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效的政治复习课堂
2013-04-29王学群
王学群
摘 要: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提高政治复习课的效率。结合教学的实践,从作业的前置、课堂教学的着力点、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三方面谈谈做法和感悟。
关键词:作业前置;自主学习;预设和生成;高效课堂
一、作业前置,为课堂复习教学奠定基础
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背景下,许多老师都认识到作业的重要性。但是,以教材为中心,反复练习习题,很难促成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而预习就是一种较好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即作业的前置,这种活动的特点是强化自学过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之能更好地学习、更好地发展。所以我们利用课前预习这个平台,把作业前置达到真正的“减负增效”的效果。教师一般在课前1~2天印发导学案,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明确学习的目标,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与探究问题,使学生带着解决问题的企盼“听”。在预习作业的设计中我坚持了“少”“低”“活”“精”四字方针。
“少”即控制预习题的量,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完成,要控制预习题的量,保证学生有足够完成作业的时间。
“低”即适当降低预习题要求,调动不同水平层次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有层次地提高能力,这样大多数学生就能跟上节奏了。
“活”即贴近生活热点,注重分层次,让学生感觉既有兴趣又有挑战性。在预习题设置时最好要分层次,分选做题和必做题,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觉得有挑战性,都能得到满足,能保持对学习的积极性。
“精”即内容设计充分体现高考考点。只有预习作业围绕考点时,学生才会有意识地认识课堂必须解决的复习目标,更加认真地、有区别地解决这些问题。故作业的设计必须贯彻突出教学重点的原则,才能有利于课堂复习教学任务的完成。
二、高效课堂: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高效课堂教育围绕自主性、主动性、生长性来建构“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超市的隐语是丰富性、自主性、选择性;狂欢的隐语是生命的状态——教育者有责任和义务让每个学生享受学习成长的快乐。首先,我很愿意把学习状态解读成“课堂生存状态”,狂欢其实是一种精神存在的状态,而不在于形式本身——动或者静,一旦课堂执迷于动,那么这样的动和静一样都显得可怕。
其次,我把重点、难点和热点内容设计成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课堂讨论中学习。讨论点的选区可以说是课堂讨论的灵魂,它的确立直接关系到课堂讨论的质量。我们在研究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选取讨论点。教师可以及时把热点结合重点难点知识设计相关问题,引领学生去理解,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有疑可思,有疑可问。学生作了充分的讨论后,各小组就会相互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不同小组针锋相对的情形,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之间积极开展持之有据、言之有理的争论,发扬勇于坚持自身观点但不固执己见的学风。通过讨论,学生各抒己见,相互交流,集思广益,从而深化认识,提高能力。
三、预设与生成,相得宜彰
众所周知,预设和生成是一个辩证统一体。在新课程教学中,既要有精心准备好的教学预设,又要有精彩灵动的现成生成。预设和生成的侧重点显然是不同的,一般认为,预设主要体现教学中对教学文本的尊重,所反映的主要是课堂教学的静态计划性;而课堂生成主要体现了对教学对象即学生的尊重,它所反映了课堂教学的开放性。从这个意义上讲,两者显然是一种互补的关系。一堂高效的复习课,必须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使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再是教案剧(预设)的演绎舞台,而是根据学生学习变化的需要,成为精心“预设”与即时“生成”相统一的弹性调控过程。如:我在复习“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这一知识点时,预设时偏重让学生理解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这时学生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既然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危害很大,为什么我们中国还要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面对这个很好的生成资源,我充分利用班级集体智慧解决问题,让学生认识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可以一分为二看,我们可以面对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要学会趋利避害,勇敢接受挑战。总之,高三复习教学要因预设而有效,因生成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