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文摘
2013-04-29
探索改革容错机制
上海将要出台的《关于促进改革创新的决定(草案)》规定,对依照本决定规定程序决策实施改革创新,而未能实现预期目标,且未牟取私利的,在政府绩效考核中对有关部门和个人不作负面评价,不予追究行政责任及其他法律责任。用地方立法的形式设置容错机制,上海并非首创者,深圳和重庆都曾出台过类似规定。当时引起社会很大的关注和争议。
改革是一种对体制的变革过程,牵涉到复杂的利益关系调整,囿于改革者知识和信息的限制,出错是难免的,故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而言,都应允许改革出错。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与一般的科学探索不同,后者的出错或许也会造成重大损失。从这个角度说,改革的确应该尽量避免出错,减少试错成本。
改革是一个风险很大的事业。改革的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市场风险,一个道德风险。在中国推进改革,一个成熟的改革者,需要把各种风险因素考虑进去。从这一点来看,中国改革成功取决于政策制定者是否可以选择一条分散改革风险、分散政治压力的途径。上海对改革者的“宽容失败”不失为一种探索。
——摘自每日经济新闻《上海为改革者提供容错机制是一种探索》
用考评体系防止城镇化跑偏
“新四化”同步的重点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提高城镇化质量、克服过去城镇化中存在的弊端,关键是建立科学的考评指标体系,防止不顾实际、不尊重发展规律,一味重视数量指标而忽视城镇化本质和质量的跑偏行为。
科学的考评指标体系,应符合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创新发展的原则。在宏观层面和结构调整的战略高度上,考核指标应体现“新四化”同步发展的要求,在微观层面和政策制定上,则应体现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区域发展总体布局要求,突出规划和政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地区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和发展的普惠性,指标体系应包括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成效等内容。
指标考核的落脚点应是“人的城镇化”,并通过考核的激励作用,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在扩大国内需求、释放改革红利、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潜能。
——摘自人民日报《用考评体系防止行为跑偏》
城市拥挤关联于经济发展水平
拥挤是中国人口太多的直观印象之一。但中国拥挤的地方基本在大中城市;一些小城市、大部分城镇和无数村庄并不拥挤。
在同等的人口规模下,城市的拥挤程度取决于居住和交通形式。经济发达的国家通常更有意愿和能力去改善居住和交通条件,让城市密度较低也能达到效率的提高。相反,贫穷国家的城市普遍更拥挤,哪怕这些国家的人口更少。
通过计算建成区的人口密度,可以得出结论,除香港外,中国大城市的拥挤度仅处于全球中等水平。在全球221个人口超过200万的城市集聚体中,上海和北京的拥挤度(建成区人口密度)分别处于第114和139位, 仅属中等偏轻水平。阿根廷面积是中国四分之一,地广人稀、土地肥沃,但首都布宜诺斯艾利却集中了全国4000万人口的三分之一,拥挤度高于北京。巴西的面积是中国的89%,人口仅有中国的14%,但圣保罗拥挤度高于北京和上海,里约热内卢的拥挤度与上海相当。相比之下,发达国家的东京、巴黎、纽约的拥挤度则远低于北京和上海。
大幅减少中国的人口并不能缓解北京和上海等一线城市的种种问题。实际上,人口众多的国家会形成更多的规模不同的城市,给人们提供更多选择。如果中国人口下降到几亿,有志向的年轻人更会涌入北京和上海等一线城市,百万人口的城市则会萎缩到几十万人,而很多中小城市更会衰败,让人们可选择的城市数量大幅度减少。
——摘自科财新网《城市的拥挤——全面放开生育与“城市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