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音乐特长班声乐教学中呼吸与咬字吐字的训练方法

2013-04-29李梅

新课程学习·上 2013年5期
关键词:呼气

李梅

摘 要:传统的歌唱呼吸,在发声前要先吸一口气,这样会导致肌肉群过于紧张,实际上用于歌唱的气息不足,会出现声道常被卡死和不能正确地咬字吐字等现象。“无意识吸气”是指发声之前先呼气,气会瞬间自动进入,从而保障整个歌唱过程中对气息的需要。“有意识呼气”是指在歌唱中,有意识地控制好歌唱时气流对声带冲击的“力”与“量”。在咬字吐字的训练中,重点训练气管的打开,强调用喉口及唇、齿、舌配合咬字,并训练喊嗓。

关键词:自然进气;呼气;打开气管;喉口咬字;“力”与“量”

从长远上看,中学阶段的声乐教育,是学生走向声乐世界的起点,是学生以后进入大学后继续深造的基础阶段。因此,传授给学生正确的、有效的呼吸方法和咬字吐字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在和董亚伦老师的学习中,他提倡的呼吸和咬字吐字的训练方法对我很有启发,我把他的呼吸和咬字吐字的训练方法引入教学中,同时根据教学实践又完善了呼吸和咬字吐字的训练方法。

歌唱之前先吸一口气,吸气肌肉群为了保留这些气用于歌唱,就要控制这些多余的气流不被溢出,气息被消耗在吸气肌肉群的不让气息流失的作用力中。此时,声腔、舌根由于连锁反应处于不正常的发声状态中。这就造成了歌唱中气息不足,出现舌根后压,喉咙、声道被卡死,不能进行正确的咬字吐字等现象。尤其在演唱高音时,这种现象更为明显。为避免上述现象,我们在高中阶段声乐教学中尝试“无意识吸气,有意识呼气”和基于“无意识吸气,有意识呼气”基础之上的咬字吐字的训练方法。下面我就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关于“无意识吸气,有意识呼气”

1.“无意识吸气,有意识呼气”的概念及原理

(1)“无意识吸气”的概念

通过和董亚伦老师学习并研读他的著作《美声感识(气息声音篇)》,我总结出了“无意识吸气”的概念。所谓“无意识吸气”是指,发声之前先把气呼出去,根据大气压强差的原理不用主动吸气,气就会在瞬间自动进入,气进入后就开始唱,歌唱中在句与句之间稍停顿,气又会自动地进入,而不会让人看出歌唱者吸气了,就这样如此循环下去,一直到一首歌唱完。

(2)“无意识吸气”的原理

董亚伦老师在他的著作《美声感识(气息声音篇)》中提到的关于歌唱中的呼吸理论指出“吸在自然中,呼在控制中”。我们用更通俗一点的说法“无意识吸气,有意识呼气”,学生会理解得更好一些。为什么发声之前要先呼气?气息是怎么进入的?什么时候进入的?下面解释这些问题。

董亚伦老师认为,传统的呼吸方法,歌唱前往往要先吸一口气,多吸的气息增加了呼气肌肉群和吸气肌肉群各自不同的负担,因为为了保留这些气用于歌唱,肌体中要消耗吸气肌肉群的气力来控制这些多余的气流不要溢出,以备发声的气息用,声腔、舌根由于连锁反应处于不正常的发声状态中。实际上还没有发声,气息的一部分就被消耗在吸气肌肉群不让气息流失的作用力中,此时可能已经没有足够的气息提供歌唱的需要,便会出现舌根后压,喉咙、声道被卡死等现象,从而出现了四小节都唱不到,气息已经没有了的现象。呼气的过程中空气受呼气肌肉群的压迫呼出,但是胸腔中固有的气息容量和压力是固定的,气呼出后胸腔内的气压降低,空气自然要向气压低的地方补充,同时吸气肌肉群则感到空洞缺气要迅速将气补充回来,吸气肌肉群始终处于一种强烈纳入补充气息的状态。

