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高粱》人物形象分析

2013-04-29赵淼

作家·下半月 2013年5期
关键词:红高粱人物形象

摘要 本文以《红高粱》的魔幻现实主义叙事手法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还原作品对戴凤莲的人物形象塑造,进而分析戴凤莲的人物形象特征。她外貌上美丽诱人,性格上勇敢智慧充满韧性,思想上充斥着自由与爱的圣洁光芒,她是红高粱的象征,是高粱地里孕育的活着的灵魂。

关键词:《红高粱》 戴凤莲 人物形象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红高粱》是中国著名作家莫言的作品,莫言在2012年凭借小说《蛙》斩获诺贝尔文学奖,这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尚属首次。他作为中国当代著名的先锋主义代表作家,以自己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和恣意豪迈、感觉浓郁的创作特征,让文坛耳目一新。莫言崇尚人全方位的自由解放,并且将他的这种思想倾注在他作品中的每个词语和每段话中,这种独特、奇异的艺术感觉强烈地拨动着每个读者的神经。莫言从不走传统感受力和想象力的老路,同时他有着奇特的对自己情感的描述方法。着力于作品人物主观感情的挥洒、描摹,仿佛他手中的笔能呼风换雨,能赋予草木众生以灵性。在莫言作品所营造、渲染的艺术世界里,有时硝烟弥漫天空,有时碎片落满地,魔幻现实主义色彩异常浓郁。

《红高粱》作为莫言早期的代表作,它洋溢着浓厚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充满着野性而浓郁的感受力,彰显着强烈的生命意识,是一曲对生命的赞歌。它也展现了作者狂欢化的话语风格,为读者展示了一个充满生命活力和欢乐的世界。

在这个独特的世界里,在他的引领下,我们总是能发现现实生活中永存的矛盾两面,一如诞生与死亡并存,也正如播种与收获,四季的轮换,描摹的是一个生生不息的现实世界。作为经典作品,至今仍散发着瑰丽的艺术魄力。一些学者已在各种文学理论的指导下,如尼采的生命美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神话原型批评等,对《红高粱》叙事艺术、思想价值、语言风格、美学观念做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本文以《红高粱》的魔幻现实主义叙事特征为切入点,还原文本对戴凤莲人物形象的塑造,展示戴凤莲这一人物形象外貌上美丽诱人,性格上勇敢智慧充满韧性,思想上充斥着自由与爱的圣洁光芒。通过对这一人物形象在还原基础上的塑造,揭示这一人物形象的意义,即戴凤莲是红高粱的象征,是高粱地里孕育的活着的灵魂。

一 魔幻现实主义叙事手法对戴凤莲人物形象的展示

魔幻现实主义是《红高粱》的主要结构方式,莫言运用了哥伦比亚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中从将来的角度回忆过去的倒叙方法,并加以创新,融入了两个叙述视角,即以成年人的“我”和十四五岁的少年——“父亲”为叙述者,讲述故事,展示人物形象,两个视角灵活交互,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父亲”作为历史亲历者,讲述故事发展、再现历史场景,充满了浓郁的主观感受色彩,使读者身临其境,增强小说的现场感,增加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该叙述方式使小说叙事从时间中解脱出来,随着叙述者的主观感受在时间中随意穿梭。

我们在考察人物形象时要从文本出发,仔细研读文本中呈现出的人物形象形态。《红高粱》中对戴凤莲人物形象的解读就要从以上观点出发,而不是单纯依据时间进程讲述戴凤莲的成长历程。在许多文章中,戴凤莲,所以被邻村的老头单廷秀看中,要娶她当儿媳妇。她的父母贪图单家的聘礼,就把她嫁了过去。在结婚当天她偶遇了打劫的人,轿夫余占鳌英雄救美,使她脱离了困境,两个人一见钟情,心意相通。婚礼结束,她看到自己的丈夫是一个丑陋无能奄奄一息的麻风病人,于是她很绝望,然后余占鳌适时的出现了,在她回娘家路上解救了她,杀了单家父子。她就和余占鳌生活在一起,并一起参加抗日活动,最后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虽然这一叙述在逻辑上并无错误,但却违背了文本的本意。让我们来看一下文本对戴凤莲这一人物形象的构建:戴凤莲是以奶奶这个角色在孙子无限怀念钦佩和赞美的眼光中出场的,然后她以母亲的角色在儿子充满依恋和敬仰的视角中出现,在父亲的注视下,她在日本兵来拉骡子时为保护自己巧妙装疯,展现了她的冷静智慧,然后她又促使余占鳌和冷之队合作抗日,展示了自己的眼光和胸襟。在准备抗日的过程中,读者进入戴凤莲对自己的回忆中,追述了自己结婚坐花轿遇见余占鳌的情景。其中有一小段插叙,讲了任副官的故事,显示了戴凤莲的泼辣大义,接着,戴凤莲吃苦耐劳为抗日准备饼,在送饼的途中牺牲。在她牺牲前的那一刻,她追忆了自己与余占鳌的相识,她无悔于自己的一生。两种叙述方式相比,前者展示戴凤莲直接从爱情入手,按照时间顺序,把她作为一个少女来对待,而后者展示的戴凤莲是以奶奶这一角色进入读者视野的,从“奶奶”装疯、劝余司令和冷队长合作、鼓励余司令抗日,首先展示的是戴凤莲的勇敢、坚韧、智慧和宽广胸怀。然后,追忆“奶奶”结婚时坐花轿的情景,因为之前的铺垫和奶奶这一角色,读者顺理成章的对“奶奶”产生了美好期待,对“奶奶”产生认可和支持。之后的任副官事件,更是增加了“奶奶”的魄力,而“奶奶”的爱情故事是在她中枪后临死之前对以往回忆的讲述,回忆中的爱情更是一首生命的挽歌,散发着凄美动人的气息,升华了“奶奶”这一形象,使之唯美悲壮,彰显生命的力与美,震撼人的心灵,充满艺术感染力。

