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小学科学课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3-04-29张娟

考试周刊 2013年54期
关键词:科学课事物思维能力

张娟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及知识和经验的不断丰富,学生的思维形式发生变化,主要是由具体形象的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中年级是学生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是抽象概括能力、归纳推理能力)的关键时期。低年级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做一做”的学习方法认识事物的显著特征,步入中年级后就逐步学会运用归纳、概括、综合推理等方法认识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这是中年级科学课与低年级科学课的重要区别。从能力角度讲,中年级重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培养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等),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分类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等。

科学课教师应使用何种教学方法适应这种转变呢?我认为首先要加强启发教学,引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逐步由低年级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教学上善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和比较,科学组织实验,合理进行抽象,最终归纳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属性,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归纳、概括的方法,提高认知能力,扩展知识范围。

从教学方法角度大致可将教学分为三种不同水平的教学:记忆水平教学、理解水平教学和思考水平教学。记忆水平教学是历史最久、运用最广的方法,其特点是仅注重熟记大纲要求的内容,要求学生牢固记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通过记忆才能在头脑中积累大量信息,进行思维加工,进行深入学习。但是,教与学绝不能停留在记忆水平上。所谓理解水平教学,主要是对教材讲述的事物的意义,事物之间的联系,事物与事物间的异同,以及它们的用途等方面的知识,借以预测,指导今后的行动。但是理解所学教材,只是最基本的要求,远不能适应当前科学迅猛发展的需要。而思考水平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教学,其特点是教师要在教学各个环节中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思考,主动提出问题,独立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探索事物的特征和联系。

如何加强启发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从兴趣入手,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兴趣是知识的源泉,兴趣是成功之路,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的直接动力。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尤其是科学课要注意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儿童,由于他们年龄较小及心理发展水平有限,以及思维的随意性较强,因此思维往往依赖于教师的提示和要求,加上他们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往往对感兴趣的事物很好奇,也愿意深入思考。课堂上还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对科学本身的爱好和渴望,教师就充分利用新奇、兴趣、求知等引导、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二、直观形象,引入概念,培养思维的准确性

小学生在认知方面的主要特征是处于从具体向抽象过渡的阶段。而这种抽象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感性材料的支持。小学生建立科学学科概念,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凭借式”(形成过程),一种是“同化式”(同化过程)。在引入概念时,要尽可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借助充分的感知材料,让学生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活动中,探究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在课堂教学的条件下,概念同化逐渐成为他们获得新概念的主要方式。在引入概念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使新概念凭借已有概念进行精确深化,形成新的认识,即在旧概念的基础上引入新概念。

三、强化表象,形成概念,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人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化是一个辩证的过程,是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这个飞跃是以表象作为中间环节实现的。小学生的思维是建立在感知的基础上的,不仅要让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建立起清晰、完整的表象,还要强化表象,让学生闭上眼睛“放录像”——回忆感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首先对一组对象中每个事物的个别属性进行了解,这是概念形成的起始阶段,接着通过比较舍去偶然的、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采用异中求同的方法抽象出共同属性,同时注意提供外延内容,让学生明确研究对象范围,启发学生深入与精细思维。在科学教材的知识要点中,有不少要求形成概念和发现规律。仅生物知识要点部分归纳概括同类事物“共同特征”的就有:茎的共同特征、果实的共同特征、昆虫的共同特征、鱼类的共同特征、爬行动物的共同特征、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等。怎样进行这一部分的教学呢?以《果实的共同特征》为例:在进行教学时首先要组织学生对各种果实(苹果、橘子、梨、黄瓜、番茄、花生果、葵花籽等肉果和干果)进行解剖,进行解剖前后的观察,摸一摸,闻一闻——充分感知;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找出这些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特征——都有果皮和种子,再经过抽象概括它们的相同点,舍去非本质的东西,抽出本质的东西——果实内部都有种子,最后经过归纳推理,判断其他果实都具有同样的本质属性(可解剖一、两种其他果实,发现内部有种子,判断得到证实),形成“果实”这一概念。

实践证明,只要科学教师善于启发引导,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动手、动口、动脑,不断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就会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运用科学认识问题的思维方法,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牢固掌握自然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他们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郎盛新.科学课程标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卢新祁.小学科学教学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3]马云鹏.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4]毕田増,敖国儒.小学科学.新华出版社.

猜你喜欢

科学课事物思维能力
上一堂动森科学课
培养思维能力
美好的事物
培养思维能力
奇妙事物用心看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
科学课教学反思
科学课不利因素的实验改进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