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课堂中的分歧捕捉

2013-04-29王祥

新课程·小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捕捉教学

王祥

摘 要:分歧捕捉是教师对课堂之中学生的不同意见作出有效利用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间互动交流的一种手段和策略。捕捉分歧要求教师具有一颗平等、民主的心,营造开放、和谐的环境,以此促使师生和生生交流,从而促进学生在课堂上自然、积极地自我表现,崭露头角,使其智慧不断绽放。

关键词:教学;分歧;捕捉

著名教育家杜威曾在《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中明确提出,“只要千篇一律地对待儿童都不可能建立一个真正的教育学……教师只有熟悉她的每个学生,她才有指望去发展任何一种教育方案,使之或者达到科学的标准,或者符合艺术的标准。如果教育家不了解各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他们就不可能知道自己的假定计划是否有价值。”新课改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牢记“知识”让位于学生具备的“愿望、兴趣和方法”。因此,在课堂中,学生讨论时产生的分歧自然成为聚焦点。

一、分歧捕捉的定义和特点

分歧捕捉指的是教师就学生对某一教学内容做出的不同见解,给予密切关注,并将其作为生成性动态教学资源充分利用。面对这样的局面,教师若非踩急刹车,而是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在“思维”的沿路,其风景也无限美好,美不胜收。在这里,教师会发现,虽然结果仅是两样,或者没有结果,但是过程是多样化的、精彩的,该细节特点有三:

(一)非单一性,即丰富性——一种异口异声的场面

教师从“台前”推到了“幕后”,起着引导和组织的作用。学生则扮演主角,在“台上”大展拳脚,各抒己见。可见,课堂上不再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异口同声”的场面,而是由学生各显神通。

(二)不确定性

其一,虽然课堂教学环节是教师事先设计好的,但是课堂上教师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所以学生可能会因教学中某个内容而困惑是在意料之外的。其二,即使有的教学内容是教师预设的分歧情境,但是很多结果也是作为成人的教师难以想象的。

(三)待开发性

教师无法控制偶发性的因素,但教师可以针对大纲和学生需要研发一些有意义的主题,让学生在矛盾中思考,冲突中进步,分享自己和别人的见解。

二、分歧捕捉的意义

课堂处处皆学问。只要教师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做到有理、有智、有节,教师即可得到课堂教学的有效信息,也能促进其职业发展;学生得到自我施展,受到尊重,智慧徜徉在课堂中,创造力应运而生。具体而言,分歧捕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对话中建构真实的知识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者在认识、解释、理解世界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学习者在人际互动中通过社会性的协商进行知识的社会建构。在现实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埋怨:为什么我讲得那么详细,他们还是不明白?原因是不言而喻的,每个人生活的环境不一样,经历也不一样。再加上在课堂上,教师听得少,学生听得多。教师哪里知道学生所想,学生又怎能如教师所愿呢?

与教师一味灌输相反,学生就某一细节内容进行探讨,尽管分歧百出,但是这些都是同龄群体的真实想法和思想感情,来自他们的真实生活,反映他们的想法。或许这当中有许多的谬误,但是经教师点拨后,是他们想学的知识,是他们易于学习的知识。就教师而言,他不仅能找到问题所在,对症下药,还能促进自身专业和技能发展。

(二)在自我表现中挖掘潜能

多元智能理论代表加德纳认为,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言语、逻辑、视觉、音乐、身体、人际、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和存在智力。由于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造成了个体间的智力差异,因此教育的使命发生了变化——教师怎样使学生变得更聪明,在哪些方面变得更聪明。从而学生达到自我认知,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或经教师引导学生,发掘班级学生的优点和品格强项,更激发和利用这些积极因素,获得积极的体验和积极的人。

(三)在和谐的课堂环境中催生创造力

人本主义理论学者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学习,创造安全、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创新能力。正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是从低到高按着不同层级排列的需要系统,开始时为基本的生理需要,逐渐满足以自我实现为最高目标的超越性需要,以便更高地达到人类本性。

当学生的翅膀被松开,当学生的堵塞已久的喉咙获得新生,学生获得了自由和安全,觉得自己受到尊重,他们自然会开动思维的机器,畅所欲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巧妙捕捉——平等的身份参与对话,引起冲突,让他们陷入不知所措中,激发学生灵感,调动全班学生沉浸在创造力的酝酿中,等待新生儿的诞生。在这里,没有同一,只有分歧,但创造的果实却属于大家。

三、如何有效地捕捉分歧

那么分歧什么时候产生?教师有如何有效地捕捉分歧呢?首先,分歧具有不可确定性,甚至我们不能明确它什么时候产生,更别说捕捉了。但这并不等于说我们就此束手无策,我们可以预设它,可以引导它,对它加以控制和利用。以下是课堂教学中,教师捕捉分歧的两个案例:

案例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于不同学生的水平不一样,接受水平和掌握程度也迥异。针对这一现象,一位数学老师利用分歧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师:大部分同学已经知道9+5=14,那么,你能想出方法来验证吗?

生1:老师,我有办法,我用圆片表示小鸭子,9个圆片和5个圆片合起来数一数是14个圆片。

生2:我也有办法,我是用小棒子来表示的,数出来也是14个。

……

案例二:有一位教师教学“圆的认识”时,先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揭示课题:“圆的认识”之后。

师:你能利用身边的一些工具在纸上画个圆吗?

(学生动手试画,有的学生用圆规画得像模像样;有的则是圆规不动,用手捏着纸转动;还有部分学生居然是用圆形物体沿着边缘画。)

师:你们是怎样画出来的?

生:我用圆规画,把圆规的一脚固定,另一脚围绕固定点旋转一周就画成了一个圆。

生:我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圆规的一脚不动,捏着纸转动也构成了一个圆。

生:我沿着硬币边缘画一圈就画出一个圆。

师:用圆规和借助实物这两种方法画出的圆有什么不同吗?

……

四、捕捉分歧应注意的问题

从上面两个例子看出,教师捕捉分歧的前提条件在于:一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他们是个活生生的个体,有思想、有感情、有活力。二是教师要承认学生差异,相信它们无时不在、无处不存。那教师如果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分歧弥漫于课堂中,并能捕捉和利用好分歧,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首先,问题的预设情境是能引起分歧的,引发争辩的,唤起积累的,富有意义的。可以说,并非任何教学内容都能引起学生的情趣,引发激烈的讨论,比如一些既成的事实和简单的题目。它们不但不会引起分歧,反而会令人反感。即面对一些似是而非的、不能确定的主题,正如案例一的教师,可以换一种方式,换一种角度看问题,也许会有意外发现。同时,情境的设置不一定是课前,也可以是即时的,根据需要来定。

其次,教师应转变角色,是合作者、引导者和推动者。当教师参与分歧讨论的同时,要注意讨论紧扣主题,切勿舍本逐末或离题万里。主题的讨论可以由浅到深,由粗到精,而教师在期间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有时甚至把讨论的体验推向高峰。在这个过程中,根据讨论的需要,教师可配上适当的身势语言,让学生讨论处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境地。

参考文献:

[1]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钟启全,高文,赵中建.多维视角下的教育理论与思潮.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 贵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猜你喜欢

捕捉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开掘学生的写作源泉
如何评价一堂体育课
错误也是一种课程资源
品德教师应善于捕捉意外促成精彩
把握品德课堂的插曲,追求动态生成的美丽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