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美术教育中融入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探索

2013-04-29王亚萍

基础教育研究 2013年5期
关键词:文化传承校本课程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亚萍

【摘 要】在中学美术教育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是在青少年中播下热爱民族艺术的种子。中学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相对滞后,需从建构校本课程,开发地方性乡土教材;提高教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知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合理利用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中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等几个方面加强、落实中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学美术教育 校本课程 文化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民族文化的灵魂。它体现了中国五千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以及深厚的文化积淀,映射着民族精神的光芒。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下,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消亡、断代的危机。青少年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者,也是未来文化的创造者,因此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从孩子抓起。2008年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也是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1] 在中学美术教育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是在青少年中播下热爱民族艺术的种子,烙下民间美术审美情趣的烙印,必将有利于我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同时有利于青少年民族精神的培养和文化素养的提高。

河南地处中华腹地,悠久深厚的文化土壤孕育了异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河南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在河南基础教育中明显滞后。因此,在中小学阶段加强、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势在必行,也是凸显河南地域文化特色教育的良好方式。

一、中学美术教育中融入地方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中学是一个人知识结构、心智、道德品质等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人的一生中形成价值观、人生观、文化观的阶段。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望强烈,思维活跃,极富创造性,同时,他们又处于生理发育的叛逆期,理性思维尚未成熟,易受误导。因此,中学阶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尤为重要。

(一)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现在的很多中学生,即便是从小长在农村,对家乡的民间艺术很多也是一无所知,更谈不上关注和热爱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中学课堂,其重要目的就在于通过学校这块教育主阵地,引导学生认识民俗文化和民族的传统工艺,用民间艺术丰富的知识含量和饱满的情感容量打动他们,使其心灵受到震撼和启迪,并对孕育这些优秀民族文化艺术的土壤产生强烈的探求欲望,对民间艺人产生由衷的敬意,逐步改变他们漠视或蔑视民间艺术的态度,从而增进学生对家乡的归属感和对民族的认同感,提升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学生在了解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直观地感受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和紧迫感,明白自身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中应该担当的重任。

(二)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人才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样化的特点,在美术教育过程中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民间艺术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理解多元文化,增加乡土知识,以包容和开放的心态继承人类的文明成果,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动手能力、语言表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情感、人格等各方面的素质和修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文化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为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奠定基础,有利于他们将来成为符合新时代需求的综合素质的人才。

二、中学美术教学中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的策略建议

当前,河南省中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普遍滞后,究其原因,首先,中学生课业负担较重,学生无暇深入探讨其他问题,相反,他们更容易接受简单、刺激的西式“快餐文化”。其次,升学压力大导致学校忽视美术教学,中学教育工作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还很缺乏,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认识不到位。再次,教材不规范,缺少河南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基于上述原因,笔者对河南中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建构校本课程,开发地方性乡土教材

目前河南省中学普遍使用人教版美术教材,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有所涉及,但是有关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素材根本就没有。因此,河南省中学急需开发校本课程,编撰可行的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教材。在以文化传承为主导的教育观指导下,组织专业的教师小组和专家共同探讨合作,分层次、有比例、有选择性地将当地特色鲜明且符合中学生认知心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编入美术教材,“使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认识和学习民间的活态文化,弥补或沟通学生所具有的本土性知识与学校教育中的‘科学知识之间的裂痕”。[2] 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应遵循教育性、典型性、趣味性、地域性、文化性、创造性原则,要规范、通俗,既能反映河南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色,又能激发学生对乡土艺术的学习兴趣。

(二)提高教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知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新兴的专业学科,目前在河南中学几乎没有这方面专业的师资,许多美术教师自身对民间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不甚了解,而“教师扎实的本体性知识是其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本保证”。[3]因此,教师要勤于钻研,通过各种渠道完善、补充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注重自身文化素养的提升,正确理解课程资源的内涵和外延,以渊博的文化知识来扩展学生的精神世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校现有教师在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同时,可以聘请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课堂,补充师资与专业知识的不足;还可以通过引进民间艺术人才、培训在岗教师等途径来优化师资队伍。

(三)合理利用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怎样合理利用河南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重点。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时要认真甄别与筛选,选择合适的题材,结合中学美术教育的特点,紧密联系学生实际情况,量身定制恰当、适用的教材和教学活动方案。

