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乐于表达 易于表达

2013-04-29支东方

考试·综合 2013年5期
关键词:作文生活课堂

支东方

摘要: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一直以来,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研究与探讨就从未停止过。而当前的小学生作文现状不容乐观,与新课标提出的让学生"乐于表达,易于表达"的目的相去甚远。本文介绍了一种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的全新的作文理念--"前"作文理论,阐述了它的概念和内涵,意义和基本方法,并结合实际操作进一步探讨其教学策略。

关键词: "前"作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0099-02

1 前言

"前"作文教学理论是上海大学教授、上海写作学会副会长、中国青少年写作研究会副会长李白坚老师的作文教学研究理论。它是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遵循和符合新课标的理念。其目标就是要改变当前作文教学教师难教,学生难写的局面,达到新课标中的让孩子"易于表达,乐于表达"的目的。

所谓"前"作文教学,就是区别于我们现在的"后"作文教学(由命题、批改作文、作文讲评四个步骤组成)。它是在文章生成之"前",创设一些情景,注重教会学生摄取生活素材的本领,激发学生写作激情。

2 "前"作文教学的意义

2.1 注重摄取生活素材。

帮助学生学会"摄取生活素材"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这是"前"作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的小学生不但有生活,而且还有比较丰富的"生活源泉",问题在于,学生是否具有"摄取生活素材"的眼睛、鼻子、耳朵、嘴巴和手指,而教师是否教会了学生"摄取生活素材"的高招!

2.2 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报任安书》中写道:周文王被拘,写成了《周易》。孔圣人周游列国遭到厄运、受到污辱后写了《春秋》。屈原被流放,写出了《离骚》。是的!即使是"圣贤",也是在极大的精神刺激下,才得以完成不朽的著作!倘若作者的"情"不"動",或者"情"动力不足,都不可能使文章得以生成。

这样看来,刺激学生的表达心理、帮助他们产生写作热情,也是"前"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2.3 教给学生写作方法。

大千世界,"生活"五花八门、包罗万象,我们很难带领学生到大千世界进行摄取素材,但是,我们却可以在课堂里"制造"一种"场景",以模拟的方法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生活素材",从而训练他们"摄取"的方法。简言之,就是在课堂上创造一个又一个情境,促使学生的情感体验。

见微而知著、由小而及大,这就是通过"课堂现场演示"展示"生活素材"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让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观察、体验和感悟生活,在情绪激荡中完成作文,是"前"作文教学需要达到的目的的必然手段。

3 小学"前"作文教学的方法

3.1 精心设计"生动课堂"。

3.1.1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当今的学生并不缺乏生活,而是缺乏观察生活和感受生活的能力。长期的作文课,并没有很好地教会学生摄取生活素材的方法。因此,帮助学生学会科学地观察生活,给学生演示采撷生活浪花的过程,将显得特别重要。"前"作文课堂设计有各种有趣、科学、富有创造意义的教学方案,生动地向小学生展示生活,帮助他们认识和摄取生活素材。

3.1.2 "前"作文课堂教学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听与写的结合:通过听音乐获各种响声,获取内心的真实情感,创编故事,把它写下来;画与写的结合:创作一幅画,或者画一幅画,在写作前引导孩子观察,把画面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读与写的结合:选取课文中可训练的点,或仿写,或续写,获缩写,或改写等;做与写的结合:做可以是一次小实验,可以是一次小制作,可以是一次生活的体验,把具体的过程和自己的感受写下来。玩与写的结合:开展各种生动活泼、妙趣横生的游戏,让学生在趣味的驱动下,轻轻松松地完成一次练笔。看与写的结合:走出课堂,调动各种感官,观察周围的世界,书写缤纷的生活。

3.2 巧妙创造"成功体验"。

根据成功教育理论,意图通过改变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和形式,开拓讲评的新渠道,营造体验成功的氛围,从而呵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3.2.1 改变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和形式。

①提倡新的评价方法--生被要求当场写作。写作时教师要全班巡视,查看进度。教师巡视是有非常明确的目的的,在巡视的过程中,已经可以用红笔给学生画星和圈出好词好句。②提倡新的批语形式--"批语"为"心语":作文批语应是老师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所以,我把"批语"改成"教师心语",要求教师以读者的身份阅读学生的习作,以不同标准来评定不同层次的学生,努力发现每位学生文章中的闪光点,真诚地说出自己的鼓励,并婉转地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

3.2.2 拓宽讲评的渠道。

习作的过程中,在全班交流一些孩子的作文,大家共同来改一改、说一说。在评价的过程中学习别人作文中的一些长处。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加以自己原有的一些习作内容,孩子就学会了这篇文章中哪些内容是有价值的,而哪些内容是可以简单写写的。

3.3 积极致力"文化建设"。

意图通过校园作文文化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营造校园浓厚的作文文化氛围,使作文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园作文的实践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班级或者年级中参加作文比赛,同一题目,各显神威。评选出班级、年级的 "作文十大天王"、"作文十大新秀"。另外每个孩子所擅长的作文类型所不同,让一些作文水平较好的学生和写有进步的学生走上讲台,讲讲自己作文的故事,说说自己写作的经验,和学生分享作文的快乐。

3.4 倡导读书浸润心田。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是写的基础,只有多读书,读好书,学生才能写出流畅的文章来。该策略意图通过指导学生在写作前进行有效阅读、积累诵读,来解决学生习作时不会表达的困境。

3.4.1 有效阅读。

每学期初,根据小学生的阅读心理,推荐丰富的书目供学生选择。教会学生学会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开展"阅读明星"的评比活动,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3.4.2 积累诵读。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摘录有助记忆,有助于学生积累语言,要求将摘录作为习惯性作业,中年级以段为主,每周摘200字左右。

凡是学生摘录的内容尽量会背或复述,强化规范学生的内部语言。作为作文素材积累的一部分,也同样可以积累和摘抄下来。在学生写作文之前,一起来读一读,并且尽量在自己的作文中用一用。

这样的作文就更加的有声有色。

4 总结

当前,有许多优秀的学者、一线老师经过刻苦地研究,都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如 "作文三步教学法"、 "新体验作文"等等,这些都是他们心血和智慧的结晶,也都有一定范围内的实施和普及。我们的"前"作文理论也是其中一种,特此撷芳,希望给大家有所启示。不管是哪一种教学理论、教学方法,都是"一切为了孩子"。

以此,为了孩子"乐于表达、易于表达",为了他们拿起自己的笔,我将一直努力。

参考文献

[1] 李白坚.快乐大作文.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年.

[2] 李白坚.新体验作文.南京:教育出版社,2006年.

[3] 李白坚.作文不用怕.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年.

[4] 吴立岗.小学作文教学论.南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

[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6]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

[7] 袁浩.戴汝潜.小学作文教学心理研究与实践.济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

猜你喜欢

作文生活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