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孝”字撑起的传统道德大厦

2013-04-29冯少波王毓红

寻根 2013年5期
关键词:孝经道德

冯少波 王毓红

中国的文字符号,没有哪个比“孝”字更牛。一个孝字就有一本专门的著作来论述,而且还是千古流传的经典,这就是十三经中的《孝经》。历代帝王为《孝经》作注的就有9位,为《孝经》释义的历代学者有数百家之多,《隋书·经籍志》所载《孝子传》就有6种,清人茆泮林稽古辑佚,编成《孝子传》9种。清朝咸丰年间,黄小坪编纂《百孝图说诗传》,收集行孝人物123人。中国历史上,行孝之人,年轻男子可以“举孝廉”,以孝获益者不计其数;已故女子可以挂牌匾、立牌坊,以孝赴死者不可胜数。孝字的重要性达到了这样的程度:人之为人也要用孝字来衡量,人的教育或教化的“‘教字也是从‘孝演变而来的。即‘孝字加一表示使役的偏旁‘攵,意思是‘使……孝”(林语堂:《中国人》)。

为什么历代先哲与帝王如此看重这个孝字?历史上的孝字怎么能够取得如此重要的地位呢?

孔子认为孝为一切道德的根本,没有哪种德行比孝更重要。《孝经·开宗明义章》云:“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圣治章》云:“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唐玄宗也认为,孝是所有道德的根源,他在御注《孝经》序中说:“虽五孝之用则别,而百行之源不殊。”意思是君臣士庶,各有孝道,品行根源,未有不同。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指出:孝“则一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事,皆得统摄于其中矣”。如此看来,孝正是处于道德之纲的位置,于道德教化中具有纲举目张的作用。

中国上古传说时代就有“五教”道德观。《尚书·舜典》云:“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尚书正义》解释:五“即父母兄弟子是也,教之义慈友恭孝”,提出了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道德要求。在“五教”中,并未强调“子孝”的优先地位,反而让“父义母慈”在前。现代也有人提出“先父慈后子孝”的观点。那么到底是“父慈”在先,还是“子孝”在先呢?我的回答是子孝在先。首先,就道德发生而言,孝观念起源于原始时代,与祖先崇拜关系密切。《礼记·祭统》曰:“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周易·萃》“王假有庙,致孝享也”,致孝就是让祖宗享受宗庙祭祀。这些都说明孝的起源与宗庙祭祀和神明上帝有关。这一点还可以从甲骨文金文中的孝字得到证明。甲骨文中的孝字,写作等,这是个象形字,意为“搀扶老人”。相反,甲骨文、金文中却找不到慈字。据此,可以说孝的起源要比“慈”字更为古老。

孝之所以能成为其他道德的基础,原因就在于孝的天理基础与逻辑前提。孝的理由来源于天或者自然。动物界中存在着一种类似人类母慈子孝的行为。李时珍《本草纲目·禽部》记:“慈乌:此乌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可谓慈孝矣。”《增广贤文》概括动物界的这种遗传行为:“鸦有反哺之孝,羊有跪乳之恩。”孝是一种来自生物遗传的人类天性。古人或许就是从自然界的这类现象中获得了某种启示。孝的理由也来源于“天”或神灵。《礼记·祭统》曰:“上则顺于鬼神,外则顺于君长,内则以孝于亲,如此之谓备。”先民从古老的传统中延续了这种习惯,又从思考中得到了行为合理性的认识。从逻辑上说,人的身体,有骨肉也有灵魂,骨肉由父母所生,灵魂则来源于上天。人之所以要孝敬父母,原因来源于人伦班辈,老天爷先创造了父母,后创造了自己。父兄因其长而尊,子弟因其幼而卑。一个父母的子女之间,年幼的要服从年长的,反之,年长的要爱护年幼的,这个道理来自天理:兄长、大姐天生比你早,这就是理由。这是天道,而非人意。这就是孝道的逻辑前提。

春秋时代,晏子提出了“十义”道德观。《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记载晏子论“礼”的一段话:“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礼记·礼运》把晏子这一思想概括为“十义”,即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贞、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义”是对“五教”的补充和完善。