也就是说,根据大气压强差,当一个乐段完成后自然需要进气,不需要主动吸气,气就会在瞬间进入,无论多长的乐句,都不会看到吸气的状态。

(3)“有意识呼气”的概念

通过和董亚伦老师学习并研读他的著作《美声感识(气息声音篇)》,我总结出了“有意识呼气”的概念。所谓“有意识呼气”是指,在歌唱咬字吐字的过程中,根据不同音高、不同字音的需要,有意识地控制好歌唱时气流对声带冲击的“力”与“量”,以引起发声肌体的自然变化,使音的高低调节变得非常自如的一种歌唱呼气方法。

(4)“有意识呼气”的原理

根据学习和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了“有意识呼气”的原理。

实际上,歌唱的过程就是呼气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歌唱训练,一般的人唱低音和中音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出现问题是唱高音的时候。为什么唱低音和中音就很好,唱高音就不行了呢?答案之一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歌唱时没有控制好气流对声带冲击的“力”与“量”,唱高音时,强气流或气力不足,会严重地影响发声肌体的自然变化,使音的高低调节受到阻碍,出现声区不统一、声音破裂的情况。传统的歌唱方法是越唱高音越使劲,给气量越大,脖子四周青筋暴露,唱不了多久嗓子就会倒,就不能唱了。“有意识呼气”的原理来自于唱低音时气流对声带冲击的“力”与“量”。首先唱一个低音,记住唱这个低音时口腔、喉咙、气管的状态和唱这个低音时气流对声带冲击的“力”与“量”,然后用唱这个低音时的口腔、喉咙、气管的状态和唱这个低音时气流对声带冲击的“力”与“量”来发一个弱的高八度音,这时我们会感觉到喉器稍微提高了一些,喉咙和气管打开了,气管往下拽了,这就是唱高音时应有的状态。经常用这种方法训练,一段时间后,我们就会记住发高音的状态,然后在弱音的基础上,慢慢地把声音“想”实,而不是唱实,因为唱就意味着使劲,一“想”声音就会变实。

2.“无意识吸气,有意识呼气”的教学方法举例

(1)“无意识吸气”的教学方法举例

①“无意识吸气”的基本功训练

在教学中我是以念数字的方式让学生感觉歌唱中正确的呼吸的,首先做好姿势:身体直立,挺胸、收腹、拔腰,胸部必须挺扩。数数开始先呼气,随即气息自然进入,不做吸的动作,在数数时直到数到没有气,胸廓也不得有丝毫内收和塌陷。这时可以感觉到上腹提收、内进,小腹及腰骶紧张的状态。

②“无意识吸气”的发声训练

例如,发声练习四二拍的13|53|1-||这条练声曲,一定要在发声之前先把气呼出去,随后气息立刻进入,然后开始发声,半音半音往上升,在句与句之间换气(进气),身体的外部形态是在发声时挺胸收腹,在换气时则反之。此发声采取先发弱声,把声音发空,然后再慢慢地把声音放大。

③“无意识吸气”在歌曲演唱中的应用

以歌曲《花非花》为例,这首歌的歌词是: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这首歌一共有六句话,所以有六个换气点或者说是进气点。唱之前先把气呼出去,随后气进入,马上唱“花非花”“花非花”唱完稍停顿,气自然进入,再唱“雾非雾”,“雾非雾”唱完再稍停顿,气自然进入后再唱“夜半来”,就这样如此循环一直到最后一句歌词唱完。

(2)“有意识呼气”的教学方法举例

①“有意识呼气”发声的训练方法

例如,发四二拍的1-|i-|1-||这条练声曲时,首先采取“无意识吸气”的方法准备好气息,然后开始半音半音往上升着唱,唱的过程中要按照我在“有意识呼气”的概念及原理中提出的根据不同音高、不同字音的需要,有意识地控制好歌唱时气流对声带冲击的“力”与“量”。首先记住唱1这个低音时口腔、喉咙、气管的状态和唱这个低音时气流对声带冲击的“力”与“量”,然后用唱这个低音1时的口腔、喉咙、气管的状态和唱这个低音时气流对声带冲击的“力”与“量”来发一个弱的高八度音i,这时喉器会稍微提高,喉咙和气管会打开,气管会往下拽,最后再回到1。每升半音时都这样唱,状态不对就及时停下来,准备好气息重唱。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们就会记住发高音的状态,然后在弱音的基础上,把声音变实。

