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脊轩志》抒情方式解读

2013-04-29刘祥

语文建设 2013年5期
关键词:项脊轩志项脊轩归有光

刘祥

古典文学作品中,借物抒情的文章不在少数,然而,只借一间狭小的旧屋而贯穿起祖孙情、母子情、夫妻情、兴衰情、功业情等诸多复杂情感的作品,却唯有《项脊轩志》一篇。这篇精美的小品文,从多年前破旧的项脊轩人笔,先描绘未曾修葺的项脊轩的破损,再写修缮一新后的项脊轩的优美宁静,然后以一句“多可喜,亦多可悲”,将文章由状物转移至抒情。而写情感,又先是借纯客观的描绘,通过“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等具体景象,含蓄表达大家族分崩离析带来的衰败;再借家中老妪之口,侧面描绘母亲的言行,以一个“以指叩门扉”的轻微动作和一句“儿寒乎?欲食乎?”的问询,表现出母亲对孩子的浓浓关爱之情;然后正面描写祖母的三句话,将祖母对作者的殷切希望藏入寻常话语中,抒发对祖母、对自身功业无成、对家道久不振的愧疚之情;最后,再通过补叙,以妻子在项脊轩中的“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以及庭中枇杷树等相关细节的记述,表达出对亡妻的无尽思念。从选材与组材上看,全文全无一件大事,亦无一件完整的事,看似随性而写,漫无章法,实则每一细节都精雕细琢,倾注了无尽的深情厚谊。

阅读此文时,常常感动于字里行间漫溢的殷殷真情。此种融万千情感于寻常文字的抒情方式,着实体现了归有光极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下面,将围绕《项脊轩志》一文的抒情方式,从五个方面进行解读。

一、以情染景,以主观感受为客观环境增色

《项脊轩志》中,真正以项脊轩这一老屋为描述对象的文字,只有第一段。第一段中,直接写项脊轩这座房屋的,又主要是第一层。未曾修葺之前的项脊轩,“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其狭小不言而喻;而“尘泥渗漉,雨泽下注”,又足见其破败;“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更是写出了项脊轩的不适宜居住。这样的一个小阁子,集幽暗、老旧、破损、逼仄于一体,显然并不具备大户人家书斋清雅洁净、古色古香的特性,很难引起读书人的喜爱。

就是这样的一个陋室,却因为一次修缮而拥有了出人意料的无限情趣:“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而“室始洞然”,“杂植兰桂竹木于庭”而“旧时栏楣,亦遂增胜”,“庭阶寂寂”而“小鸟时来啄食”,“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修葺后的项脊轩,似乎平添了无尽的明亮、幽雅与安静,更充满了无尽的生机与活力。

整修后的项脊轩,和先前相比,果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吗?倘若形成这样的误读,显然便中了归有光的圈套。第一段的第二层中,归有光描绘给读者的项脊轩,其老旧与逼仄较之修缮前并无多少改变,对破损的治理,也只停留在“使不上漏”的程度。唯一称得上出现较大变化的,也只是室内开始明亮起来;而这明亮,亦不过是针对先前的昏暗而言,绝对无法胜过那些南向的高大房舍。

但我们阅读第二层时,却偏偏能从文字中感受到一种浸润着书卷气的淡淡喜悦。这样的喜悦,从哪里来呢?

唯一的情感发源地,只能是作者的心灵。置身在外有兰桂竹木为伴、内有满架图书为友的项脊轩中,作者更多感受到的,已然是超越于物质之外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精神享受。故而,即使是最寻常的物象,一旦经过作者灵魂的点染,也会变得生机勃勃、气象万千。

这样的“美景”中,几样物品必不可少:兰、桂、竹、书、明月。前三个意象,自古以来都是高洁品质的象征;书,则是内在精神世界丰富性的象征;明月,更是以多重象征意义而为历代文人所钟爱。五个意象的汇集,自然能够很好地体现归有光的内在精神诉求,亦能够很好地抒发置身于如此环境中的内在情感愉悦。

这一层文字,情感是相对的。归有光感受到的种种美妙,换成另外一个人,或许就会变成难耐的寂寞与无聊。这便如鲁迅先生笔下百草园的“无限趣味”一样,那种“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的热闹,绝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消受得了。缺乏了童心童趣的支撑,百草园中的矮墙根,只能是一截断壁残垣,不会有任何的美存在其中。

二、融情于景,以家居环境的杂乱抒家族衰败的悲凉之情

《项脊轩志》第二段的第一层,归有光藏起了内心中的全部伤感,只从“诸父异爨”后庭院及庭中环境的诸多变化中,精选了几个富有代表性的景象,以纪实的手法展开描绘。这里,“庭”与“墙”的变化,呈现出渐变性特征,跟大家族一步步分裂、家道一天天衰败、亲情一步步萎缩同步发展。庭先是“中通南北为一”,继而开始出现篱笆墙,然后开始出现院中院,出现小门,最后,实体的墙越来越多,小门也越来越多。墙与门,此处都象征了一种隔断——亲情的隔断。墙越多,门越多,亲情越少。

