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主体作用 快乐学习数学

2013-04-29李雪平

新课程·上旬 2013年5期
关键词:快乐学习

李雪平

摘 要:数学的学习,应当是一个动手动脑、思维发散创新的过程。优质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要学会如何引导学生“学”,给学生更多参与学习的机会,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使学习变成学生自觉自愿的一种行为。使他们勤于学习,乐于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进一步提升学习积极性。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结合生活实际寓教于乐,为数学学习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引导探究;发挥主体;快乐学习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我们也知道学习是一个师生互动过程,其中教师主要起引导、组织作用,而要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的学习活动。所以,学习的过程,不是教师一个人唱主角,更不是一个人演独角戏。教师就如策划导演,要指导协调学生。教师正确的指引及修正是学生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但有时,有些教师为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使学生完全处于放任自流状态。这与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落实主旨谬以千里,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不负责任的理解和执行。学生需要教师的组织指导,教师也需学生的积极配合,师生关系的和谐统一,为数学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可靠保障。

一、激发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最好的老师也是知道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数学学习在大多数人看来是一门枯燥的学科,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讲,小学生年龄较小,对数学更易产生反感心理。此时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如,在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回家测量一家人的身高。如果课堂时间允许,教师则可以请两位学生做示范,或者课后让学生互量身高,一则可以把所学知识真正用于实践,二则可以加深巩固所学知识,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通过互帮互助的方式,共同学习交流。同时,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如果能给予及时肯定的鼓励,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会有很大的帮助。教师的一句鼓励甚至是一个赞许的表情,比其他任何人的表扬嘉奖都重要。因此,教师一定不要吝惜自己对学生的赏识之情,而学生回报教师的不仅是对学习的兴趣,甚至会产生对教师的感激喜爱之情。

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数学从生活中来,也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当中。具体的现实生活抽象概括出数学知识,再把数学知识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多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可以从他们现有的生活常识及背景为出发点,感知到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中处处隐含着数学。

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创设一系列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游览景点,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的游览路线;乘坐公共汽车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乘车的起点和目的地,判断应乘哪路车,应乘几站等,进行“简单的行走路线”描述,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同时,感受到数学知识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的价值,让学生感觉到因学习数学知识而带来的成就感、自豪感。这样的创设问题情境就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使学生的数学学习真正达到“身临其境”,完全投入。

三、动手实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根据费赖登塔尔的观点,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精神。小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弱,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图形或物体,调动各种感观参与实践,同时教给学生操作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实验等操作实践,激发思维去思考,从中自我发现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如,在教学“初步认识角”时,我重视操作在学生认识图形中的作用,让学生在折、拼、画等活动中不断丰富对角的认识。并由浅入深地设计教学过程,第一次要求学生用两根小棒搭出一个角,在搭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角的基本特征,明确角的各部分名称;第二次要求学生用两根硬纸条做成大小不同的角,使学生在操作和比较中进一步感知角的大小,并渗透角的大小与它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第三次要求学生用一张纸折出一个直角,进一步体会直角的形状与大小。课堂中我还安排了画角、拼角等各种形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加强操作活动,不仅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还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快乐学习数学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四、体验成功的快乐,积极地自主学习

成功是人人都渴望的,成年人如此,小学生也如此。对于小学生来说,考试能取得好成绩,得到教师、家长的赞赏是他们最大的成功。成功是一种喜悦,更是一种自豪感,让人信心十足、精神百倍。前文已提到过教师一定不要吝惜自己对学生的赏识之情,多多鼓励学生,会更加激发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如果学生整天都处在批评声、斥责声不断的环境中,他们又如何能提起学习的兴趣。他们只会是垂头丧气萎靡不振,越发对学习厌恶了。而且,消极情绪很容易在小学生年幼的心灵上留下阴影和创伤。俗话说:“量体裁衣”“因材施教”,学生的个体差异的确存在,而且千差万别,其中不乏也有令教师深感“头疼”的学生。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我们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我们只有用心想办法,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分层次要求,扬长避短尽心去引导,使学生从各个角度体会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自信心,增强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更积极地去自主学习,激发前所未有的想象力,从而摆脱苦学的烦恼,进入乐学的境界。

总之,我们要学习新课标,树立新理念,设计新教程,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努力搭建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的平台,把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巨大潜能开发出来。数学课堂中,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觉地进入新知的探究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进入教与学的理想境界,快乐学习数学知识,提高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 江苏省丰县宋楼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快乐学习
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让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快乐学习
快乐美术,快乐学习
初中化学课堂趣味性探究
快乐学习C语言
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略谈初中英语教学方法
打造小学英语有效课堂探究
数学课本中的附页
动态课堂与高效英语教学
怎样进行汉语拼音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