1.发掘美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契合点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教师应学会甄别与利用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资源的方法,选择美术学科便于发挥的内容。比如将河南传统戏剧曲艺——豫剧引入美术课堂,应侧重于戏剧脸谱图案、服饰和道具、舞台设计等内容的学习,而不是教学生唱法和唱腔。比如在介绍脸谱图案时,重点让学生了解脸谱色彩的象征意义:黑色象征刚正,白色代表奸诈,红色代表忠义,绿色代表勇猛暴躁,蓝色代表骁勇心计,黄色象征神仙鬼怪,等等。掌握了这些知识,学生在绘画脸谱时就会灵活运用色彩的象征寓意去想象、创新。寻找和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种艺术类型和美术课程之间合适的结合点去教学,能使课堂更加精彩,教学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2.选择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教师要根据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色认真筛选具体教学内容。首先,要选择教师熟悉的题材便于发挥;其次,要选择贴近生活,学生接触过的民间美术,如剪纸、朱仙镇木版年画、淮阳泥塑、浚县泥塑、苏奇灯笼画、秦氏绢艺等,这些都是喜闻乐见的民间美术,制作材料常见易得,制作工艺简单易学,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和喜爱,同时,所选非物质文化遗产素材要能代表当地良好的传统文化和精湛的手工技艺。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能包含一些封建迷信的内容,教师要因势利导,突出其健康和积极向上的一面,如朱仙镇木版年画中的灶君神、天地神、门神等都是为了驱邪避灾,要注意让学生用积极的态度看待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发展的眼光、科学审慎的态度、具体的分析和合理的利用来对待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 除了从艺术的角度认识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色彩特征、造型等艺术特色之外,更要侧重于对其人文精神的解读和领悟。通过对秦琼、尉迟敬德两位门神故事的讲解,激发学生对忠诚、正义、责任等品质的追求。

(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中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

1.欣赏与手工制作相结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体现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精巧的手工技艺。在中学美术课堂中,单一的理论讲授和欣赏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和厌倦心理,而动手操作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热情。手工制作的过程始终贯穿着对材料的选择、构思、设计,既能够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也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对劳动人民的创作过程有更深刻的体验,完成的作品可以使学生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

2.实物与多媒体相结合

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独特的材质和丰富的表现形式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些决不是用语言说得清的,而通过实物的展示,学生可以获得全面而真实的感知,形成深刻的印象。教师平时要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当地民间美术实物,丰富教材和教具,比如在展示淮阳泥泥狗、浚县泥咕咕时,让学生吹一吹,把玩一下,泥玩具憨态可掬的造型和美妙的声音,必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兴趣。在实物不足的情况下,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的优势,向学生展示“活态”的人类活动,拓展学生的视野。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的独特功能能够弥补传统的口口相传的教学的不足,并且民间美术是以视觉教学为主,教师亲自制作课件,图文并茂,能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条理性、直观性;大量的图片和影音资料借助多媒体传授,使民间美术的展示效果更生动。

3.民间艺人课堂演示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掌握着精湛、宝贵的技能,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突破教师界限,邀请民间艺人进课堂,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通过艺人们技巧技法的演示,使学生更真切地感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和魅力。民间艺人手把手地传授技艺,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真正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民间艺人对民间美术文化有很深刻的感情,容易在情感上感染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俗情感。

4.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考察活动

带领学生外出实践考察是体会原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佳方式。通过参观民俗博物馆,考察当地旅游纪念品商店、集贸市场,去民间美术风情较浓的淮阳、内黄、滑县等地采风,访问当地民间艺人,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体会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能更直观地感知原汁原味的民俗艺术。学生通过考察,开拓了知识面,拉近了自身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距离,能更深刻地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与形式,同时,使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实现艺术与自然的融合。

5.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树立新的评价观和评价体系

有效的教学评价不仅是对学生能力的肯定,更是一种促使学生能力发展的动力。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的评价,要采用多元评价的方法,一是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的自评、互评可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之间互相督促,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二是注重对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活动的形成性评价,不仅要通过学生作品评价学习结果,而且要通过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5]

综上所述,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学美术课程中的传承教育任重而道远,首先,中学教育工作者要改变教学理念,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意识,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其次,要在教学方法方面不断探索、创新,明白中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不仅是绘画和制作技能的培训,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沉淀。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只有充分发挥学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桥梁作用,才能使中国古老的文化更好地延续下去。

(作者单位: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河南 安阳,455002)

参考文献:

[1]邹启山.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

[2]万明钢,白亮.西方多元文化教育与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之比较[J].民族研究,2008(6).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仲富兰,何华湘.越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5]梅玉洁.小学民间美术教学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

猜你喜欢

文化传承校本课程非物质文化遗产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关于如何运用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培树核心价值观问题研究
推动沈阳市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策略研究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