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服务贸易逆差迅速扩大的原因及对策建议

2013-04-29刘旭

中国经贸导刊 2013年6期
关键词:逆差贸易逆差运输

刘旭

一、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快速发展及逆差迅速扩大情况

(一)我国服务贸易快速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服务贸易稳步发展,贸易规模迅速扩大,服务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显,服务贸易的全球地位快速上升。2011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4191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3.9倍,年均增长19.3%,增速比同期全球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速高10个百分点左右。服务贸易总额占世界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从2.7%上升至5.2%。其中,服务贸易出口在世界服务贸易出口中的比重从2.5%提高到4.4%,世界排名从2002年的第12位升至2011年的第4位;服务贸易进口在世界服务贸易进口中的比重从3.0%提高到8.1%,世界排名从第10位升至第3位。

(二)近年来服务贸易逆差迅速扩大

1982年至1991年我国服务贸易一直保持顺差。但自1995年至今,我国服务贸易连续17年保持逆差,而且逆差规模有不断扩大的趋势。特别是近几年更为显著,逆差从2007年的76亿美元扩大到2011年的549亿美元,4年内增长6.2倍。

近年来,我国服务出口和进口呈现出不同发展态势,进口增长明显快于出口。特别是2011年以来,服务出口增速大幅回落,进口保持较快增长。2011年,我国服务出口1821亿美元,增幅由上年的32.4%大幅下滑为7%;服务进口2370亿美元,增幅由上年的21.5%上升至23.3%。受此影响,2011年我国服务贸易逆差同比增长1.5倍。

2012年,我国服务出口增幅继续回落。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初步数据表明,2012年前三季度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为137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进口为2080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1%;服务贸易逆差持续扩大,贸易逆差额高达70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5.5%,创历史新高。预计全年服务贸易逆差将超过900亿美元。

(三)运输、旅游等传统服务是服务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

从构成来看,运输、旅游等传统服务占我国服务贸易总额的一半以上,并日益成为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其中,运输服务长期以来是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的第一大来源。2011年我国运输服务进出口额为1160.1亿美元,运输逆差达449亿美元,占服务贸易总逆差的81%。旅游服务是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的第二大来源。过去旅游服务一直保持顺差,2009年首次出现逆差,为33亿美元,2010年达到97亿美元,2011年则产生高达241亿美元的逆差。2011年,运输和旅游两者合计逆差达690亿美元,是我国服务贸易逆差总额的1.26倍。

运输服务贸易逆差源于我国运输服务国际竞争力的低下。我国运输服务不但很难抢占国际市场,而且难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不得不大量进口国外运输服务来弥补国内运输服务的不足,从而形成较大逆差。目前我国进出口货物,由国内船只承运的,集装箱和干散货运输比例都很低,主要由国外船只承运。特别是我国航运企业缺乏对铁矿石、石油、煤炭等重要战略物资进口的承运控制,给我国能源和资源安全带来隐患。

旅游服务贸易逆差源于入境旅游与出境旅游的冷热不均。我国入境旅游发展缓慢,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不断下滑。2010年,我国入境旅游增长率为5.76%,低于6.7%的世界平均水平,与亚太、中东高达两位数的差距十分明显,还落后于美洲、非洲等地。2011年,我国入境旅游增速进一步下滑至1%。与入境旅游不同的是,出境旅游始终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2011年达到创纪录的7025万人次,带动了境外观光、购物、留学等旅游支出大幅增加。

(四)新兴服务贸易顺差不断增加

值得欣慰的是,随着我国服务业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很多新兴服务出口增长速度惊人,由此带来服务贸易结构的显著变化。过去5年中,旅游、运输、其他商业服务等传统服务占全部服务出口的比重明显下降,咨询、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的比重则分别提升了7和3.4个百分点。2011年,咨询、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的进出口额分别较上年增长24%和30%,顺差额分别为98亿和84亿美元。

咨询与计算机服务出口比重的大幅提升,得益于我国服务外包的快速发展,商业流程服务与信息技术服务是服务外包的主要内容,对应的正是咨询服务与计算机服务。在国家一系列鼓励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2009—2011年,我国企业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执行金额从100.9亿美元增长至238.3亿美元,年均增速53.7%。2011年,以软件研发、信息系统运营维护为主的信息技术外包(ITO)离岸合同执行金额138.7亿美元,占离岸合同执行总额的58.2%。

二、服务贸易逆差扩大的原因分析

(一)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尚未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

服务业发展水平是决定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基础性因素。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难以为服务贸易快速发展提供强大的产业基础保障。在贸易自由化背景下,一旦国内服务供给不能完全满足需求,必然由国外服务来填补空缺,进而影响服务贸易竞争力,这也是自1995年以来中国持续处于服务贸易逆差的原因所在。此外,我国货物贸易金额虽然庞大且连年处于贸易顺差的状况,未能起到促进与服务贸易协调发展的作用,导致我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发展“两张皮”,既阻碍了二者相互促进发展的良性互动,又背离了当代国际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二者融合发展的世界潮流。2011年,我国货物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与美国不相上下,但服务贸易总额还不到美国9600亿美元的一半。