大家族为何而分家,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课题。这样的分离,绝大多数情况下,直接原因往往在于经济上的入不敷出,根本原因则在于家族中缺乏强有力的政治力量的扶持。《红楼梦》中,贾府最终的衰败,主要因素也在于政治靠山的崩塌而导致的财力匮乏,无力支撑大家族的庞大开销。归氏家族,远祖曾出仕朝廷要员,彼时便有能力维系一个大家族的正常运转。至归有光的父一辈,既然“吾家读书久不效”,也就失去了家族的核心凝聚力,自然也就难免家族的分裂。

与大家族的离散相对应的,是生活品质的急剧退步。“东犬西吠”四字,明写狗而实喻人,借狗与狗之间的狂吠,既喻指亲人间的争吵,亦喻指亲人间的不相往来。“客逾庖而宴”五字,则借庖而喻指生活环境和人格追求的双重恶化,本该“远庖厨”的“君子”,也不得不穿过厨房,才能获取参加宴饮的资格。

该层文字中,最值得玩味的,是“鸡栖于厅”四字。鸡鸭之类的家禽,本不该出现在富贵人家的庭院中,现在却出现在归氏家族大庭院中的某些小门墙内,还“登堂入室”,栖于接待客人的厅堂之上。由此细节,可见归氏家族已全然衰败至跟普通农家没有任何差别的地步,不但需要自己养鸡养猪,过自食其力的生活;而且不再注重居住环境的优雅,更谈不上对生活质量的关注。这四个字,写实的背后,有着无尽的酸苦。

这一层文字,跟第一段第二层的文字,也间接构成对比。归有光是一个注重生活品质的人,所以,他才十分在意项脊轩中的兰、桂、竹、书所营造出的优雅与清净。现在,终日需要面对着“东犬西吠”“鸡栖于厅”的杂乱,归有光的心中,自然就会去思考形成此种混乱的根本缘由,进而也就会意识到自己肩上担子的沉重。在其他人都无法通过读书而步入仕途、拯救家族的情况下,归有光自觉将这一重担挑在了自己十九岁的肩膀上。这样的重量,压迫着他尚显稚嫩的灵魂,怎么能不经常性地感受到一种力不从心的悲凉?

三、细节传情,言有尽而意无穷

《项脊轩志》中,最具煽情效果的,是母亲和祖母的四句话。归有光八岁时,母亲病故,至写作《项脊轩志》时,已有十一个年头。十一年间,母亲的音容笑貌已逐渐忘却,留给记忆的,只是老妪口中陈述的零散故事。老妪会给归有光讲述多少个故事呢?或许每天都有若干则,其中,涉及归有光自身的,也一定不少。但归有光在诸多故事中,只精心挑选了与母亲、与项脊轩都有密切关系的一个细节,通过老妪忆母,再现慈母的音容笑貌。这样的安排,除了凸显紧扣线索选择素材的写作特色,也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联想和想象空间,让读者由此及彼地再创造出若干同样精彩的细节,从而深化作品的情感。

祖母的三句话,因为是作者亲历,印象便更加深刻,细节也更为完善。跟上一例相同,祖母在陪伴归有光成长的若干年中,与归有光的交流何止万语千言,为什么归有光单单挑选出这三句话?必然是因为这三句话给归有光带来的触动最大,且跟作为文章线索的项脊轩关系最为密切。此处的“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将祖母对孙儿的关爱之情以及因孙儿勤奋学习而生成的欣慰之情融合为一体,活化出老祖母因目睹孙儿的勤勉而自觉家族振兴大业有望的幸福感受。“大类女郎也”五个字,并无丁点的批评意味,而是以女孩子的文静,来状写归有光书斋苦读时的沉稳性格。也正因为如此,老祖母才在出门时,“以手阖门”,让孙儿继续守在项脊轩中苦读。

“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这句话,是老祖母的心声,也是归有光的心声。祖母说这一句话时,或许只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但这句话进入归有光的心中,从此生了根,并成为了一种精神重荷。可以想象的是,当十九岁的归有光写作《项脊轩志》时,写到此处,他的内心中,一定依旧荡漾着强烈的功业意识,他必然坚信凭了自己的才学,一定能够满足老祖母的这份心愿。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句,诫勉意味已十分明显。老祖母将象笏传给归有光,不是赠送一个玩具,而是赠送一份重任。这份重任,十九岁的归有光担负之时,或许并未觉得特别沉重,至三十二岁时,便感受得到巨大的心灵威压了。我以为,此句话语后的“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当为归有光三十二岁补写该文时所作的添加或修改。因为只有经历了数次科考且未能得中之后,才会形成这样的悲痛。

四、寄情于物,不言情而情无限

补叙的文字,实为《项脊轩志》中最精彩的内容。中国古典文学中,表现忠孝之情的文章,无论如何煽情,都不会招人诟病,而表现夫妻间的情感,则有着诸多顾忌。在功业意识占据绝对主流位置的文化背景下,归有光对亡妻的思念,无法用直抒胸臆的方式呈现,便只能借助铭刻在灵魂深处的某些细节、某些物品,委婉表达内心的无尽伤痛。这样的悲痛,较之以“泣”和“长号不自禁”,更为深切,也更为动人心魄。

