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课改下物理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
2013-04-29张贻金
张贻金
摘 要:随着高中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课堂教学模式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与改变。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在我校得以实施,它能调动师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教学模式;改革;低效课堂;物理;生态课堂
传统的课堂教学导致效率低下,课程改革势在必行。随着课改的深入,我校一直在摸索新课改背景下的有效教学模式。本校是一所农村高中,学生基础差、年轻教师多、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课堂低效的现象尤为突出。本期以来,我校全面推行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在此模式的推动下,以小组学习为载体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物理课堂教学备受青睐。
一、实施生态课堂的特点
1.观念的转变
许多物理教师已经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而观念的转变需要打破惯有的思维和模式以建立新的思维和模式。很多教师总认为如果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将找不到学习的方向,学习效果将会一塌糊涂。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很多教师的观念一时都无法转变,导致生态高效课堂的推进举步维艰。
2.方法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的教学,学生没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断,不能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被剥夺,师生间与学生间的互动完全被教师的教授所代替。另一方面,部分教师认为实施生态课堂教师就不用讲解了,全让学生自己学习。
二、实施生态课堂对教师的要求
1.优化课前准备,为提高课堂效率作保障
为了进一步提高备课质量,本期物理组把备课分为初备、集体备课和详备三种方式。
初备过程中,每位教师要钻研教材,定好目标、内容和教学重难点。除系统把握教材外,教师更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知识点的难易,预测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并制订相应的学习策略,探究学生应该探究的内容,对相关的知识充分学习。
初备之后实行集体备课,即提前一周集体研究下周课堂的教学方案,充分利用集体力量来研究教材、学生和学法,制定出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学法,做到集中力量突破重点和难点。
详备是指各教师根据各班学生实际情况和自己独有的思考充实教学各个环节的细节,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生态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课前要做好符合学生实际的导学案,整合教材,灵活处理教材内容;备好学生,合理设置随堂训练,做到难易适中,有层次、有深度和有宽度,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2.优化课堂时间,创建学习型课堂
生态课堂要求教师合理驾驭课堂教学,作为一名理科教师,要合理分配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的时间,坚持每堂课教师的引导与点拨不超过15分钟,大部分的时间让学生练习和巩固。同时要准确把握课堂教学节奏,突出精讲精练,突出重难点,把握考点,利用各种资源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
3.优化学法指导,探究最佳教学途径
生态高效课堂的重要保障是高效学习,高效学习的途径是学贵得法,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若有一群有着良好学习习惯并且会学、主动学习的学生,课堂高效也就会得到最有力的保证。但是,我们知道,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与教师平常的严格要求和有效引导是密不可分的。同时,它还基于教师观念的改变,基于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信任,放手把学习、探索的权利还给学生。因此,教师要努力提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使学生会学、会质疑、会探究。
4.巩固所学知识,强化课后辅导
课后辅导是对物理生态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补充环节,能对课堂知识起到巩固和补救的作用。课堂中,由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他们在课堂中所获得的知识的量是有差异的,课后给学生留更多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基础稍差一点的同学可以通过课后的时间与基础好的同学交流、探讨得以补救未掌握的知识;同时,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能够使知识得以巩固,得以拓宽和延伸。
5.做好课后反思,改进教学方法
课后反思是教师及时补救教学的依据和今后教学改革的借鉴,通过反思能达到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及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新课程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强调教师既是新课程的实践者又是思想者。按新课程的标准来看,完整的上课过程应该包括教学前的教案设计和课后的反思。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在课后反思自己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有何得失、有何感悟,把写课后反思当成一种自觉行为,最终达到思之则进的教学目标。实施生态课堂,要求教师们要更多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反思一节课中学生学到了什么,怎么学的,效果如何,学生还有什么困惑,如何改进学习方法等。
实施生态课堂是现代教学的必然选择,是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我们广大教育者要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以正确的教育理念引导我们的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陶清.浅析新课标下的有效教学问题[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10).
[2]张大冬.探究课堂有效教学[J].基础教育参考,2011(10).
(作者单位 重庆市巫山县官渡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