②“有意识呼气”在歌曲演唱中的应用

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训练,很容易唱好一首歌曲的低音和中音,在这里,我就不多着笔墨了。下面就以歌曲《共和国之恋》其中的一句歌词“骤然是凄风苦雨”中的“骤”字为例,来讲解“有意识呼气”在歌曲演唱中是怎么应用的。“骤”这个字是一个在一拍之内的八度大跳音,歌唱时首先用“无意识吸气”的方法准备好气息,唱“骤”这个字的第一个音1,然后记住这个音的口腔、喉咙、气管的状态和唱这个音时气流对声带冲击的“力”与“量”来发一个弱的高八度音i,练几次以后,高八度的i的状态,我们就会记住了,然后慢慢地用弱声的状态把声音“想”出来。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去唱,因为唱就会使劲,而“想”是不会使劲的。练习的时候不用管这个音的节奏与节拍,要慢练,慢练好了,再按照正确的节奏与节拍来唱。

3.较传统发声方法“无意识吸气,有意识呼气”的呼吸方法的优点

(1)“无意识吸气,有意识呼气”大大地减少了传统歌唱时由于主动吸气和唱高音时气流的“力”与“量”过大而造成的歌唱中气息不足、喉器过压过挤和不能进行正确的咬字吐字等现象。

(2)“无意识吸气,有意识呼气”的呼吸方法会引起发声肌体的自然变化,使音的高低调节变得非常自如。

4.不良呼吸习惯的矫正

传统的呼吸方法是歌唱之前先吸一口气,然后保持住吸气状态再发声。而这种呼吸方法和传统的呼吸方法是相反的,在刚学的时候气息会经常反,总想吸气。在教学中我是这样矫正错误呼吸的,比如发声练习四二拍的12|32|1-||这条练声曲,在发声之前先把气呼出去,随后气息立刻进入,然后开始发声,半音半音往上升,在句与句之间换气,在发声时挺胸收腹,在换气时则反之。在歌唱时要有意识地控制好气流对声带冲击的“力”与“量”,以促使发声肌体自然变化而使音的高低调节变得非常自如。如果状态错了就停下来,准备好气息重新发声。随着练习的增多,自然而然就会养成呼吸的好习惯了。

二、基于“无意识吸气,有意识呼气”基础之上的咬字吐字的训练方法

明代魏良辅《曲律》云:“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腔纯为二绝,板正为三绝。”这里所说的“绝”是指歌唱的绝技。他将“字清”列为三绝之首,可见其重要性。一首歌曲,歌词与曲之间关系非常紧密,是统一的整体。汉语很富于音乐性,除节奏、音节外,还有字韵与四声的特征。俗话说:“按字行腔,字正腔圆。”这句话说明,正确的咬字、吐字是获得自然、动听的歌声的重要条件。如果字咬不正,吐不清,就会使别人误解歌词的原意。所以,在声乐教学中训练学生正确的咬字与吐字就显得十分必要。1.基于“无意识吸气,有意识呼气”基础之上的咬字吐字的方式方法的训练举例

在教学中,咬字吐字的训练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即练打开喉咙和气管,练朗诵,练唇齿舌,练喊嗓。

(1)一练“打开喉咙和气管”

歌唱中首先要给喉建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同时在喉咽建造一个修饰、美化、释放声音的环境,所以需要打开喉咙和气管。传统的歌唱一般大都只强调打开喉咙,其实在歌唱中打开气管,就像给人体安上了一个小型扩音器,声音会比不打开气管要大,声音的色彩和共鸣都会比不打开气管要好。尤其对于低音唱不下来的人来说打开气管就更重要了,因为只要把气管打开,低音马上就能唱下来。基于此,在教学中我教学生练习打开喉咙和气管的主要方法是:

