,你一定会有更多发现的!
以上教学片段,教师创设了与“足球先生”对话的教学情境。新颖的形式牵住了学生的心,学生在摸一摸、说一说、听一听的过程中,亲近了文本对象——“足球”,有了生动的感受,产生了强烈的阅读期待。其实,文化隐藏在每一个细节中,教师要做的就是通过对话,把文化激发出来,让课堂流淌着文化气息。
2. 阅读材料的选取是文化的组合
“教学内容”与“教材内容”并不是完全等同的,教学内容往往要大于教材内容。例如一位老师执教《海伦·凯勒》一课时,为帮助学生感悟“不分昼夜”“如饥似渴”的深刻内涵,设置了这样的环节——让学生闭上眼睛,在音乐声中听老师描述:“也许这是一个早晨,……早过了吃午饭的时候……夜很深了……人们在……但海伦呢?她在做什么?同学们,你好像还看到了些什么?请选择你刚才‘看到的
语林人与书
一个画面,用文字写下来。”在学生交流后,教师归纳:“是的,海伦就是这样,在早晨、中午、傍晚、深夜……”这样创造性的铺垫,让学生在想象中将材料进行有机组合,加深了对“不分昼夜”“如饥似渴”的理解,海伦·凯勒的形象丰满了。课文学习结束,老师布置了这样的课后拓展性作业:“同学们读了课文,对海伦有了较深的认识,如果想进一步了解海伦,就去读一读海伦写的文章和书,你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这里,老师为大家推荐几本——《海伦·凯勒自传》《我生活的故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给大家读几个片段,看几幅图,相信一定会引起你的兴趣。”这样的布置课外阅读,不是泛泛的一般推荐,既指出书名,又展示图片,真切可感,而三部作品也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海伦·凯勒不平凡的一生,给人多样的启迪。这就有一定的指向性,是一个文化大餐,能引领学生在文化的长河中徜徉,打好文化的底色。
3. 教师的教学风格与学生的学习习惯是文化的风景线
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个性,其教学语言、教学样式、教学智慧无不带有文化的痕迹,当教师有意识地去注意,并发挥所长,就形成了明晰的教学风格。当然,课堂文化的形成与学生这一主体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分不开的,当学生养成静涵默诵、体味创新的思维方式,其语文学习就有了特色,也带上了文化的色彩。可以说,语文课是教师、学生共同演绎的文化风景线。在这里,师生共同关注文化、学习文化、感悟文化、创新文化,本身也是一个个“文化人”,成为了一种“文化”。
四、 语文教学能促进儿童心灵文化的构建
1. 什么是心灵文化
教育是建构人类精神世界的事业。就个体而言,精神世界的根基是心灵文化。所谓心灵文化,是人以遗传的文化基因为基础,所接受的社会文化与人生体验锻造成“合金”,是人一切言谈、举止、认知、情感、思维、做事等的底色。个体心灵文化的建构离不开语言,通过语言表达来揣摩人的内心世界,捕捉一个人心灵文化的大体轮廓和特征。语文教学让学生在一次次的语文学习活动中,逐步完成心灵文化的建构,发展儿童的语言,丰盈儿童的心灵。
2. 让语文学习真正塑造学生的心灵文化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关注文本语言的学习,忽视了儿童的语言存在和身后的美妙世界,特别是儿童语言的丰富性。尽管我们强调“备课既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而事实上教师花在研读文本的时间和精力远大于对儿童的了解,造成了儿童语言与文化发展的落差。所以,教师必须走出既有模式,走进学生心灵,根据儿童的思维、情感、技能等需求来选择、整合文本内容,让语文课成为儿童的“亲亲课堂”。此外,还必须善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连线自己的生活,谈自己的理解和体验,实现心灵的飞跃。我们来看《虎门销烟》的教学片段:
师:读了这两段,你想说点什么?
生:我想说,虎门销烟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外国侵略者的丑恶嘴脸,他们真是太可恶了!
生:我要说,我们中华民族是不可辱的。
生:我要感谢林则徐虎门销烟,是他让人们擦亮了眼睛。
师:是啊!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粉碎了外国侵略者的美梦,唤醒了沉睡中的人们。鸦片的罪恶实在是太大了!回忆过去,看看今天,你还想说点什么?
生:一份份毒品催生了无数座坟墓。
生:造毒者害人也害己,请不要再制造悲剧了!
师:同学们说得对,毒品就像洪水猛兽,摧残着人的身体,腐蚀着人的精神,全世界都应该联合起来,铲除毒品,还世界一份幸福和安宁!
学生对鸦片等毒品是没有感性认识的,很多仅停留在禁毒宣传广告上。教师通过谈“虎门销烟”,让学生在大长志气的同时,认识到毒品的危害,从心底发出“全世界都应该联合起来,铲除毒品,还世界一份幸福和安宁”!从一个历史事件延伸到了现实社会,激发对毒品的抵制心理,这也是一种心灵文化的构建。
总之,教师要让语文教学站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下,以自己的文化积淀和对教材的独到理解去唤醒学生,引领学生徜徉在民族文化的家园之中,获取语言技能,感受传统文化,探寻民族精神。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丰盈起来,语文作为一种文化传承也会发挥得淋漓尽致。
(作者单位:南京凤凰母语教育科学研究所)
钱锡铭老师教学专著《享受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