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改下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方式的探索
2013-04-29王刚
王刚
摘 要:新课程标准下,中学信息技术应该采取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打造新型教学模式,这对于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勇于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据此,主要应分析新课程标准下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方式。
关键词:新课改;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中学阶段开展并上好信息技术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符合素质教育对中学教育全面发展的要求。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也是网络时代,网络和信息带给人们的巨大乐趣,同时也带给人们巨大的经济潜力,如果在新时代中不懂信息技术,不懂网络知识,就等于半个文盲。作为一名信息技术的教师,应该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学方式,让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得到优化,进而达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素质的目的。对此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一、优化教学内容,提起学生兴趣
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但是在传统的微机课程中,教师一味地按照教学大纲的标准来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不仅使得教学内容死板,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课程标准下,作为传统微机课程的升级版,中学信息技术的教师更应该发挥丰富多彩教学内容的作用,积极利用新鲜有趣的知识提起学生的兴趣,运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动力,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在学习信息搜索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找到学生感兴趣的时事新闻或者社会话题,如以“神九飞天”为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入课题,让学生了解信息搜索的方法和途径。而在学习计算机硬件知识的时候,很多学生难免会对此提不起兴趣,这时教师可以从学生们熟悉的硬件纸牌游戏入手,学生的学习动力就变得充足起来。
总之,教师应该让信息技术理论或实践知识与社会实际、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具体的教学内容中提起学习兴趣,实现学习的有效性。
二、实施任务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方法,还要求学生能够将方法服务到实际操作中去,进而实现对问题的解决。而计算机系统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复合型系统,教师不可能一一地将所有的知识给学生讲解完,这就需要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能力,大胆地进行探究。在新课程标准下,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可以采用任务教学的方法,让学生独立或者合力完成某一个学习任务,通过自主思考、自主探究、互动探究、想法交流、实践操作等,不仅提高了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探究和实践的能力。例如,在学习演示文稿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搜集动画发展史的知识,然后利用搜集到的知识制作出演示文稿,在这个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的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积极利用演示文稿的知识,通过将各种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插入新的演示文稿中,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就得到大大提高。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让其组成不同的学习小组,通过小组学习和合作的方式完成某一主题的演示文稿作业,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合作能力的提高,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
三、实施因材施教教学,推进分层教学
因材施教在古代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在目前的新课改下仍然受用。因为每一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学习兴趣、非智力条件等都是不尽相同的,教师要想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和提高,就一定要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现有实际,采取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方式和手段,才能使其个性发展,能力得到提高。但是,要想在教学中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和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实施不同的教学,这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几乎是达不到的。因此,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的最好途径就是分层教学策略的推进,它不仅体现了学生之间的差异,还大大节约了课堂时间和空间,进而实现了教学的有效性。在分层教学中,通过将学生进行分层、目标分层、教学任务分层、教学方式分层、教学评价方式分层等,可以让学生在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中不断提高信息素养和能力。
总之,新课改下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方式要想促进教学有效性的发挥,就要充分理解新课程的内涵及意义,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和进步。
参考文献:
[1]苏志力.探析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资讯,2010(25).
[2]温方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初探[J].学苑教育,2010(15).
[3]田立霞.浅谈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与应用[J].教学研究, 2007(1).
[4]彭顺路.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新思路[J].成才之路,2008(2).
[5]蒋梅芳.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因材施教[J].青年文学家, 2011(5).
(作者单位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