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常教学中激发学生发现美创造美

2013-04-29陈扬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3年6期
关键词:美的同学生活

陈扬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这话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而中学美术教学的一方面是为了让同学们掌握美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应该注意开发同学们的丰富的情感。去认真观察各学科中,生活中时时处处存在的美,以真挚的感情去体会,去发现美的存在。追求美的展现。发展想象力,培养创造力同样是美术教育的重要任务。

近十几年,我在教学中都在作这方面的尝试,每学期都安排了一些结合其他学科知识的命题美术作品或创作画作业。 试图激发同学们在各学科中去发现美,理解美,热爱美,追求美,创造美。促使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能力不断提高,情感得以丰富,情操不断得到陶冶,从而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责任感。形成尊重生命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我的一些作法如下:

一、灵活运用各学科知识,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各学科中存在的美

二十世纪以来,美术的观念和方法趋于多元化,综合探索领域足以让美术的观点与各学科之间架起桥梁。从中可以让学生们在学习各门学科的同时,用实的角度去理解去欣赏,同时也在学科中寻找美的感受,从而创造出美来。

比如:我上初二级美术课时,初二语文第三册中有一首诗“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志远的《天净沙 秋思》描绘出一幅秋思韵味的图画。我就引导学生们通过诗词的意境创作画面,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从学科的关联去寻找生活中的情趣,感受美的意境。小林同学发挥想象画出的一幅画,画面上秋风啸啸,夕阳西沉,农家院子里炊烟袅袅,画面简单,但意境深远。确已把小桥流水人家,西风瘦马的深刻意义较好表现出来了。

二、深入生活,结合环保教育引导同学们发现美,热爱美

1.利用周边的自然环境,引导学生去体会和感受,从而提高学习兴趣,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我经常在放学后带同学们漫步在夕阳下,一片绿的菜园地,一群群自由飞翔的小鸟,远处的群山……,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气息,自然中美的情境。这里的新津河畔,路边的落叶,一片片玉米地,草莓地里长出让人垂涎三尺的草莓。秋收季节,带着孩子们到稻田里看农民收割的场面,一片美景就在眼前。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感受自然美,热爱身边的一草一木。引导学生去体会和感受,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2.随着办学条件的改善,创设育人环境

我校正加快校园环境艺术化建设,营造一个“以美促德,以美意智”的育人环境。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校校道整洁,绿树成阴,学校的宣传栏和两边各30米长的以校训“崇德励志,求实创新”的主题浮雕成为学校校园文化的焦点。学校被评为“绿色学校”。借此机会我向学校建议:在校园中开辟画廊,常年悬挂学生美术作品。定时更换学生新作品。让学生自己绘制壁画、创作美术书法作品、出版校报、宣传栏美化校园,让校园有着浓厚的艺术氛围。

引导学生参与环境美化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表现能力的机会。教室内外和校园操场的壁画、宣传标语,让学生大胆创作、制作。我经常在全校和各年级组织举办各种书法、手抄报、绘画作品比赛,获奖作品分布在各楼层粘贴布置。一走进校园,就会被浓烈的艺术氛围所感染,时时处处是激情的想象和灵感的迸发。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体会到美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艺术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激发学生追求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

3.结合本地特点,利用自然资源,融入教育教学

(1)开发本地丰富的新课程资源。广大农村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很多,就我校所处的地区而言,平时上美术课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有:树叶粘贴画、竹编、树皮稻草拼贴、编织等等。如:在学校“第五届艺术节”有一个项目是“变废为美”现场创作比赛,当时学生们带来了各种废品材料和在周边田野收集到的多种材料进行创作,尽情表现自己的认识和情感。辛琛同学在菜市场捡来鸡毛,做个骨架贴些废纸,粘贴上鸡毛,一只栩栩如生的大公鸡出现在眼前;一个男同学木群从田野捡来干树枝、树叶还有鸡蛋壳,制作了个小公主,真不简单;还有两个小女孩用废泡沫板雕刻、拼贴,捡了小石块、干树枝,创作出了有房子、瀑布、小河的一件用废品制作的艺术品。真美!学校的这个项目电视台做了专题节目。同时把学校的发展、学校的艺术氛围通过媒体带到外面,让外面的人知道有这样一所学校,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听同学们说:外面兄弟学校的同学很羡慕我们学校经常开展这些活动。就这一点,我想足可以令城里的孩子们望“农”兴叹。

(2)民间艺术直接作用于学生本身。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特色的民间艺术,例如,这里的家长,一般是父亲种田母亲做手工,手工有:绣花、织毛衣、绣毛衣、绣彩珠,男的编竹篮、做花灯等等。所以我们这里的学生在手工制作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比如:上手工课,我课前让学生从家里准备各种家里制作的手工艺进行展示,课堂上,各种具有本土特色的工艺品,应有尽有。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好多女孩子平时在家靠制作挣钱的手工活,现在变成身边的艺术品。这种感觉让学生对艺术产生一种亲切感和认同感。原来,艺术就在自己身边。

(3)利用新课改贴近生活、寓教于乐。农村的美术课不是老师一个人唱独角戏。是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贴近生活,融入生活,生活即是学习,学习也即是生活。例如在学习《风景写生》一课,我跟学生说,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事物,比如你们早上上学路上会感受清晨田野美丽的风景,路边的野花,阳光的笑脸等等,下午放学,夕阳下的美景,金黄色的稻谷,农民收割的场面。都是多么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度进行写生。

三、热爱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去感受美,创造美

我们通常见到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压力下,感受力下降,感受不到大自然的美,艺术的美。所以,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都结合生活周围的空间,引导同学们要去认真观察大自然的变化以及周围山山水水的魅力,想象出一幅幅变幻无穷的自然图画来。激发学生们用热爱家乡的丰富情感去感受自然这个美丽的大摇篮。在调动视觉,触觉、嗅觉、听等各种感官感受沙、土、落叶等材料特性,以及阳光,风等自然因素的同时,去捕捉自然美的存在。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幅自然的山水画,从而升华为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

缘分让我在渔洲跟农村的孩子们相处了十九年,孩子们的纯真,朴实跟这里的自然溶为一体。每天放学后的夕阳,一片绿的菜园地,一群群自由飞翔的小鸟……,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气息,自然中美的情境。这里的新津河畔,路边的落叶,一片片玉米地,草莓地里长出让人垂涎三尺的草莓。秋收季节,带着孩子们到稻田里看农民收割的场面,一片美境就在眼前。四季的更迭,昼夜的交替。花开花谢,潮起潮落,一暮暮美丽的景象。让孩子们感受身边的每一寸土地自然的发出自然之美,学生从中去体会、感受,创造出一幅幅 “家乡图”,并举行主题为 “我的家乡”美术作品创造画比赛。让同学们把观察到的,感受到的用笔描绘出来。这些侧面不同,风格各异的图画作品,得到不少领导老师们的肯定与欢迎。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激发孩子们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是让学生更加关心身边的事物,更热爱自己,更热爱生活,提高审美观,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极大地开拓了同学们的思维空间,在学习美术中得到美的熏陶,从而创造出生活中的美。我们只有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以兴趣为导,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同学们在情景交融的气氛中自觉地学习,提高观察、感受、理解艺术美的能力,发展到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提高个人的整体素质。使之成为二十一世纪合格的人材。

猜你喜欢

美的同学生活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