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打击乐器进行节奏创作教学
2013-04-29雷海丹
雷海丹
在日常的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对打击节奏乐的演奏和伴奏有所思考、有所实践。在音乐课堂上进行节奏乐器的演奏,其实不是一个孤立的事情。学生对节奏的感觉、对节奏的掌握,都直接影响着节奏乐器演奏的成败。教师只有通盘考虑和统筹安排,才有可能把节奏乐器的演奏教学得更精彩,发挥更多的作用,更受学生们的喜爱。
一、自编节奏
在节奏即兴创编教学实践的研究中,我们运用“多维互动”的创新性课堂教学原则,让学生在课堂里“动起来”“活起来”,不仅身体动,还有心动、脑动。这样不仅能创作属于自己的节奏作品,还能将创编内容运用到演唱或欣赏中,以此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反应能力和自控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最终达到自由表现音乐的目的。
例如,我在教乐理知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时,一般教学只讲“二分音符唱二拍,四分音符唱一拍”等。这些概念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既抽象又枯燥。于是,我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出发,将“拍子”的抽象概念与声音的长短联系起来,让学生说出自己听到过的声音并分辨声音长短,如老虎叫声长、小鸡叫声短;大钟声长,小闹钟声短等。其次,老虎叫声、小鸡叫声和大钟声、小闹钟声分别代表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使学生得到直观的感性认识。接着,让学生闭眼聆听老师发出的不同节拍的走步声和跑步声,由学生用拍手、跺脚的方式把听到的模仿出来,从而完成由声音感知到动作感知的过渡。当学生亲自感知到节拍的时值概念时,就可以自己去创编简单的节奏。下面我列举一些少部分同学编创的节奏:
这些声音都是学生们非常熟悉的,所以创编时,节奏拿得很准,学生的情绪也达到了高潮。此外,在这个听、说、做的过程中,学生们的创新思维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二、 自制乐器
在教学中发动学生自制打击乐器,不但能提高学生动脑、动手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且还能促进学生的创作能力,引发学生的创造欲望,表现歌曲的能力也会得到提高。在我上音乐课时,经常有学生用铅笔或其他文具拍打桌椅,发出嗵嗵的声音,教室里会充满了嘈杂声音,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其他又小又漂亮又好听的东西自制乐器来打击。学生听后纷纷发表意见,我当即拿出几件简单的打击乐器,请学生们观察后自己做一件打击乐器。于是我和学生们一起利用竹筒、竹板、酒瓶和易拉罐等在课余时间制作,随之我再和学生一起用自己造的乐器结合已学过的知识创编节奏,上课时击打“乐器”体验打击乐自由、开放的节奏。这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上课时,学生带来了自己的杰作:用汽水瓶盖做了串铃、用可乐瓶装米作沙球、用一段两节竹筒加一根学生用尺做了双响筒等,而且还用这些简单的打击乐器为自己熟悉的歌曲《两只老虎》创编了节奏并演奏。虽然不是很完美,但是孩子们从中感受到了音乐的节奏美和学习音乐的快乐。在这个活动中,学生通过具体操作音乐基本要素,得到了令人兴奋的音乐创作过程的体验。
三、即兴演奏
孩子的表现欲望是天生的 ,让他们充分地展示自己的表演,他们会从中得到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在音乐教学中,如果我们给学生创造的自由,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主动思考和探讨,改变过去“我说你听”“我问你答”“我教你唱”等呆板的教学模式,合理运用打击乐器,感受其丰富的表现力,并与教材中的歌曲旋律及节奏相配合,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选择简单而且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易于创编的歌曲,利用让学生创编歌词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和记忆,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开阔学生的思路;不但能解决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而且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为歌曲二度创作开拓一条简单易行的途径。小学生使用的打击乐器有木鱼、碰铃、铃鼓、串铃、双响筒、钹、舞板、小鼓、锣等,而打击乐器演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着重要地位。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好动、模仿能力强、注意力不集中,对打击乐器有着本能的喜爱。音乐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各种打击乐器的音色,掌握其演奏方法,选择合适的乐器及节奏型为歌曲进行伴奏,并将其融入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
总之,我们进行着音乐创作方面的初步尝试,教师和学生都有快乐的体验,同时也有失败的懊丧。但我们音乐教师应尽可能提供机会让小学生初步经历和体验音乐的创作过程,遨游创作的天地。
(责编 张亚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