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新闻采访互动交换说及双主体说的不同看法

2013-04-29张永年,李刚

今传媒 2013年6期
关键词:新闻采访

张永年,李刚

摘 要:新闻采访作为新闻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要素在我国已经历了几十年的探索和发展,并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体系。近些年,有些学者在对新闻采访的定义研究中又提出了“互动交换”说和“双主体说”,笔者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从新闻采访的定义、本质以及实践几个方面进行了批驳论述,并分别针对互动说、交换说、双主体说的片面性和矛盾点一一进行了反例论证,最终本着科学精神,探讨性地提出了新闻采访的最本质特征就是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要求,去认识和采集重要的(即有价值的)新闻材料。

关键词:新闻采访;互动交换说;双主体说;采访实践

中图分类号:G2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6-0130-02

筆者在从事新闻工作实践和理论钻研方面,学习了几部教科书,发现针对新闻采访的的定义多种多样,恕笔者孤陋寡闻,不揣冒昧,仔细搜罗梳理,大致进行了归类。

一、当今学术界对新闻采访的定义的三类趋向

(一)“素材搜集”说

国内多数学者定义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所进行的活动。” 此说优点是简单明了,目的明确。不足之处是采访主体界定偏窄。因为非新闻工作者也能作为主体进行新闻采访,尤其近几年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微博、微信等自媒体迅速发展,如微博爆料,电话爆料、读者来信、宣传部门、学校实习等都可能进行采访工作[1]。

(二)“调查研究”说

此定义认为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者为搜集素材向客观事物进行的带有特殊性质的调查研究活动” ,此说优点是强调采访主体的理性认识(调查、研究),缺点是除同上“1”说外,忽视了素材研究贯穿于整个采、写过程,写作时尤显重要,而采访时更注重于调查和搜集素材[2]。

(三)“互动行为”说

近年来,学者渐渐倾向于从人际互动的角度理解新闻采访为一种对话,一种人际沟通,一种互动行为。认为是“新闻采访者在新闻场域内围绕新闻事实所作的一种透过信息的互动行为。”这一观点国外早已有之。

一直以来,笔者在思考上述的第三种观点,尤其是看到某部《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巨著对这一观点大力赞同。该书作者认为,新闻采访的实质是互动交换的。即新闻采访(尤其是正面采访)=社会交换——采访者与被采访者——资源互换各取所需。采访者得到了信息,通过大众传播,提高了收视率、收听率、读者群,也增加了广告收入。而被访者提高了知名度和美誉度。还有社会地位以及其它收获。当然负面报道可能要完成交换就得改变采访方式(如暗访、抓拍、跟踪报道对象)。要完成新闻采访的交换行为,采访者主要要和采访对象达到心灵沟通,情感交流,以情动人,彼此建立信赖和友谊[3]。

对于新闻采访的实质,这部教科书上总结的以上观点,本人不敢十分苟同。现在不揣冒昧,一一粗析一下。

二、互动说、交换说均存在明显片面性

(一)互动说

作者在本节开始谈论定义时,就承认这个定义外延太宽泛,因为任何人的对话和交流、聊天都是互动行为,这时候又将互动说拿来说成是新闻采访的本质,前后自相矛盾;且将采访对象限定为人,那其它的采访行为方式不存在互动(如没有对话对象时,记者的现场记录、观察,暗访,偷访、偷拍等等)又如何解释(实际上是作者缩小了概念的外延)。这里不得不多说几句:许多教科书给人造成了误区,以为新闻采访的主要工作或者说主要内容就是采访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互动,对话、沟通,这样就出现了本书下面的双主体说,也就形成了一些教科书在讨论新闻采访的内容时把其主要精力、主要篇幅放在如何和采访对象的交流、沟通上。请注意,这里的采访对象是指人而不包括事。甚至将新闻采访常用的方式、方法归结于对访谈对象的问、听、看、记上面,这实在是天大的荒唐。