第一,张大口无声练习。要求是:第一步,把嘴张到最大。第二步,把上唇和下唇翻开露牙。第三步,舌尖轻抵下齿龈。第四步,张好停1~2秒钟,再张下一个。一组20个,张2~3组为合格。

第二,数数练习。要求是:第一步,身体直立,挺胸、收腹、拔腰,胸部必须挺扩。第二步,数数开始先呼气,随即气息自然进入,在数数时直到数到没有气,胸廓也不得有丝毫内收和塌陷。第三步,数完数要停止前的身体状态是上腹提收、内进,小腹及腰骶紧张的状态,喉口是打开的状态,气管是直直的紧绷的往外扩展的状态。

第三,用极弱的声音发声,把声音发空,可以感觉到喉咙和气管的打开状态。

第四,闭嘴不吸气慢慢地打哈欠时最能体会喉咙和气管打开的感觉了,颈部、喉咙及气管应感到往四周扩张,要感觉到喉咙两侧的肌肉发酸,在促使喉结往下放的状态。

第五,美国著名男中音歌唱家舍瑞尔·米尔恩斯在谈到纠正某些歌者在歌唱中头和下巴的状态不够自然时,主张将双手十指交叉,放在头部的后上方,在歌唱时轻轻用力向前搬,而头部又轻轻向后仰,这时头和下巴便处于歌唱时的状态。

第六,大笑,一直笑到自己趴下,可以感觉到喉咙和气管打开的状态。

第七,不出声只出气发一个很高的开口音,就能把喉咙和气管同时打开,但歌唱的时候不用开这么大。

第八,边发声边做俯卧撑也可以体会到喉咙和气管打开的状态。

第九,从气泡音开始从低唱到没声再坚持一会儿也可以感觉到喉咙和气管打开的状态。

(2)二练“朗诵”

在教每首新歌前,我都会让学生在打开喉咙和气管的基础上反复朗诵歌词,把歌词中的每个字都咬清楚。朗诵时,声音的位置要稍高一些,有感情、抑扬顿挫地朗诵。注意每个字的四声,找出歌曲中学生不易掌握的字加强训练。如“两和十”,教学生练习卷舌音“zh、ch、sh”和平舌音“z、c、s”等。

(3)三练“唇齿舌”

在练习“唇齿舌”的配合时,最重要的是掌握好咬字吐字的力度,在咬字吐字时,唇齿舌的力度要适中,要咬而不死。这就要求在大量的练习中,一要分析歌曲的创作背景,二要尝试用不同的力度咬字,三要比较不同力度咬字的声音效果,四要判断哪一种力度更符合所要唱的歌曲。如果唇齿舌的力度掌握好了,那么喉口就会自动地参与咬字。由于喉口参与咬字,相对解放了唇、齿、舌的咬字负担,所以在歌唱需要时,唇、齿、舌及其之间的配合会表现得更从容,避免了在传统歌唱中越唱高音唇、齿、舌越使劲,唱不了多久嗓子就倒了的现象。

(4)四练“喊嗓”

喊嗓最主要的目的是训练声带和呼气。在美声唱法的教学中我主要训练学生用“啊”这个音螺旋式地上升进行喊嗓;在民族唱法的教学中我主要训练学生用“咪”这个音螺旋式地上升进行喊嗓,练“喊嗓”的时候打开气管,对于一首歌高音部分的演唱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的,只要通过“无意识吸气”和基于此基础之上的咬字吐字能发到G或A,那么通过训练“喊嗓”,有的学生(一般指民族唱法的女生)会在一节课的时间就会由G或A直接发到降B或HighC,这大大地缩短了学生的学习时间。

2.咬字吐字经常出现的问题及纠正的方法

在教学中咬字吐字会出现很多问题,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经常遇到的三个问题和提出的纠正方法。

(1)字头咬不准

字头是指汉字声母辅音部分,字头不准现象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它不仅直接影响了字义,使歌曲内容不准确,而且让观众无法听清歌词。在教学中,我发现字头不准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音包字“的现象,如把鸟(niɑo)唱成了(liɑo),把昌(chɑng)唱成昂(ɑng),把花(huɑ)唱成哇(wɑ),把黄(huɑng)唱成王(wɑng),等等。另一种是平卷舌不分。如z、c、s和zh、ch、sh总是互相混淆。

