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请给孩子一点饥饿感

2013-04-29吴颖

父母必读 2013年5期
关键词:饥饿感果果豆豆

吴颖

小区里的孩子,有两个特别引人注意。他们都是男孩,5 岁,打扮得都干干净净。不同的是,果果高高胖胖,豆豆矮矮瘦瘦,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

他们的家长在跟我闲聊时,经常会抱怨,抱怨的内容却完全相反:果果的外婆诉苦说,果果总是喊饿,不让吃就不行,外出玩的时候也总要带很多吃的;豆豆的妈妈说,豆豆从来不好好吃饭,总说自己不饿,几乎每次吃饭都会引发一场战争,结果是两败俱伤,孩子满怀冤屈,大人倍感挫败。

两个家庭的观察实录

因为小区里的孩子们经常在一起聚会,我便也有机会去这两家都坐坐。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我暗暗地观察着这两个家庭的环境和亲子互动方式。

果果家是外公、外婆帮助照顾孩子。老人做事细心周到,对孩子无微不至,退休后生活的重心和焦点全都放在了孩子身上。果果的一举一动都在二人的视野之中。果果的任何需要,不用自己说,外婆都能准确地感受到,并提前满足。果果和小朋友们在房间玩的时候,外婆会先喂上一块巧克力,再一块块地叉起苹果块送到他嘴里。而别的小朋友呢,这个时候都在专心地搭建积木房子甚至吵闹,还顾不上吃东西呢!玩累了,小朋友们到客厅去喝水,外婆端上了肉末粥,别的孩子顾着去玩,只喝一两口,果果则全部都吃了下去。晚餐时,果果和其他孩子一样,在餐桌上饱餐一顿,因为外婆做的饭确实很好吃,可谓色香味俱全。饭后半小时,外婆又端来了好吃的甜点。

在豆豆家,我和豆豆妈妈聊天的时候,仔细地看了看周围:桌子上放着十几样零食,包括蜜饯、巧克力、夹心饼干、薯片等。电脑桌上也有大枣、瓜子。去豆豆的房间时,我看到他的床头柜上有果冻,摊开的书旁边是打开吃了几块的奥利奥饼干。晚饭前,豆豆妈妈去厨房忙,我在客厅里看书。豆豆无声无息地走进来,从阳台拿了一罐露露,又无声无息地出去。我愣了一下,跟过去告诉他:“豆豆,我们要吃饭了,不能再喝饮料啦!”他头也没有回地说:“我渴了。”

吃饭时,豆豆看着饭菜,一副百无聊赖的样子,只勉强吃几口。妈妈把肉和菜夹到碗里,催促他多吃,他却把一口饭含到嘴里,反复嚼着,东张西望。接着,妈妈的要求变成了呵斥:“看人家毛毛,吃饭多香!你就不能大口大口地吃吗?把一碗都吃掉!”最后的结果是,豆豆连半碗都没吃下去,还弄到了地上很多。这次,妈妈大概是碍于面子,没有“大打出手”,但豆豆也已是眼含泪水了。

被无处不在的食物吞噬的感受

观察的结果让我有了一个意外的发现:果果和豆豆,一个吃得多,一个吃得少,看似相反,却有着相似的处境。那就是:食物超越了时空,无处不在!

长久以来,人们的生活都是非常规律地每天吃三顿饭。身体适应了一日三餐的节奏,到时间肚子就会发出咕咕叫声,提醒人进食。然而,近30 年来,中国的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一直在下降,人们生活中在购买食物方面的支出比重越来越小。市场上,食物的种类和供应量成倍增加,多数家庭都有“想吃什么都吃得起”的感受,但似乎却又想不起来吃什么。越来越多的家庭从原来不够吃,发展到现在吃不完甚至出现食品放置过久只能扔掉的情形。总体上,忍饥挨饿的感觉正渐渐地远离中国人的躯体。

其实,保持适度的饥饿感,从中医学角度来看,是有利于养生保健的。近期西方脑科学的研究也发现,适度的饥饿感能保护大脑,促进认知功能。但是,在今天,无处不在、伸手可及的海量食物正悄悄地吞噬着人应有的一些正常感觉。

果果的外婆,时刻关注孩子的温饱,不等孩子出现饥饿感,食物就能随时奉上。无论在客厅玩耍,还是在外面嬉戏,还是睡觉前……果果生活里的任何时间段都会出现食物,而早已不是规律地一日三餐或一日五食。外婆的细心喂养,扼杀了一个人处在萌芽期的饥饿感。而豆豆家,虽然妈妈不是随时喂食,豆豆却能在任何地方找到吃的。果果吃得多不觉得饱,豆豆到吃饭时不觉得饿,都是因为身体中最天然的饥饿反应几乎散失殆尽!

吃的时间和空间

要想身体健康,饮食健康是最基本的內容。现在家长开始更多地关注起饮食的质量,比如花大价钱买外国奶粉、外国食品,但我觉得,关注健康饮食方式,让孩子从小就拥有一个知饿知饱知味、有正常感受的机体其实更加重要。像果果和豆豆这样,不分时间、地点地进食,破坏了孩子天然的进食节奏,对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都是有危害的。保持儿童健康饮食状态的一种方式就是定时、定点,即在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地点喂食。

定时,就是如果确定了一日五食的节奏,就要在固定的时间提醒孩子进食。而在非进食时间,则不要提及或者展示食物,更不要让孩子看到其他人进食。看到别人进食,人会自然地分泌消化液,从而激发饥饿的感觉。

定点,就是在家中,要把食物集中放在固定的地方,比如餐厅的桌子上。而其他地方不放食物,尤其是不要在孩子的卧室、书籍旁放食物。如果孩子想在床上或者边看电视边吃饭,不可以!而且吃饭就是吃饭,专心地吃饭才能够真正感受到食物的味道,所以最好也避免让孩子在餐桌上边吃边看书。家长也要从自己做起,不要一边吃饭一边看手机。

坚持这样的进食方式,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孩子天然的饱感和饥饿感。而孩子身体的感觉越灵敏,就越可以更准确地按照自己身体的需求进食,不会因为要讨好家长、照顾大人的情绪多吃或少吃。时间久了,到了进食的时间,把孩子带到固定的进食地点,孩子自然就处于良好的进食状态,而一旦吃饱了,他就可以自然地放下筷子,心无旁骛地去玩耍啦!

饥饿感的好处

人体内的吞噬细胞数量尽管很多,

但都很懒惰。当人们饱食终日,长期没

有饥饿感的刺激时,吞噬细胞也会被养

肥、养懒,人的免疫力也会因此而降低。

反之,适当的饥饿感会唤醒身体的吞噬

细胞的战斗力,不断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猜你喜欢

饥饿感果果豆豆
红果果紫果果
自由自在的豆豆
悲催的果果
排排坐
豆豆过夏
唐豆豆的意外惊喜
养生恪守“十不过”
身上有三处减肥宝地
“排排坐,吃果果”
夜间使用电脑会让人发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