相对于“十义”中的其他道德原则,孝的形成时间最早,且有一定的自发性。一个人出生之后,其父母基于动物本能,对其慈爱;也会基于业已形成的观念,对其进行孝的教育;在生活中,也会引导他们进行孝的实践。神灵信仰、祖先崇拜、酋长权力、家长地位等,一个有上下等级的社会,构成了孕育或助推孝形成的大环境。当生活圈中孝成为主流观念时,就为孩童孝观念的形成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教化和熏陶着孩童,促生了孝观念。等到孩童长大成人,自己也为人父母,懂得父母抚养孩子的艰难,会更加懂得孝敬老人的道理。因为有领悟,所以有自觉。

孝是什么?我们能看到一种物质的孝。父母、祖父母去世,子女后代身上穿着白色“孝服”,臂上佩戴写有“孝”字的黑纱,这些作为一种仪式的标志,被称作孝。然而,真正的孝是行为,而非物质。《礼记·祭统》曰:“是故孝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孝子侍奉父母双亲有三条原则:父母在世时要赡养,去世后要服丧,服丧完了之后还要祭祀。这些是孝子应有的行为。因此,孝的基本精神就是赡养,就是善待双亲。

一些传统的制度也为孝做了安排。人与人之间,要论班辈的大小和年龄的长幼。家庭中,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兄弟姐妹,都要有称呼,而称呼的关键要素是班辈。有称呼就是所谓的“有礼貌”。称谓的核心就是班辈和长幼。人从小就在父母和家庭中学得了一个规则,那就是尊敬和服从长辈,尊敬和服从长者。一旦步入社会,他就自然而然地会按照这个规则行事。在长期的孝实践中,人最终会形成一种习惯,进而培养一个观念,即“牺牲自己,利益别人”。当自己与他人发生矛盾时,首先检讨自己;当别人与自己发生利害冲突时,首先让着别人。也就是说,一旦有了这个“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规矩,一切人伦、人际关系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中国古代的道德学说,最具代表性的当数儒家。孔子提出了仁、义、忠、信、孝、悌等多层次的道德规范。仁是孔子道德的最高原则。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他明确提出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理论。孟子特别重视“义”,把义提升到与仁对等的地位。董仲舒将儒家道德概括为“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自西汉后,中国社会就形成了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思想体系。

仁是儒家最高道德范畴,孔孟思想都可以用“仁学”来概括。从表面上看,仁与孝同为儒家道德范畴,地位平等,并行不悖。但是,只要稍作研究,就会发现仁、孝之间的关联。仁就是因敬爱祖先而敬爱别人,而敬爱祖先本身就是孝。作为道德范畴,孝为仁之本。《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孔子发现了隐藏在仁孝背后的因果关系:宗法社会,家国同构,国与家相连,家有姓,国也有姓,国模拟家而建,在家为父子,在国为君臣。家庭的血缘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父子之爱、兄弟之情是一切社会伦理情感的源泉。在家有孝心,在外必有爱心。孔子发现了仁与孝的共同点:爱。《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刘泽民《孔子以孝释仁析》一文对这种因果关系进行了总结:“很明显,照他说来,孝道是仁道的源初起点;孝心是仁心的实际开端;亲子之爱是爱人之心的当然基础。孝与仁一体圆融;孝是仁的本始,仁是孝的扩延。”

义是儒家道德中又一个重要范畴。什么是义?《礼记·中庸》曰:“义者,宜也。”《说文》:“宜,所安也,从一之下一之上,所省声。”依容庚先生解释:宜,“金文象置肉于且上之形,疑与俎为一字”,宜俎互训,“俎,肉几也”,置肉于几,就有“安放适宜”之意。这个本义演变为后世“义”德。义,是指“公正”“正义”,又指正确的方式和手段。从表面上看,义与孝似无关联,实则不然。首先,义与孝之间是一种抽象与具体的关系。义是指一般的善性,孝是指具体的善举。其次,儒家认为以义事亲为大孝,自身不义不可能尽孝。《孟子·离娄下》:“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再次,孝与义冲突时,孝要服从义。《礼记·内则》:“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谏;不说,与其得罪于乡党州闾,宁孰谏。”父母有行不义,子即应劝谏;父母不听,则要伺机再谏,谕父母以道。说白了,就是既要顺从父母,又要坚持正义。谏的那种委婉规劝的做法,充分体现了义的既正又宜的精髓。