(二)对旅游、运输等传统服务贸易领域的发展缺乏足够的重视

从国际范围看,旅游业发展受到高度重视,各国普遍推出刺激入境旅游发展的旅游战略与政策。比如美国2012年推出的《国家旅游和旅行战略》、欧盟的《新欧盟旅游政策框架》、日本的《新成长战略——重建“活力日本”方案》、澳大利亚的《国家长期旅游业战略》、韩国的《观光产业先进化战略》等。相关战略与政策的密集出台,表现了发达国家对旅游业的重视和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心。我国目前缺乏国家层面的入境旅游发展战略,也没有具有影响力和市场号召力的国家旅游形象体系,这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十分不利。

欧盟于2009年提出了“2018年欧盟海运政策战略目标和建议”,清晰地描绘出欧盟在海运领域保持领先地位的意愿与路径。欧美海运强国不仅致力于保持运输、港口、造船、船舶买卖、租船、保险、经纪等航运相关要素的领先地位,而且通过制定有关船舶的技术规范、船舶安全要求,以及拥有海事管辖权、发达的仲裁制度等优势,设定较高的海运技术和制度门槛,以确保其竞争优势。运输作为中国传统服务贸易的支柱, 不仅缺乏应有的发展战略,而且缺乏较高的定位, 使我国对该行业未能制订一套更高的服务质量标准。此外,运输服务贸易发展的滞后,也影响了金融、保险、咨询、代理等相关服务贸易的发展。

(三)服务业体制机制很不完善

长期以来,我国很多服务领域仍然保持过多的市场准入限制,服务业管理体制过于僵化,国有经济垄断经营严重,发展很不充分。以运输业为例,存在的问题有:一是多头管理。多年来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沿袭下, 使得原本是一个系统资源的运输管理权限被分别划归成若干个部门。铁路、公路、航空、海运相互衔接的高效率运输体系始终没有发展起来。二是对内开放不足。少数大型国有运输企业处于事实上的垄断地位,导致竞争很不充分。我国的国际海运业务主要集中在中远、中海、中外运等国有企业手中,国际空运业务则集中在国航、东航、南航等国有企业手中。在缺乏充分竞争的情况下,国有企业提供的服务往往质次价高,效率低下。三是市场信用缺失,带来高昂的市场交易成本。据反映,许多国内的货代企业缺乏透明的收费标准,一开始承诺低价合作,但在合作中却在其他项目上收取高额费用。不仅扰乱了同行业的竞争,也损害了货代企业在货主心目中的信誉。四是国内运输企业的发展大多局限于运输领域,缺乏纵向一体化的整合,没有与产业链关系企业形成合力,产业升级整合力度还远远不够,很难与外贸出口企业形成有效互动和建立长期协作的关系。

三、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制定服务贸易总体发展战略及重点领域的子战略

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对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改变我国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不利局面,并有利于减少贸易摩擦。应将发展服务贸易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高度上去考虑,将加快服务贸易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建议加快制定我国服务贸易总体发展战略以及运输、旅游等重点服务贸易领域的子战略,切实推动我国服务贸易的健康发展。

(二)实现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互动发展

促进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协调发展,实现二者在贸易规模和贸易结构等方面比例得当,相互适应,彼此配合。作为货物贸易大国,我国具备发展与货物贸易相关的服务贸易的有利条件。货物贸易对包括国际运输、电信、金融、保险等服务提供了巨大需求。未来要着力提升我国企业在这些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利用好货物贸易发展带来的市场机遇。特别是在运输服务领域,我国应该充分利用发展中国家的身份,运用针对发展中国家的保护性政策,大力提高“国货国运”的比重。

(三)加快服务业体制机制改革

把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作为突破口,完善运行机制,理顺管理体制,增强服务业的发展活力。应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经验,通过进一步扩大服务市场对内开放,推进服务领域改革,强化服务市场竞争,提升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核心就是要打破“垄断”,切实贯彻“非禁即入”的政策,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取消对非国有资本或者非本地要素的不平等做法。在非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为民营企业等多种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提供平等竞争的机会。鼓励地区间服务要素自由流动,在更广阔的区域优化服务业要素资源的配置,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四)鼓励服务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

服务企业“走出去”设立“商业存在”也是发展服务贸易的重要形式之一。当前,全球商业存在形式实现的服务贸易超过了跨境服务贸易,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从制造业领域向服务业领域转移,通过商业存在实现的服务贸易已经超过全球的一半。我国在海外的商业存在有相当大的增长空间。应鼓励有实力、有能力的服务企业走出国门,实现国际化发展,逐步建立金融机构、综合物流、分销网络、研发和设计中心等环节的区域化和全球化布局。如海运企业可以通过收购国外码头、参股国外航企等举措,实现航运公司业务与码头、代理业务统一化和标准化,完善全球物流网络,增强国际竞争力。

(作者系国家发展改革委外经所所长助理)

猜你喜欢

逆差贸易逆差运输
1—8月我国服务贸易:逆差收窄,结构进一步优化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关于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的思考
日本1月贸易逆差创纪录
综合运输
7月份我国实现贸易顺差20.4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