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类与整理”教材解析

2013-04-29贾东敏

新课程学习·上 2013年5期
关键词:统计课程标准分类

贾东敏

摘 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分类的过程就是对事物共性的抽象过程。为了体现分类与统计的关系,突出分类是整理和描述数据的基础,新版教材将分类放在统计与概率中,以呈现分类结果的方式加以呈现,加强了分类与统计的联系。

关键词:课程标准;分类;统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分类与整理”是人教版教材一年级数学下册中新增的学习内容。原教材是将分类作为学生学习数和计算的基础,作为准备性知识单独安排教学的。课程标准修订后,为了体现分类与统计的关系,突出分类是整理和描述数据的基础,将分类放在统计与概率中,与原教材中统计内容合编在一起,就是分类与整理。其实,无论是突出与统计的关系还是作为计数和计算的准备性知识,都体现了分类的重要作用,都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又是发展儿童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新课程标准指出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分类问题,如数的分类,还有本册教材第一单元的认识图形、第五单元的认识人民币等。分类的过程就是对事物共性的抽象过程。

在实际生活中,分类思维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商店里的物品要分类摆放,便于顾客很快找到想买的东西;学生也要学会对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分类整理,学习和生活才会有规律。可见,分类教学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包括分类与统计两部分,统计只是初步的渗透。主要是整理、记录、呈现分类结果这几个环节,而这些都是统计的重要内容。教材中以呈现分类结果的方式加以呈现,加强了分类与统计的联系。

三、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根据教材的具体编排特点,建议通过如下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1.从解决问题入手

统计本身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教材在单元的开始呈现了一些小朋友拿着各式各样气球的情境,通过一个现实问题“有这么多气球可以怎样分类”引入教学,再通过小精灵的提问:“按不同形状分一分,每种气球有几个?”让学生按给定的标准给气球分类。通过小精灵的问题和学生的问题,首先理解分类的含义是什么。之后,就让学生按气球形状实际分一分。学生在分的过程中会进行计数。计数的结果怎样呈现出来呢?教材中有三方面体现:一是学生直接操作分类后数出结果;二是学生边写边画,以直观的象形统计图呈现结果。三是用图和数字相结合的方式排序记录分类结果。最后,通过小精灵的问题,“哪种气球最多?哪种气球最少?”让学生根据整理结果解决一些简单问题。例2呈现的是一些大人领着孩子到公园分组做游戏的情境。同样从解决问题入手,避免了因分类而让学生去分类,让学生体会到分类的目的和分类的必要性。

2.层次上的变化

从分类标准来看,两道例题是由给定标准让学生分类再到让学生自己找到标准进行分类。例1是给定标准分类,让学生体会单一标准分类下结果的一致性。例2是体会不同标准分类下结果的多样性。

从整理和呈现分类结果的方式说,例1呈现的是象形统计图形式,而例2呈现的是简单的统计表形式,因为这里只是渗透统计知识,所以统计图和统计表都没有正规统计图表那么完整。在具体教学中,老师可以在学生呈现完自己的分类结果后,去引导学生了解怎样简洁有效地表达自己分类的结果,适时引入统计表和统计图知识,去感受数学的简洁美,从而将统计工作中最重要、最基础的一环——搜集整理数据简单渗透给学生。

(作者单位 吉林省东丰县第二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统计课程标准分类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分类算一算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分类讨论求坐标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2008—2015我国健美操科研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山东省交通运输投资计划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我国居民收入与消费关系的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