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让学生学好文言文

2013-04-29蔡晏民

考试周刊 2013年54期
关键词:古文被动状语

蔡晏民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古诗词和文言文在教材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试卷中的分值也越来越高,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这一教学内容。现我就古诗词和文言文的教学谈谈看法。

一、诗歌教学

诗歌这种文字形式偏重抒情言志。情绪和感情是诗的基础。它比其他文体更能充分表现作者的品格和情怀。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几十首优秀的诗篇涉及古人情感的方方面面,对这些诗歌的学习可以丰富和美化精神生活,提高审美能力,净化灵魂。因此,对诗歌的学习重在欣赏。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1.注重背诵和积累。书中要求掌握的古诗词要求学生篇篇成诵,在赏析课内诗词的基础上,补充相关课外诗词,要求学生识记。通过对这些诗词的诵读,达到积累的目的。针对名篇名句,要求学生记牢固并且会默写。

2.学会赏析诗词,培养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古诗赏析是学生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作为考查重点,年年都有测试题目。部分老师在教学中走入误区,认为只要把教参上的答案要点给学生抄下来,让学生背一背,就可以拿高分。然而,学了几年的古诗词,有些学生对课外古诗词感到无从下手。对于这种为应付考试而进行的学习应决然放弃。我从分析鉴赏的方法入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首先,引导学生分类体会诗歌的情感内涵。比如:山水田园诗,大多描写山河的雄伟、秀美,田园的恬静、闲适。表达的是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对田园的向往和追求。所以,欣赏王孟的诗、陶渊明的诗就可以引导学生从这一角度体会诗的情感。边塞诗、羁旅诗、送别诗,也可以推而论之。这样学生就不会再盲目推测诗人的创作意图了。

其次,学习从构思的新颖奇特上欣赏诗词,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一联,把真挚的友情托付给了一轮明月,想象大胆而奇特,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再次,从比喻等修辞手法的灵活、生动、新颖上欣赏。例如李煜的“剪不断,理还乱”,虽然没出现喻体,但我们却分明看到了李后主纷繁无绪的愁思堆在脑中。

最后,可以从用字、用词的贴切、生动上欣赏,如李白的“两岸青山相对出”一句中的“出”字。化静为动,人乘舟行在水上,一路青山相迎相送相伴,何其多情。若没有这个“出”字,那么山能活起来吗?能多情起来吗?恐怕就达不到生动的效果了。当然,诗歌的欣赏方法和欣赏角度还有很多。只要我们从方法上引导,学生掌握了这种能力,即使遇到陌生的诗词,也能说出其中的几点妙处。

二、古文教学

1.掌握重点实虚词的用法。学习古文,字词是关键,不会释词,就无法翻译,想读懂就更难。必须在字词上下工夫。语言是有生命的,它的意义有延续性,在实词的学习中,要善于和现代白话文中的字词多联系,尤其是现在仍使用的成语。实词的用法变化不大。例如:“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中“假”解释为“借”。而成语“不假思索”中“假”仍是此意。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多做对比。诗词的古今意思变化不大,通过积累,不难学。虚词的用法较多,在教学中不能遇一个讲一个,而应注重归纳。以“而”为例,可以表并列、表修饰、表递进、表转折等,分析透每一种关系,举一些文中的例句加以比较,学生学起来就容易多了。学习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切忌死记硬背,生搬硬套。

2.识记通假字、异音字。让学生必须做到读得准、写得出,要在学习中多归纳,能准确把握字音和字形,注意通假字的原字和假借的字。比如在《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中的“被”字与今天的“披”相同。《隆重对》“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中的“信”与今天的“伸”相同。积累的通假字和异音字多了,可以让学生以列表的方法进行识记,看多了,自然就会了。因为这些知识点比较固定。

3.词类的活用。这是古文中的一个难点,常见的有名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的使动和意动用法,这个知识点要举学过的例子分析。如“其岸势犬牙差互”中的“犬牙”,就是名词作状语,可以引导学生联系“斗折蛇行”一句中的“斗”和“蛇”两个字,这几个字用法一样,翻译就解决了。词的使动用法:如“闻寡人之耳者”中“闻”译为“使……听到”。联系其他文章如《杂说》“食之不能尽其材”中“尽”一词,也是使动用法。通过纵向、横向的联系,学生的思路拓宽了,可以将课文中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课外阅读当中。这样学生学习古文就不再是死记硬背了,提高了古文的学习兴趣。

4.掌握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的词语是初中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比较难掌握的一个知识点,教师要抓住学生对事物好奇的特点,培养他们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而促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古今异义的词语。如《狼》中有一个词类活用,“其一犬坐于前”,“犬”字本来是名词“狗”的意思,在这句话里却是名词用作状语,理解为“像狗一样”。《桃花源记》“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在古文中的意思是“妻子和子女的意思”,在今天的意思却缩小为“成年男性的配偶”。

5.把握特殊的文言句式。包括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和判断句等。具体讲,就是把握省略句中的主语、谓语、宾语及介词的省略,倒装句中的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岳阳楼记》中有一句“吾谁与归?”,定语和状语后置,被动句中的“于”字表被动,“见”字表被动,“为”字(或“为……所……”结构)表被动,“被”字表被动,以及没有被动标志的被动现象,判断句的几种常见格式(如……者,……也。又如用“为、乃、即”等表示的判断句)。

6.适当扩展学生的知识面。积累一些短小的古文故事,与学生共享,让他们运用学过的知识对课外的古文进行阅读分析,充分体会到阅读的成就感。当然,这些课外文章选择要精心,如选取与所学古文相关的文章,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文章。学生读的文言文多了,语感就强了,对文言文表达的意思自然就明了了,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通过这样的长期训练,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大大提高,学习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古文被动状语
中古文學劄叢之二(五題)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状语从句热点透视
古文中走出的“超能力者”
称象
主动句都能转换成被动句吗
第五课 拒绝被动
读《隶定古文疏证》札记
在状语从句中探“虚实”
状语从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