二 戴凤莲充满力与美的人物形象特征的表现

1 外貌彰显着生命力和自然美统一

作为一个经典的艺术形象,《红高粱》中的戴凤莲的外貌具有鲜明的特色,给人留下持久的印象。其中,描写最精彩、最细致的莫过于对戴凤莲的三寸小脚的描写,她的小脚尖尖瘦瘦,带着凄艳的神情,在从窗子中跳进来的光中,她那双美丽的小脚一如埋伏在澄清水底的两条小金鱼。对那双小脚充满梦幻般的描写,不仅揭示了戴凤莲心中隐藏着的欲望,更展示了生命的律动,是对原始生命力的讴歌与赞美。这双巧妙绝伦的小脚勾起了余占鳌的怜香惜玉之心,唤醒了他心中沉睡的爱情与欲望,是两人爱情不可或缺的一笔。其次,对戴凤莲的外貌描写充满着拟物特征,如小说中所写到的她像一株红高粱,有限的身躯已无法容下旺盛的生命力,流出的眼泪也化为闪亮剔透高粱米。这一叙述视角把戴凤莲异化为大自然中的植物,更确切的说是异化成了一株水灵的会说话的高粱,使得戴凤莲身上洋溢着浓厚的自然气息,也注定了她生性自由,敢爱敢恨,充满了生命的力与美。总而言之,作者勾画出一个健康、充满活力、美丽诱人的女性,这丰满健康的外表下隐藏的是一个躁动奔放、热爱力量和美、渴望自由奔放的灵魂。

同时,小说所描绘的环境与人物相得益彰,小说中的红高粱肆意地在黑土地上涂染自己的色彩,这些色彩弥漫,汇成一片血海,无边无际,映着瓦蓝天空中的游云,它们静默,它们辉煌,它们是傲然的灵魂。自然的美和生命的美在戴凤莲身上完美地统一了起来,在某种程度上,戴凤莲就是红高粱的象征,是自然的彰显。

2 性格勇敢睿智,富有韧性,充满生命的张力

凶残的敌人抢劫罗汉大爷的财产,无情地夺去大爷的生命,在看到戴凤莲出来妄图强奸她时,她没有一丝懦弱慌乱,马上意识到自己危险,巧妙的装疯,她强忍着心中的痛苦,蘸着鲜血,用双手染红了自己的脸,撕扯着自己的头发,她要把自己撕碎,她拒绝这样的痛苦,她不接受!在日本人走后,她冷静的在酒翁洗脸,脸上的血把高粱酒染成红晚霞的颜色,洗完后,她掬起一捧酒喝了。她这时仿佛一把用仇恨铸成的剑,她的静默里潜藏着惊天地泣鬼神的力量。

而后,她做事胆大有魄力,虽身为女子却懂得大仁大义。如文中所展现的她大义凌然地撕开自己的衣服,用自己的心抵着余占鳌的枪。为了联合所有力量抵御外敌,在男人们勾心斗角时,她像个绿林好汉,用一杯酒消解了双方的顾虑,她是那么潇洒、睿智,不是男儿胜似男儿,她咕咚咕咚的酒声中激荡着英雄豪情。戴凤莲虽然是一名女性,但在关键时刻,她总是那么勇敢、坚定。她无愧为巾帼抗日英雄。她积极的支持丈夫的抗日行动,是丈夫坚强的后盾。最后,她不幸被日本人的子弹射中,永远而安详地躺在了那片高粱地里,那片曾经给予过她激情和爱的高粱地里,但她死的那么平静高贵,无愧于她的选择。

