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创造自我成长的空间
2013-04-29刘洪祥
刘洪祥
〔关键词〕延迟技巧;班级管理;自我成长
班级管理事务纷繁复杂,如果班主任每天陷入这些“琐事”之中,就会渐渐失去解决问题的耐心。尤其是一些年轻班主任,在面对班级管理中的问题时,总想快速地解决,但往往适得其反,不是埋下了问题再次出现的隐患,就是当场与学生爆发了更严重的冲突。而导致这些不良后果的原因往往很简单,多为师生间对事物的不同认识或看法所致。这是班主任没有考虑到学生作为未成年人,理性思维尚未成熟而更易情绪化的特征的缘故,更是在改变学生对某事的看法或认识时,没有足够耐心的表现。我认为,班主任应该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将问题延迟解决,效果会更好。
一、决定优劣的延迟验证:备考复习环境的体验
高考前一个月,班里弥漫着大考前的紧张气氛。一天上午课间自习时间,班上学生李聪来到办公室跟我说:“刘老师,我想回家复习。”我问:“为什么?”他说:“教室里人多吵闹,我不能安心学习,回家会安静一些,而且我妈还可以给我做饭并监督我学习。”李聪提出这样的要求,我并不感到奇怪,因为这段时间以来他不能安心学习,显得很浮躁,先是要求把座位调到教室最后自己单坐,然后又不听教师讲课而自己埋头做题。作为班主任,虽有多次谈话和引导,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看法,对我的劝解从不“动容”。为了不让他失望,同时让他明白自己的决定不明智,我想今天不妨满足他的要求,让他自己体验之后再作判断。于是我说:“那你就回家复习吧,学校有什么事我会电话通知你的。”没等放学,他就开开心心地收拾好了所有物品,并在临走前把自己的桌凳搬到了我的办公室,大有不再回来的架势,然后回家去了。
结果不出所料,没过几天,某天早自习开始之前,我收到了李聪的短信:“刘老师,我想第二节来班上听数学课。”我回复:“好的。”事实是,第一节课的时候他就到教室了,放在办公室的课桌也没来得及搬到教室去,他就站在教室的后面听讲。第二节数学课上完,他还在教室,跟班上同学有说有笑,完全没有回家去的意思。我就喊他来办公室说:“听得还好吧?”他说:“还行。”我故意说:“你现在可以回家了,我跟保安说一声,他们会让你出校门的。”他说:“不急,我等中午放学再回家吧。”中午放学后,他来到办公室不好意思地说:“刘老师,我还是决定回来上课。你说得对,在家学习不如班里氛围好。我在家想了很多,前段时间我的学习心态没调整好。”
试想,若是当初我强行按学校要求不准其回家,不仅效果不好,影响其备考心态,还可能使他将高考发挥不好归咎于此。如真是这样,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而李聪能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认识,能在认识到原因之后将心态调整好,关键就在于问题的延迟解决让他有了自己思考和体验的时间和空间,也让作为班主任的我有足够时间思考下一步解决策略。如此,班主任可从容应对,学生也能自己成长。
二、事情真相的延迟揭晓:课堂玩“三国杀”事件
一天,学校通知,下午上完两节课后放假,学校里洋溢着“节日”的气氛。我班恰好下午第一节课是自习课。我想这么“好”的时间加上如此“好”的心情,班上的几个调皮学生不会有“动作”吧?我带着疑惑来到教室,想看个究竟。果然,大热天,教室竟然大门紧闭。靠窗的学生发现我后,我听见了教室内的一阵忙乱声。
走进教室,我发现学生个个神情慌张,大家都注视着“事发地点”——教室过道,过道上放着一张凳子,上有一本书,半掩着“三国杀”(一种游戏)纸牌。要想知道谁是“真凶”,直接问肯定不会有结果。虽然通过直觉判断也能知道大概情况,但这种方式不能使人信服,还可能冤枉好人,我想还是先放一放,让真相自己“走出来”。于是我喊了一位可以肯定与此事不相干的女生来到办公室,聊了一些学习的事情。之后,每次一人,又陆续喊了几个学生到办公室,但都未谈及玩“三国杀”的事。有此铺垫之后,我喊了一个有“嫌疑”的学生来办公室,对他说:“我已大致了解了下午班里发生的事,还想通过你进一步了解一下,请把你今天下午第一节课做的和看到的事情写下来吧。”然后递给他笔和纸。没等放学,一连串的问题就一一明了了。
此问题的顺利解决也在于延迟技巧的使用,用与其他学生谈话内容的相对未知性,来压缩参与游戏学生的说谎空间。延迟越久,留给学生的说谎空间就越小,让学生认识到真相其实很容易被找出,让其以后不敢也不愿再撒谎。另外,此举也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避免了学生先撒谎,而后被揭穿的尴尬。同时,提供给学生自己道出真相的机会,让其亲身体会到承认错误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问题不会因为你拖延一段时间就能自动解决,所以这里的“延迟”不能仅仅理解为时间上的推移,还应看到它在问题解决空间上的拓展。问题的“延迟解决”,避免了与学生僵持的尴尬,给学生留足了“面子”,也给班主任留出了思考的空间,全面了解事件的真相,周密思考并想出解决办法;同时,培养了学生反思和自省的意识及自我正确决断的能力。
(作者单位:湖北黄冈师范学院,黄冈,438000)
編辑 / 黄才玲 终校 / 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