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赏识你的学生

2013-04-29陶弘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3年6期
关键词:批评赏识鼓励

陶弘标

〔关键词〕赏识;鼓励;批评

利用暑假的空闲,妻子在驾校报了个名,学习开车。从没摸过方向盘的她,每天早出晚归,忙得不亦乐乎,但进步不大,回家后总是唉声叹气,生怕学不会。目睹此景,我非常心疼,就自告奋勇陪她去学车。或许是天气炎热导致心情烦躁的缘故,亦或是因为学徒们的进步不大,一整天驾校的师傅对妻子就没什么好脸色。这不,师傅刚说了几遍,动手能力比较弱的妻子一会儿老毛病重犯,驾驶车子过单边桥时一只轮胎滑了下来,绕饼第二个就吃上了,在倒车时车子撞向标杆……一圈下来,副驾驶坐着的师傅的脸成了包公的脸,嘴里阴阳怪气地吐出损人的话语:“我带了这么多学员,没见过你这么不开窍的。”憋得满脸通红,且平时很少遭到别人这种毫不留情的批评的妻斗胆对师傅说:“师傅,你要多鼓励我呀……”哪知她一句话没说完,师傅劈头盖脸的一句马上就压了下来:“你以为和你们教书一样,还鼓励?”坐在后座的我很同情妻子,同时不由得心中波澜起伏:教书教了这么多年,大多数时候是批评学生,甚至经常用一些刺激性的语言,无形当中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给他们带来心灵上的阴影,其实他们多渴望得到我的鼓励呀!

现在,在办公室里经常听到老师们抱怨:自己班级的学生不如其他班的好,不够聪明;自己班级的学生没有感恩的心,自己的好心得不到好报;自己所教的学生不守纪律,爱顶嘴;自己所带的学生太懒了,懒到不可救药……俗话讲,孩子越批评缺点越多,越表扬优点越多,抱怨的结果往往使学生自卑、自贱、自暴自弃,甚至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消沉。抱怨也使教师的心情越来越糟,看学生一无是处,气不打一处来,对学生身上的一点小错误往往是小题大作,无限夸大,造成师生对立。长此以往,还谈什么提高教学成绩和促进学生发展。狄更斯曾这样描述生命的意义:如果我能弥补一个破碎的心灵,我便不是徒然活着;如果我能减轻一个生命的痛苦、抚慰一处创伤,或是令一只离巢的小鸟回到巢里,我便不是徒然地活着。

黑格尔在《生命的哲学》里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一个被执行死刑的青年在赴刑场时,围观人群中有一个老太太突然冒出一句:“看,他那金色的头发多么漂亮迷人!”那个即将告别人世的青年闻听此言,朝那老太太站的方向深深地鞠了一躬,含着泪大声说:“如果周围多一些像您这样的人,我也许不会有今天。”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被人赏识的渴望。一个做饭的人,会因有人夸赞自己的厨艺而置劳累于脑后,而且还能花样翻新;一个总经理,会因董事长的几句赞许而竭尽全力为公司效力等,那么学生也一定会因教师的赏识和肯定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往往习惯把赞赏、激励的言语大方地送给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因为他们乖巧、自觉,讨人喜欢。面对那些调皮的学生和那些成绩较差的学习困难生,我们往往十分吝啬赞赏的话,事实上,他们是最需要激励、唤醒和鼓舞的。其實,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是有时匆忙的步履、泥泞的心情遮掩了我们的双眼;繁琐的工作,忙乱的头绪,钝化了我们的敏感;成绩的镣铐,扰乱了我们的心智。所以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学生的缺点,而忽略了那一双双天真的眼睛、那一颗颗纯洁的心灵。欣赏他们的长处,肯定他们每一个细微的进步,使他们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找到学习的快乐和自信,并真诚地帮助他们,那么,奇迹就会发生。

一位教育专家这样提醒:“如果没有标准,没有明确的教育指向,一味的赏识就会演变为一种‘精神鸦片。”为此,赏识也应该有理性,千万别过了头。正如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过:“当人过度的时候,最适意的东西也会变成最不适意的东西。”赏识不是无原则的表扬,适当的批评也是必要的。因此在学生出现错误行为时应该进行科学的批评,及时地予以纠正,使他们明白什么是错的,什么样的行为能得到人们的赞同和尊重,使学生们更加自信。

赏识教育是润而不湿的“杏花雨”,使学生茁壮地成长;科学的批评则是气势磅礴的“疾风骤雨”,它使学生坚忍刚强,勇于面对风浪。“赏识”和“批评”是教育的两翼,缺一不可。

(作者单位:浙江上虞城南中学,绍兴,312300)

编辑 / 于 洪 黄才玲 终校 / 李益倩

猜你喜欢

批评赏识鼓励
用心感受,用爱教育
论班主任如何教导学生
“赏识”催开作文花
西部城乡结合地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研究
沙画活动中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试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
“鼓励”浪费
谈教师对学生的“批评”与“惩罚”
印媒:克里访印“批评”莫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