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导师制在高职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

2013-04-29董希玲李继宗

考试周刊 2013年54期
关键词:工作策略高职教育

董希玲 李继宗

摘 要: 实行班导师制是高职院校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完善,作者结合班导师工作实践,解读高职班导师制的特有含义,分析高职学生的特点,探究班导师制在高职教育中的现实意义,提出做好班导师工作的策略。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班导师制 工作策略

近几年高职教育呈现跨越式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到高职院校就读,然而,较普通高等教育,高职教育是一项崭新的教育事业,从教学师资、专业设计、课程设置、实训实习,到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就业发展等方方面面都面临新的探索与实践。高职生生源复杂,学生管理工作是一个大难题,采用有效的教育管理手段,对学生进行适度管理是全体高职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笔者结合班导师工作实践,解读高职班导师制的特有含义,分析高职学生的特点,探究班导师制在高职教育中的现实意义,提出做好班导师工作的策略。

一、高职班导师制的含义

导师制起源于14世纪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每个新生报到后,学院为其指定一位专业学者作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的学业指导和品行塑造。在我国本科院校实施导师制的主要目的是指导学生在学分制下合理选课。高职院校不同于本科院校,高职学生有其特殊性,高职院校实行导师制有其特殊含义。高职班导师制是在本科导师制的基础上,结合院校自身特点、办学定位、培养目标、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突出特点而实行的一种教育模式。在实践中,由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老师担任某一个专业一个自然班的班导师,主要对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方法、思想政治、职业生涯规划、顶岗实习、就业等方面的引导和指导。

二、高职学生的特点

1.文化知识基础差,缺乏求知欲,自信心不足。

高职学生在高考专科二批录取,分数普遍偏低,在高中学习成绩就不好,文化基础知识较差。大部分学生在中学就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积极性很差,到课堂听课一方面受制于学校考勤纪律,另一方面是为了通过考试。部分学生通过积极努力,仍未考取本科,不免有种失落感,情绪调整后踌躇满志考取了高职院校,又听到社会上对高职院校一些错误的认识和评价,自信心不强。

2.组织纪律性差,重索取轻奉献,存在功利主义倾向。

由于家庭结构的原因,大多数学生自小就受到家人的溺爱,形成了“为我独尊”的价值观,强调个人第一位,不愿受到集体的约束,不愿参与班级活动,缺乏集体荣誉感,组织纪律性差。有的学生认为老师、同学口中的集体、奉献是鼓吹,是唱高调,是形式主义,对于他们有意义的是眼前现实的物质利益,功利主义倾向严重,比如学习是为了考试及格,及格是为了拿毕业证;帮辅导员干活并积极参加活动是为了入党或赢得荣誉。

3.自律性差,自我调控力不强,自我认知有偏差。

高职院校中学生违纪现象较为常见,部分学生无视学校规章制度,旷课、上课迟到、睡觉、看闲书、早退、酗酒、聚众斗殴、网吧通宵、夜不归宿等。部分学生面临来自家人、学习、就业、择友等多方面的压力与不如意时,情绪波动明显,要么逃课,要么泡网吧,更有甚者打架发泄。部分学生因高考失利而不能释然,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而刻意通过违纪发泄情绪。这些反映了学生心理不成熟,自我调控能力差,不能正确自我认知,最终自暴自弃。

4.思维活跃,动手能力,适应性较强。

高职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方面不如本科生,但是他们爱动、思维活跃、乐于表现。他们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学习生活中善于空想,却锻炼了思维能力。爱动的性格,使得他们不安于理论学习,但对于实际操作的项目却是“信手拈来,水到渠成”。实践证明,他们适应性很强,在实习中能够很快融入工作环境中,得到就职单位同事的一致肯定及表扬。

三、高职院校实施班导师制的现实意义

班导师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类特殊群体,是辅导员工作有益且必不可少的补充。班导师制的实施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有效载体,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有利于教学与教育管理工作更好地结合。

班导师一般是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讲授某一门或几门课程,对学生上课状态、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运用、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有所了解。在开展班导师工作过程中,教师有更多机会认识、了解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和管理工作,学生更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和管理。

2.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

班导师是一份工作,承载一定的责任。班导师自确定了指导班级,通过种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最终熟知学生的个性、爱好、兴趣、特长,然后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生活阅历,给予每一位学生学习、生活、思想政治等方面的帮助和指导,充分发展学生个性并开发其潜能,因材施教。

3.有利于促进教师全面发展。

班导师既是教学工作者,又是教育管理者。高职院校学生评价教师的机制,导致教师产生无形的压力。具有双重身份的班导师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赢得学生的喜爱和尊敬,需要补充专业知识,提高科研能力,改革教学方法,革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也需要学习现代化学生管理手段,指导学生社会实践,关心学生生活,解决学生心理疑惑,这一切正潜移默化地促进教师全面发展。

四、做好班导师工作应采取的策略

笔者结合所在学院近年来班导师制的实施情况,提出了做好班导师工作的策略。

1.做好新生入学教育。

刚刚入学的新生会存在这样那样的焦虑与困惑,班导师要具有服务意识,认真思考如何给学生上好第一课。首先,班导师引导学生自我介绍打开心扉,畅谈走进大学的感受,座谈中使学生领悟到大学生活是步入社会的过渡期,坚信自己面对新环境,能够和同学友好交流、互帮互助、和谐相处。其次,班导师要准备专业认知环节,对系部教师、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训实习、就业前景、升学考试等问题进行详细介绍,并接受学生的提问,使学生充分认识所学专业,激发学习兴趣,为后续的学习打的基础。

2.肯定学生成绩,增强自信心。

班导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给予肯定、鼓励、赞赏,从而培养学生自信、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进心、求知欲和主观能动性。班导师对学生赏识只是第一步,更应该帮助学生发现自身优点,客观评价自我,确定阶段性可实现的目标。

3.了解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有不同的个性,具有不同的特点,班导师应深入到学生中间,主动接近他们,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形成班级成员“小档案”,在组织学习、课余活动中,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给予不同方式的帮助,促进全班学生共同进步。

4.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人格。

高职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自律性差,因此,班导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建立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借助善意的语言,真情实感地表述客观事实,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班导师给予他们的是尊重、重视、真诚的帮助,而不是命令、强压式的行政教育和不分时间、地点、场合地一味训斥。

5.紧密联系辅导员,强化合作。

辅导员是教学管理中的核心,主要负责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笔者所在系部,每位辅导员需要管理两百人左右的学生,时间有限,不能时常和每个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因此,班导师与辅导员应各司其职,取长补短,形成一股合力,确保学生课内外都得到关怀,共同完成学生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五、结语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班导师在高职教育教学管理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特点,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班导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使班导师制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应用型高职人才的事业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华爱民.试论班导师在高职学生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7):44-46.

[2]刘培蕾.关于本科生导师制的再思考[J].怀化学院学报,2006,25(7):147-148.

[3]石峰.浅谈高职高专院校“班导师”队伍机制的建设[J].辽宁职业学报,2012,14(4):84-86.

[4]刘慧.高职学生特点分析及对策浅探[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2):36-38.

[5]高美毅.如何做好高职新生的导师工作[J].科技信息,2009(2):331-332.

猜你喜欢

工作策略高职教育
“以生为本”理念下的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研究
提高博物馆宣教工作的策略分析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
微商思维在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党的群众路线指导下如何做好基层党建工作
关于做好高中班主任工作的几点建议
浅析高职院校招生就业工作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