我们说,新闻采访不仅仅是对话、互动行为。采访采访,是既采又访,采是采集,是搜集素材,访是访谈也是收集材料,但采访不限于访谈,不等于访谈。首先,新闻的定义是对新近发生的、正在发生的,将要发生的事实(事件)的报道。新闻采访的出发点是新闻事实(事件)的发生、出现,没有事实(事件)发生,新闻采访无从谈起,就更用不上采访人(实际上也不存在事实(事件的)当事人和相关人员)。事实(事件)是前提,是基础,采访在其次;第二,新闻采访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活动。新闻事实(事件)的发生情况不一,千变万化,具体采取什么形式、方法进行采访,那完全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报道需要来决定(如采取访谈还是运用其它方式)。新闻采访的方法很多,记者既可以进行访谈,又可以采取收集资料(事件原始记录如录像、录音、文档等),直接观察、考察事实(事件)现场(如蹲点、调研),甚至亲自体验感受事实,(如记者到奥运会现场、神七发射场体验,如暗访、跟拍等),还可以采取民意测验、统计分析等手段,也可以利用积累的历史资料进行报道(如改写新闻等),访谈仅仅是采访的一种形式,当然也是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许多情况下,采访不一定进行访谈也能进行报道,甚至有时比访谈效果更好(如抓拍、暗访)。可以这样说,采访不一定就是访谈,但访谈一定是采访;访谈是采访的一种手段(方式),但不是报道的唯一手段(方式);第三,从新闻报道实践来看,许多消息、专题、纪录片没有访谈内容(甚至没有一句同期声),同样传播效果很好。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呢,是因为概念的模糊会造成对知识理解上的错误。(就像有些不懂新闻学的老师给学生讲授《电视策划与编导》课程,平时模拟实验和期末考试时都以主持人或者现场记者采访当事人为主要内容,她以为电视节目的形态或者说表现手段就是访谈这么一类,那实在有点误人子弟。)所以说,采访不等于访谈。

(二)交换说

该书作者着眼于媒体的经济目的,着眼于经济效益,而对社会意义考虑不周,是否无形中夸大了新闻采访的功利性,且作者也承认交换说只适宜于正面报道,这就大大扭曲了新闻采访的内涵,那些负面报道、灾难性报道又去那里找交换条件呢?(而西方成熟的新闻报道理念正是以这后两类为主要报道的题材和评奖的标准),用一个连基本逻辑关系都不成立(概念不能准确覆盖其内涵)的判断来界定概念,显然难以自圆其说。

所以有人提出了另外的观点:新闻采访活动的性质可从不同角度去理解。从认识角度讲,它是记者认识和反映客观事物的一种活动。从具体的工作业务角度讲,它是记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完成了从实际中来,并为到实际中去作好准备的工作过程。从新闻学的角度讲,它是一种适应新闻工作要求的特殊的调查研究。它的最本质的特征,就是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要求,去认识和采集重要的(即有价值的)新闻材料。采访活动的这种性质,对采访活动起着支配的作用,并使采访活动的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从实践看,新闻采访活动的一般过程是:记者依据一定的新闻线索,有所准备地深入实际和群众,通过一定的活动方式和使用某种手段,从现实中发现新闻材料、挖掘新闻的意义,并迅速、及时地加以搜集和核实,从材料、观点、角度先进方面,为从事某种新闻体裁的写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当然,这里说的是一般的过程。由于采访的对象不同、内容不同,宣传报道的任务和写作体裁要求不同,新闻采访活动的具体过程也会相应地有各种不同的变化和表现。

三、双主体说与互动交换说一脉相承,同样难以自圆其说

在这部新闻采访学教科书中,作者又提出新闻采访的“双主体”说。对此,我也有不同看法,还是和上边我的观点一样,因为有些教科书开宗明义指出记者是采访的主体,没有说采访对象是另一个主体。之所以有“双主体”说,还是与“采访的实质即互动”的观点一脉相承有关,这种观点似乎把新闻采访仅仅看成是访谈一种形式。我们说,实际上在采访中用那一种方式,访谈与否,完全根据实际情况和报道需要确定。因为记者采访的是新闻事实(事件),不是人,否则既不符合新闻报道的规律,也难以自圆其说。如果非要加一个主体的话,那也要将采访对象物化(即双主体除记者外,可能是当事人,也可能是事(事实、事件),这样就好理解了,你说四川地震,主体是谁?山西溃坝事件采访对象作为主体,又是谁,奥运会是新闻事件,但采访对象主体是谁?另外,新闻解读是记者在采访的前提下,挖掘事实真相,予以公开报道,那是通过记者的观察、思考发现判断进行解读的,而不是通过采访对象的访谈才能解读的;再次,假如将采访对象(哪怕他是当事人)做为主體,而不强调记者的单主体作用 ,就可能将采访引入岐途,会造成采访对象对记者、对受众的误导,因为我们常说百闻不如一见,定义事实,我们不是看他怎么说,而时看他怎么做。要是采访对象说的不是实情,不是事实真像,那我们的报道、传播的不就是虚假新闻了吗?那又如何谈得上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呢?

参考文献:

[1] 邝云妙.当代新闻采访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8.

[2] 刘海贵.新闻采访写作新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3] 丁柏铨.新闻采访与写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新闻采访
网络环境下电视台记者的角色定位及新闻采访对策
少数民族地区电视民生类新闻采访策略分析
新媒体时代如何做好新闻采访工作
新闻采访中的采访技巧运用分析
记者如何做好电视新闻采访
时间与空间:新闻采访中无声的语言
“互联网+”能为新闻采访及调查新闻提供哪些新方法
“提问技巧”是新闻采访的“法宝”
新闻采访技巧研究
关于口述史的若干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