这部分文字中,“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三个短句,写出了妻子对归有光的爱恋。新婚的妻子,自然难舍小夫妻的恩爱,便在归有光潜心读书时,找点小借口,到项脊轩中和归有光亲近亲近。“问古事”与“学书”,对归有光妻子而言,都不过是一点小花招,真实的意图,却只在归有光这个人。对此,归有光自然也是心知肚明。此种“红袖添香夜读书”的雅趣,想来也是归有光的心中所愿。归有光将这样的细节写到文章中,自然是为了借此来表达对亡妻的理解和爱。

转述的诸小妹“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的话语,看似无太大价值,实则隐藏了无尽的潜台词。原本破旧的项脊轩,即使经历了修缮,也依旧不过是一间普通的书房,本不至于引起诸小妹如此大的好奇心。但因为这间房中住了一个认真读书的好丈夫,妻子便在回娘家后,竭尽全力地渲染夸大这项脊轩的种种好处,让它成了一座充满神奇、有着各种故事的神秘场所。如此,诸小妹才会形成这样的好奇心。此处,不直接写妻子回娘家后的言行,而是转换视角,写妻子在项脊轩中向归有光转述诸小妹的话,既是为了把所有的故事都集中到项脊轩中,也是为了将归有光对妻子的深情隐藏起来,留给读者慢慢品味。

用作全文结语的“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将无尽思念融入寻常叙事中,确属神来之笔。物在而人亡,树葱茏茂盛而人音容早逝,不尽的悲凉便尽在树的每一片绿叶、每一根枝丫之上。这棵枇杷树,在文章中不但传递出光阴易逝、真情难忘、睹物思人、痛何如哉的无限情思,而且移情于物,让情感随着枇杷树的成长而成长。

跟前文两次叙事后的直抒胸臆不同,此处叙事后,作者将深情全部转移至枇杷树上。此种移情,给读者留下的联想和想象空间更为广阔,传递出的情意也更为哀婉动人。

五、归有光的文学主张与实践

《项脊轩志》的选材与抒情特色,集中体现了归有光散文“即事抒情,注重细节,言简意赅,结构精巧”的风格。明代万历年间宰相王锡爵在《归公墓志铭》中,评价归有光的散文“温润典丽,如清庙之瑟,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外”,这样的评价,当属抓住了《项脊轩志》的抒情精髓。

归有光生活的明朝,早期虽然出现过刘基、高启、宋濂等一批杰出的文学家,但随着明王朝江山的日趋稳固,以馆阁文臣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为代表的贵族文学体式“台阁体”逐渐成了文坛的主流。此类文章,只追求所谓的“雍容典雅”,多为粉饰太平、歌功颂德的“应制”和应酬之作,严重脱离社会生活,缺乏实际内容,毫无创新,毫无生气。

为了反对此种文风,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开始高扬“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大旗,以摹古作为文学创作的最重要手段,行文往往突出无一字无来处。随后,又有以李攀龙、王世贞等为代表的“后七子”持续跟进,推波助澜。近百年的时间,摹古之风愈演愈烈。

作为跟“后七子”同时代的文学家,归有光认为“前、后七子”的摹古已走入歧路,故而主张“变秦汉为欧曾”。提倡在创作散文时“出于意之所诚……非特求绘藻之工为文章”(《答俞质甫书》)。为了践行自己的观念,归有光创作了一批贴近现实生活、关注生活细节、表现寻常生活喜怒哀乐的精短小品文。这些文章中,《项脊轩志》便为代表性作品。

归有光的这些散文,继承了唐宋古文运动的优良传统,同时又在唐宋古文运动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进一步扩大了散文的题材,把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引入到严肃的“载道”之古文中来,使之更密切地和生活相联系。文章情真意切,平易近人,给人以清新之感。尤其是一些叙述家庭琐事或亲旧生死聚散的短文,写得朴素简洁、悱恻动人,“使览者恻然有隐”。此种文风,对于涤荡文坛恶俗,起到了“清洁剂”的作用。王世贞晚年时在为归有光像写的《归太仆赞》序中,也承认了归有光的文学观念,盛赞归有光“于古文词,虽出之自史、汉,而大较折中于昌黎、庐陵,当其所得,意沛如也。不事雕饰而自有风味,超然当代名家矣”。这份来自论战对手的评价,当属对归有光散文成就的最高褒扬。

猜你喜欢

项脊轩志项脊轩归有光
《项脊轩志》的人物描写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浅谈《项脊轩志》的人性美
《项脊轩志》细节的秘妙浅析
“知人论世”与文言文释义案例分析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及反思
《项脊轩志》教学案例
浅谈《项脊轩志》的写作艺术
寒花葬志
枇杷树:一个不容忽视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