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亲历探究体验的成功之旅

2013-04-29徐春鸯

新课程学习·下 2013年5期
关键词:学习方式新理念教学方法

徐春鸯

摘 要: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新课程以让学生探究动手操作、体验依靠学生自己的力量去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充分展现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关键词:新理念;教学方法;学习方式

布鲁纳说:“探究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究就没有数学的发展。”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师未能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常忽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视为“课堂教学目标”,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甚至被忽视的地位,久之,学生难以形成探索知识意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去主动探究解决学习中的阻碍,获取探究的体验,促进学生在探究中发现,在发现中体验,在体验中发现,使数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想探究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的话,我们所有的想法,方案设想都会化为灰烬,变成木乃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动力源和助力器。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以及学生思维发展阶段的特点,创设激发学生的探究,如:教学圆柱体的体积时,我先在圆柱体玻璃容器里盛满水,要学生求玻璃容器里面水的体积。学生很快得出方法:应用转化的知识将水倒入长方体的玻璃容器中,量出长、宽、高计算出体积。接着我又出示橡皮泥圆柱体问:“它的体积怎样求呢?”学生思索片刻后得出方法:只要将这个圆柱体橡皮泥捏成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就可以求出体积了。此时,我又问:“如果是圆柱体铁块,你能求出它的体积吗?”学生经过一番讨论后认为,只要将铁块完全浸没在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的水中,求出上升水面的体积即可。正当学生沉浸在解决问题的喜悦之中时,我又适时抛出了问题:“如果是压路机的前轮、立交桥的圆柱体的桥墩……你又怎样求出它们的体积呢?学生们感到显然用前面的套路无法解决,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便是得出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怎样推导得出圆柱体体积公式呢?此时,学生们热情高涨,跃跃欲试,迸发出强烈的探究欲望,于是就兴趣盎然地开始了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探究活动。

二、创建平台,让学生能探究

荷兰数学教育家佛赖登塔尔反复强调:“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搭建自主探究的平台,创设自主探究的时空,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可操作的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新知。把“教数学”变成学生自主地“学数学。”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自己发现并归纳出长方体的特征,我进行了这样的分层教学:

1.这儿有许多大小不同的长方形,你能围成一个长方体吗?

2.如果请你们拼搭一个长方体的框架,你会如何选择小木棒呢?试动手拼一个。

3.在拼和搭的过程中,你发现长方体有什么特征呢?想一想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研究?

4.你能设计一张关于长方体特征的实验小结吗?整节课的教学,并不急于告诉学生长方体的特征,而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做数学的空间,让学生在拼拼搭搭中,自主探索、自行发现和归纳出长方体的特征。这里,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大胆地“做数学”,做中想、做中说,为学生塔建自主探索、自主创造、自我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体验感悟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

三、授之以渔,让学生会探究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由此,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尤为重要。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就有助于获得学习的成功,增强学习的自信和动力。从而更加自主地探索新知。例如:“年、月、日”教学中,可以设计这样的过程:

1.观察手中的年历卡(分别是2001年—2012年及1800年、1900年、2000年、2400年)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并说明理由。让学生产生寻找判断理由的欲望。

2.讨论用什么办法来判断平年、闰年。可以先统计每人手中的年份数找规律。

3.寻找统计学习材料同桌讨论发现规律。

4.反馈得出“4年一闰”的规律,用年份数除以4,没有余数是闰年,有余数是平年。

5.引导学生质疑:1800年,1900年的年份除以数,也没有余数,为什么是平年?

6.读课本知道“公历年份是整百数时,须除以400”在学生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必须深入学生探究的过程,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深入开展。

四、知识获取,让学生乐探究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一个人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后,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志和力量。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促使进一步求得成功的努力,因此,在学生获取知识的探索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感受自主探究的乐趣,当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经历“磨难”后,突破重围有伟大的新发现时,这是一种强有力的,令人兴奋的情绪体验,学生品尝到自主探究带来的成功乐趣时,他会产生再次追求这种情感体验的愿望。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公式”时,先让学生尝试操作:把圆柱的侧面积展开,看看是什么图形?大多数同学像课本那样沿圆柱的一条高线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

学生1:这种方法不具有普遍性,在圆柱的两底圆周上各任取一点沿着这两地作直线展开就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我表扬了这位同学不盲从课本的创新精神,他高兴极了,其他的同学也情绪高涨。

学生2:展开的图形是一个正方形。

我说:“这个问题提得很好,那么,什么样的圆柱侧面展开能得到一个正方形呢?”学生顿时思维活跃,把学生的活跃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最后,在学生的动手实践中发现:不论展示后得到的是一个什么图形。圆柱的侧面积都等于底面周长和高。学生不仅通过操作验证推导出公式,而且感悟到操作——验证,是探究性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

总之,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应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努力为学生营造适合探究的氛围。只要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亲身体验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探索活动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体验中全面、和谐地发展。

猜你喜欢

学习方式新理念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新理念实干 高质量作为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现代调解的新理念与新思维
国外兴起长寿新理念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新理念下再启航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数据库课程微课设计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