纠正方法:①歌唱时,字头的力度要适中,字音的长短也要恰到好处,也就是说字头要“咬而不死”,这样就不会出现音包字的现象了。②分清歌词中哪些字头是卷舌音,哪些字头是平舌音。对没有把握的字要查阅字典,这样才不会出错。③朗读歌词,对其中的难点反复练习,使每个字发音都准确无误。在此基础上,结合歌曲旋律练唱。

(2)字尾收不清

字尾是汉字吐字的结束部分,也是韵母的收尾部分,因此也叫韵尾。一般指母音i、o、u与n、ng,要使一个字有头有尾完整准确,就必须收好字尾,字尾收音不分明,会影响词意的表达。如把蓝(lɑn)唱成朗(lɑng),把开(kɑi)唱成开一(kɑiyi)等。

纠正的方法:①字尾决定着声音的高低、升降、宽窄,收音时,高音收音要宽一些,以保障气流通畅。②低音收音要窄一些,以保障声腔的力度。③收音的同时要控制气流由强渐弱。

(3)喉咙、气管打不开

喉咙如果不能正确打开,声带在歌唱的过程中就不会得到正确的运用,于是便会发出挤、压、卡、白、尖、喊等不自然的声音。气管不能正确打开,会导致声音虚、声区不统一、音量小、音质差等问题。久而久之,还会导致声带病变。因此正确打开喉咙和气管是歌唱的整个过程中尤为重要的环节。

纠正的方法:在歌唱中如果喉咙和气管打不开,就按照我在高中音乐特长班声乐教学中基于“无意识吸气”基础之上的咬字吐字的方式方法的训练举例中提到的练打开喉咙和气管的九个训练方法反复练习和体会,就一定会很好地运用在歌曲的演唱中。

三、较传统发声方法基于“无意识吸气,有意识呼气”基础之上的咬字吐字的方式方法的优点

1.基于“无意识吸气,有意识呼气”基础之上的咬字吐字的方式方法由于在歌唱中强调“打开气管”,所以声音会比传统发声方法的声音要大,声音的色彩和共鸣也会比传统发声方法要好,解决了歌唱中声音虚、声区不统一、音量小、音质差的问题。

2.基于“无意识吸气,有意识呼气”基础之上的咬字吐字的方式方法由于在歌唱中强调喉口参与咬字,相对解放了唇、齿、舌的咬字负担,所以在歌唱时唇、齿、舌及其之间的配合会表现得更从容,能更好地控制好气流对声带冲击的“力”与“量”,以促使发声肌体自然变化而使音的高低调节变得非常自如,避免了在传统歌唱中越唱高音唇齿舌越使劲,唱不了多长时间嗓子就倒了的现象,并且解决了字头咬不准、字尾收不清的问题。

3.基于“无意识吸气,有意识呼气”基础之上的咬字吐字的方式方法由于在歌唱中强调“喊嗓”,所以能够更好更快地找到发声的状态,节省了学生的学习时间。

实践证明,“无意识吸气,有意识呼气”和基于此基础之上的咬字吐字训练方法,解决了某些传统呼吸、咬字吐字不易解决的问题,使歌唱的训练更科学、高效。相信随着我们对“无意识吸气,有意识呼气”和基于此基础之上的咬字吐字训练方法的探索和使用,会有更多的惊奇、发现和收获。

参考文献:

[1]董适.美声感识:气息声音篇.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01.

[2]董亚伦.美声感识:气息声音篇.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0-09.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县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呼气
跨肺压导向滴定呼气末正压治疗ARDS的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抓住晨起5分钟通七窍、养五脏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值对预测心搏骤停患者复苏的意义探讨
如何掌握歌唱训练中吸气与呼气之技巧
肺癌患者康复 做做呼吸操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呼气中挥发性标志物的筛选
延长呼气法呼气末CO2监测和呼气末CO2检测中的一致性分析
13碳-呼气试验质控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