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有效引导构建小学英语有效课堂
2013-04-29王芳
王芳
摘 要: 有效的小学英语课堂是师生真实、自然的互动过程。教师有效的引导,决定了一堂课的高效。教师要作有效引导,构建小学英语有效课堂。
关键词: 有效引导 有效课堂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强调课堂上应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应成为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构建知识、活跃思维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如何有效引导,即教师如何开展有效的引导促成学生的有效学习,成为现代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有效引导的实施方式
1.利用提问的方式。
美国卡耐基基金会研究表明:中国的大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提问中采用的都是“小步提问”,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很少,学生的发展势必受到影响,所以我们必须在课堂提问上下工夫。如PEP Book 4 Unit 3 B Lets learn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会用句型:The ?摇 ?摇 is/are ?摇 ?摇.描述什么衣物是什么颜色、大小、长短等。我利用一女孩的图片先提问:What is she wearing?引入教学。学生回答:She is wearing a blue T—shirt. 我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新句型:The ?摇 ?摇 is ?摇 ?摇.学生根据自己前面的回答,在我的引导下很容易理解并输出,最终能用整句回答:The skirt is short/long.由于我前面还引导学生复习过一些颜色的单词,学生在这里就会造出这样的句子:The skirt is short and green. 可见有效引导对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作用。
2.设置悬念的方式。
一个精彩而恰到好处的悬念,可以引发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悬念的设置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事先设计一个悬而待解、富有诱惑力的问题,牢牢抓住学生的期待心理,吸引他们解开疑团,并在解开疑问的过程中,促进学生主动接受和探究新知。如教学PEP Book 2 Unit 5 Where is my ruler?中“In”这一方位词时,为了让学生学会In the ?摇 ?摇?和Its in the ?摇 ?摇.这两个句型,我出示一个装有东西的袋子,设置一个疑问:Where is my pencil?引导学生用In the ?摇 ?摇?提问。学生对这种悬念很有兴趣,都积极地猜测。由于教具制作得很好,一个袋子套一个盒子,套了许多不同的袋子和盒子,学生带着好奇心连续不断用新句型进行猜测。最后教师再一步步把pencil放回原位,引导学生说Its in the ?摇 ?摇.利用悬念设置和教具辅助教学,让学生在猜测中不断操练,对句型和in这一方位词的理解和运用相当透彻。可见,运用这样的引导方式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
3.铺垫式的输入引导
“铺垫式”导入要导出“实效”和“趣味”,本单元所涉及的单词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回顾和检测。如教学PEP Book 2 Unit 4 Lets learn.时我在呈现grapes这一单词后,为了拓展grapes的语义与用法,举了一些例子:grape wine,grape jelly,句型:?摇 ?摇 is from grapes.引导学生说出一些有关grape的合成词,由于前面出示了grape wine,grape jelly,学生很容易根据实际生活经验说出:grape ice—cream,grape cake等词,可见有效引导自然产生有效输出。学生自主完成新知的建构,其成就感油然而生,一定会对英语课堂产生更持久的兴趣。
三、有效课堂的教学技巧
1.趣味入手,体现学习有效性。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创设各种贴近生活实际又令小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教五年级下册What are you doing?这一单元时,我发现做“Do and guess”游戏对于五年级学生没有很大的吸引力。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引入了“我们都是木头人”的游戏,把学生分为A、B两个大组进行比赛。首先,每组派两名学生到前面做动作,其他学生闭上眼睛,我喊“Ready,go!”时台上的学生开始表演,喊“Stop!”时停止表演,并保持当时的姿势不动,其他学生这时候可以睁开眼睛并根据那些“木头人”的姿势猜测What is he/she doing?A组提问B组回答,然后B组提问A组回答。对方回答完毕后,提问的这一组可以向本组的表演者提问:“What are you doing?”以求得正确答案,同时判断对方的回答是否正确。在这一活动中,学生本来就对闭眼过程中台上学生的表演感到好奇,加上睁开眼睛之后看到的“木头人”的动作确实滑稽,兴趣更加浓厚。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使学生不知不觉地从活动中学到英语知识,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2.明确目的,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活动不仅是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组织的,更重要的是要重视活动本身对学生学习的意义。对语言的学习者来说,语言是一种工具,学习语言就是为了交流,为了做事情。小学英语课,就是要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学会用英语进行交流,因此,教师在设计每一个活动之前,都要先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设计这个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哪些语言?运用了哪些语言?”这样才能设计出有目的的活动,它是打造英语有效课堂的关键。对于前面提到的“我们都是木头人”的游戏,不仅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为了让学生充分运用所学语言。把学生分为两大组比赛可以让每个人都有机会练习问题What is he/she doing?又有机会练习回答He/She is...让提问的这组提问“What are you doing?”台上的表演者回答:“I am...”在整个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活动理念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有利于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观察、记忆、思维和想象能力。
3.活动真实,创设语言时效性。
教育学家杜威强调,学习者要有一种“经验的真实情境”,而且在这种情境里面,要有促使学生思考的“真实的问题”。我们要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如讲授When is your birthday?这单元时,有学生问我的生日是在几月,我卖了个关子,让他们运用新句型Is your birthday in January/February...?猜测,学生回答不正确时提示Please up,up/down,down(配以手势),学生对教师生活中的真实信息很感兴趣,自然踊跃提问。学生产生交际的愿望,才乐意开口,真正体现语言创设的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