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问题的切入点,成就精彩语文课堂
2013-04-29王丽
王丽
教师大都可能有过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有时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无精打采,教师有气无力;有时课堂精彩纷呈,学生口若悬河,教师妙语连珠。同样外出听课,有的课堂会让听者啧啧称叹,回味无穷;有的课堂却让与课者连连摇头,大失所望。为什么同一个人,上课效果却时好时差,判若两人;同是精心准备的公开课,上课的满意度竟有高有低,反差巨大。我想除了师生素质不等等客观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师生互动的效果不一,而影响互动效果的主要因素就是教师课堂问题的设计。因为问题是课堂中的常规武器,它贯穿于课堂的始终,影响师生情绪。我深知问题对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性,多年来,我精心设计语文课堂提问,尤其是找准提问的切入点,从而激活学生思维,打造出精彩的语文课堂。
一、问题从课文的情感点切入,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热情。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如果学生不能“披文”“入情”,那么,再精彩的文章也会变成枯燥的文字符号。如果在新课伊始就能让学生“披文”“入情”,那么学生整堂课就可能都保持激情。因而我多在新课导入时就从课文的情感点切入设问。
如《幼时记趣》是沈复用文言文写下的童年趣事,是初中阶段第一篇文言文,所以教好这篇课文尤其重要。为此我精心设计导入环节,以学生对童年趣事的回忆与向往这一情感点为切入点。课前,我播放了罗大佑的《童年》渲染氛围,悄然地把学生带入快乐的童年,上课导入时就由此切入:“同学们,随着罗大佑《童年》轻快的音符,跳跃的律动,我们又仿佛回到了童年,童年,有许多值得回味的事。”与此同时,我出示与课文有关的几幅讲童年趣事的图片,并进一步引导:“这些图片上快乐的情形,一直在著名作者沈复的心中涌动。为此,沈复撷取了其中最快乐的三件事,用文言文写下了《幼时记趣》之文。那么是哪三件趣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共同分享。同学们,由于课文是用文言文写成的。如有与现代文不一样的地方,就借助注释、古代汉语词典把它翻译过来。”品味童年趣事,学生个个异常活跃,一会儿工夫就找到了答案。由于有了情感上的共鸣,许多学生爱上了文言文,在作文时竟能模仿课文文言词句写出个人版的童年趣事。
二、问题从课文的中心句切入,启发学生对全文的思考。许多课文都有中心句,提问从中心句切入,就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学生抓住中心句进行阅读,不但初读课文时就弄清课文的中心内容,把握文章结构,而且能激发进一步阅读文章的兴趣,赏析起来轻松自如。
如《苏州园林》,文章是总分总的结构,“分”的部分紧紧围绕“总”的部分的中心句介绍的总体特征分别说明。根据课文这一结构特点,我采取了从中心句切入提问的方法。在课文揭题后,我说:“同学们,人们都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然而苏州园林就有一百多处,它们究竟凭借什么特色得以甲天下呢?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叶圣陶先生已经在文中告知了我们。看谁能第一个告诉大家而‘甲全班。”为了能和苏州园林一样得到一个“甲”字,大家忙开了。只一会儿的时间,有学生直接站了起来:“它在第二自然段中,即‘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它也是文章的中心句。”“找得很准,说得很正确。它既然是中心句,那全文是怎样围绕它来分别说明的?”在我的激励与点拨下,大家在速读中很快发现,文章中间的几个自然段紧扣中心句的四个“务必”分别说明。从中还感悟到课文总分总的结构,苏州园林完美图画的特点及其作者对苏州园林的赞赏和眷恋之情。
三、问题从课文的线索切入,促使学生找准文章脉络。同样,许多文章都有线索,甚至有的文章还有明暗两条线索。教师倘若从这些线索切入提问,便能促使学生找准文章脉络。找准脉络,文章的中心及主题就清晰了。
如《春》一课,我是这样切入的:“同学们,雪莱有一句名言:‘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那么在人们盼望中的春天真的快到了,大自然都有哪些变化?春天来了,又出现哪些美丽动人的景象?”在学生发言后,我赞赏学生:“你们说的这些都被我国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先生写到他的《春》里去了?你们相不信?”同学们都急切地阅读起课文。当我看到学生兴奋的样子时,又乘势引导学生疏理课文的思路,只一会儿,“盼春—绘春—赞春”的线索就呈现出来。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跃然纸上。
四、问题从课文的“疑惑”处切入,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心理学家罗素提出:“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时开始。”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努力捕捉能启迪学生心智的疑惑问题进行发问,从而启发学生探究思维,点燃智慧的火花。
如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在归纳中心思想时有学生懵了,他说:“百草园是写快乐的童年生活的,但三味书屋是写枯燥无味的读书生活,这主题不一致,怎样归纳呢?”“这个问题提得很有价值。大家觉得百草园与三味书屋反映的主题一样吗?我们从什么角度看三味书屋就能将它们主题统一起来?”我及时肯定了这位学生的质疑,并启示学生探究。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许多学生都认为三味书屋中“我”提问“怪哉”一虫之事,反映了儿童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到三味书屋后的园子里玩是为了自寻乐趣;看老师读书的样子及在老师读书时“做戏”“画画儿”是说明儿童在枯燥无味学习生活中求找快乐。所以从儿童的视野与心理看,两处主题的共同点就是表现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至于写三味书屋私塾教育的枯燥,束缚儿童的求知欲,只是从侧面反映。这一问题在集体的智慧之下获得解决。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每个孩子的心中最隐蔽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们的话发生共鸣,我们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我们要找准问题的切入点,就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问题的切入点找准了,就能开发学生潜能,加深学生的记忆,开启学生幽闭的心智,放飞学生的情愫,课堂就会充满活力与智慧。只有找准了切入点,才能成就精彩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