董仲舒的“五常”除了仁、义外,还有礼、智、信。礼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道德规范,儒家尤其重视礼。礼有“文”“本”二义。所谓“文”是指洒扫应对、拱手作揖等一整套具体的仪式、礼节,是礼的外在形式。所谓“本”是指礼的基本精神,也就是道理,这是礼的内在特质。礼与孝似乎无关,实有牵连。礼与孝也具有同源关系。如前所述,孝是宗庙祭祀和祖先崇拜的产物。礼也与祭祀神灵有关。《说文》曰:“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正是在“奉神”这一点上,礼与孝是同源的。礼是各种秩序的总括,孝道则是秩序中的一个。礼作为仪,是秩序,是行为模式,要把人塑造成一定的“有礼”之人,孝就是第一步。在固定的行为模式中,礼是多,孝是一。礼作为理,是天理,而孝道则是最基本的天理。通过孝,达到以一致多的效果。

智是“五常”之一。孔子认为智即“知人”。《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智)。子曰:知人。”《荀子·正名》:“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意思是说,当人的认识与客观事物相吻合,方可为“智”。用现在的话说,作为“知人”的智,就是善解人意、换位思考;作为“知有所合”的智,就是能把握事态、料事如神。如何培养这种智德?在现代人的观念中,智与德、与体是相对的,智是知识,主要是指书本上的科学文化知识。智的获得,主要靠个人读书和教师传授。而在古代,读书是少数人的特权,多数人并不读书。智的培养主要靠实践,也就是做具体的事。作为孩童,不可能专门为智做事,而是为孝敬父母而做事。替父亲砍柴,而知晓砍柴的辛苦;替母亲烧饭,而懂得烧饭的辛苦;跟着父亲打猎,自然就懂得野兽的习性,会把握或指挥狩猎;学着兄长种田,同样会懂得农作物的知识,掌握稼穑的本领。古代的孩童,正是在孝的实践中,培养了智德。即便是读书,也是先行孝道,再明事理,间接地也修养了智德。

“五常”的最后一德是信。金文中已有“信”。最早的信是指人在祭祀时对上天和祖先言语诚实。《说文》:“信,诚也,从人从言,会意。”虽可以诚释信,但诚与信有别。《礼记·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诚是自然底实,信是做人底实;诚是心存善念、真实无妄、表里如一;信是不仅有善心,而且有义举,信是遵守诺言,履行约定,言行一致,故有“诚于中,行于外”之说。信的重点在于行为,正是在这一点上,信与孝有了共同之处。如前所述,孝是行为,一部《孝经》简直就是一部行动指南,所以孝常与行相连,有“孝行”的概念。孝不是单纯的想法,也不是空头的许诺,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一个用孝道精神训练出来的人,首先想到的是付诸行动,而不是花言巧语。更为重要的是,勤于做事的人,就不会有讨巧的习惯。因此,可以说孝行有利于培养人的诚实而信用的品质。

以一孝而统众德,并非作者独创。在两千多年前,《孝经·广至德章》对此早已论证得透彻明白:“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孝经·三才章》:“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道犹如日月运行、山川生长一般,是天经地义的法则。孝道是一切品行中最根本的品行。如此这般,孝就有一种以一致多的功效。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猜你喜欢

孝经道德
《孝经》在儒家经典体系中的地位变迁
——以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为讨论中心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孝经丛书》与《孝经总类》异同考
——从明代朱鸿《孝经》类编著来看
《孝经郑注》辑本三种平议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蒙古文《孝经》及其词语释义研究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有必要制定从政道德法
朱熹《孝经》学探微三题
——从元明学者的理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