3 对自由与爱的执着追求

封建教条和了无生气的伦理尺标,永远无法框禁住崇尚自由和热爱生命的纯净之心,对于凤莲来说她一切生命的动向都是出于自己最真实的内在,唯一能被束住的也只有那双被迫裹残的小脚,但她的身心和人性却是自由而充满生机的,传统文学中那种极度压抑的,受尽苦难的,甚至连精神都发生畸变的形象,在她的身上没有丝毫的体现,相反,那双小脚增添了她的女性魅力,为她带来了惊世骇俗的爱情。她敢于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权利。

爹娘只是因为单家的一头骡子,就狠心将她嫁入单家。她听闻丈夫是久病致畸的男人时,她心凉了,对未来她痛苦不安。在新婚时,她故意携带了一把剪刀,那是她唯一可以做的,那把剪刀不是留给单扁郎,就是留给她自己。她要的不是形式上完整的婚姻,她要嫁就要嫁自己爱的人,她要自己选择属于她的幸福生活。

即使坐在轿中的她已经下定决心愿意用年轻的生命为自由殉葬,却也控制不了生命的激情对世界的探寻,她透过轿帘暗中打量身材健壮的轿夫,肆意地联想他们的身体,她洋溢着生命的光与热,对周围是那么新奇,虽然对未来那么不安,但她渴望男性的力量。凤莲这种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大胆勇敢的性格更在她接下来的一系列奇遇中被展现出来。在蛤蟆坑遇到“吃拤饼”的时候,由于轿夫的调侃,她心中理想的丈夫、美好的婚姻幻想完全破灭,但她一点也不感到害怕,反而很坦然,她面对匪徒毫不退缩,勇敢地与其对视,却让对方怂了胆变得畏畏缩缩不敢轻易靠近。她没有一丝害羞,反而粲然一笑,她那么高傲,使“那人的手像烫了似的紧着缩回去”。“吃拤饼”的歹徒企图占她的便宜,她也没有惊慌失措,用粲然的笑容保持着她的高贵。余占鳌英雄救美,危机解除。她重新回到轿子里,她在那一刻毅然撕下厚重的轿帘,扔进角落里,她要摆脱一切冗杂的束缚,她要掌握自己的命运,她要呼吸自由而新鲜的空气,与她爱的人永生相依。这是凤莲自由不羁的性格在作品中的首次表现,这也预示着她注定与命运抗争,誓死要遵循自我的不平凡的一生。

在与麻风病人的丈夫共处一室的三天中,她对生命有了更彻悟的理解。所以,当她被余占鳌劫持到高粱地时,她那么坦然,那么绝望,她甚至抬起一只胳膊,让那个人抱得更舒服点,她这是真的无所谓了,她要舍弃自己。她放弃了妇女所谓的贞节、操守,选择了对生命的迎合。她不是被迫者,更像是一个合谋者。她那么健康,那么美,她有自己的欲望,她渴望鲜活的生命。

对于她的所作所为,她并不后悔,临死前她呼喊着,“天赐我情人,天赐我儿子,天赐我财富,天赐我三十年红高粱般充实的生活”。她绝不愿意忍受命运的摆布,与自己无法爱上的人委屈一生,她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认自己认为正确的理儿,走自己选择的路,不畏艰难,只为生命的自由。

但她不想死,她要活着看这个世界,看她心爱的情人和儿子。她以其惊世骇俗的呼喊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生命最深的热爱。

三 结语

综上所述,她是高粱地里幻化出的精灵,她像红高粱一样只爱自然赐予的自由,充满天地日月赋予的活力,在风中肆意洋溢着她的激情生命,一切阻防自由的枷锁都被在她追求生命自我的途中粉碎殆尽。她传奇的生命经历及对生命深深地爱恋是对中华民族古老而又挺拔的生存意志的赞美。她是红高粱的象征,是高粱地里孕育的活着的灵魂。

参考文献:

[1] 张爱萍:《一个充满野性的自由精灵——莫言〈红高粱〉家族中余占鳌形象分析》,《皖西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2] 旷新年:《莫言的〈红高粱〉与“新历史小说”》,《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3] 唐宇:《新历史小说:定义、理论背景及文学渊源》,《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4] 于晓风:《略论中国近现代通俗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作者简介:赵淼,女,1987—,四川成都人,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2011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美学原理。

猜你喜欢

红高粱人物形象
莫言与“红高粱作家群”
人物形象设计与包装设计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浓墨重彩”推动场面变形与结构流动——以评剧《红高粱》为例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近代史诗传奇巨制《红高粱》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从残缺到完美:论阿来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转变
走近红高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