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习作不再是件痛苦的事

2013-04-29姜唯婷

新课程·小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模仿积累习作

姜唯婷

摘 要:进入中年级,许多学生“谈作文色变”,结果越是怕越寫不好。所以,教师不仅要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激发习作兴趣。而且要允许适当地模仿借鉴,构建起步平台。更要引导学生注重素材积累,奠定成功基石。除此之外,还要提供成功机会,激起学生的习作热情,让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站在起跑线上。

关键词:习作;兴趣;模仿;积累

三年级是学生作文的起步阶段。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学生刚刚一脚踏进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却比低年级的写话明显要高出一个层次。于是,许多学生“谈作文色变”,一篇作文要绞尽脑汁才能像挤牙膏一样挤出一点,有时搜肠刮肚也未必能写一段话。于是,许多学生怕上作文课,怕考语文卷,怕写作文题。当然,越写不好越怕,越怕越写不好,恶性循环下去,作文成了一个永远摆脱不了的阴影。如何让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站在起跑线上呢?

一、消除恐惧心理,激发习作兴趣

说起作文,有一点不可回避,那就是现在学写作基本上是为了考试,基本上是在一定的要求下进行,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与创造力。因此,学生惧怕写作文也属情理之中。面对这种情况,教师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导向:考试只是一种检测知识能力的手段,并非最终目的。从长远看,学生学写作文不是为了考试,也不是为了成名成家。从一年级时的造句开始,作文实际就是另一种语言表达方式。说白了,就是把自己要说的话以最简明、最有吸引力的句子表达出来,将思维转化成文字,让别人明白甚至产生共鸣。关于什么是作文,怎样才能写好作文,这些都是在长期的作文实践中慢慢体悟的。所以,一开始我们无需和学生讲那么多大道理,那样只会让学生丧失对作文的兴趣。我在三年级第一堂作文课时,是这样来处理的。先用一小段简短的文字来导入:“同学们,今天早晨我从美梦中醒来,推开窗子一看,呀,太阳公公已经笑眯眯地在天上望着我了!我连忙穿好衣服,刷牙,洗脸,吃早饭,然后哼着曲子往学校走去。一阵微风吹过,路边的小树好像在向我招手,我的耳边还不时传来小鸟悦耳的歌声,好像在说:‘你早啊!新的一天又开始了。老师在说什么呀?”学生迫不及待地举手,有的说:“老师在说起床后做的事。”有的说:“老师今天很开心。”“你怎么知道的?”“老师听小鸟叫都好像是唱歌。”……在学生意犹未尽时,我又说:“今天早晨老师干了什么,心情怎样,你们谁也没看到。但听老师这么一说,你们就全明白了。这就是作文,其实它一点也不难。只要写你想写的话;你做过的、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你的快乐、你的忧愁;一盆花、一棵草、一只小蚂蚁;和同学做的小游戏;考试得到100分;你犯的错误……把它写下来,让人看明白就行了!”经我这么一说,学生就放下了心头的包袱,同时,也让他们感到其实写作文是一件很愉快的事。作文就像说话,把自己心里想说的话实实在在地写出来,把自己的看法或感受表达得清楚明白就行了。

二、适当模仿借鉴,构建起步平台

学生心里的负担消除了,其他困难就容易克服了。把写作当成一种快乐,还涉及写什么的问题。很多学生听老师读范文时,总会啧啧称赞。可轮到自己动笔时,情景就完全相反,感觉无从下笔。这是因为三年级的孩子阅历浅、见识少,在语言表达方面比较薄弱,词汇缺乏,所以作文可以从模仿开始。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儿童的心理特点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可收到明显的效果。这对写作水平欠佳的学生,尤其有现实意义。更何况现今小学作文教学遵循的是“先仿后创”的基本途径。作文起步教学自然应该以“仿”为起点。课文中经常有精彩的片段描写,非常适合学生仿作。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北大荒的秋天》一文第四段:“原野热闹非凡。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这一段是典型的总分结构,通过写大豆、高粱、榛树叶,写出了原野的热闹非凡。我们可以先引导学生去体会,再安排仿写:秋天的果园真( )呀!另外,学完整篇课文,我们还可以模仿课文的写法,写一写家乡的秋天,必要时可以用上书上的优美词句。每次进行单元习作时,为了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会说,除了安排相应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为依托,我还充分利用学生人手一本优秀作文选这一资源,要求学生习作前先阅读一些同类型的作文,然后仿照着来写,最后教师再根据习作情况进行指导。这样的文章没有结构上的整齐划一,因此也就更容易生成精彩的有个性的文章。

三、注重素材积累,奠定成功基石

叶圣陶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可见,兴趣的源头在于生活,若学生生活丰富,接触的事物多,见识广,视野开阔,感受就会深刻,写起作文来就会得心应手。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亲身去体验生活。让他们在家中学烧饭、洗衣服;到野外跟小鸟弟弟“谈心”,和柳树爷爷“拉家常”,使学生以生活为课堂,丰富人生阅历,唤起创作灵感,创造自身语言,写出富有趣味性的文章。

一个人的时间有限,仅凭自己的亲历积累素材那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积累间接经验来充实自己。而阅读则是间接经验最好的获取来源。正如杜甫所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写起文章来才“如有神”助。“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说的也是平时多读书,多储存素材,写作时才能胸有成竹、顺理成章。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远离光怪离奇、有害无益的书籍,让好书陪伴左右,与好书交上朋友。让学生真正觉得“读一本好书,犹如与一位智慧者交谈”。在阅读的基础上,还要把文章精彩的部分摘抄下来,积累好词好句。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说的正是此意。多做读书笔记才不至于随读随忘,更可以加强思维印象。日积月累,写作自然如鱼得水。此外,还要定期举行班级读书交流会,让更多的学生在交流中获得好书的信息,提高鉴赏能力,使学生在阅读中丰富自己,在交流中获得启示。

四、提供成功机会,燃起习作热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是兴趣的支柱,它会给学生带来自信心,带来无穷的动力。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要尽可能创造成功的机会,鼓励和帮助学生去获得成功的体验,用满意的效果去强化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习作中的“亮色”,特别是中下等生,在互评交流时,多创造一些机会让他们亲自到台上有滋有味地读一读、说一说。这种不可多得的成功体验能激起他们的喜悦心情,调动写作积极性。教学中,我批阅到一些有特色或是有进步的学生习作时,总是先让作者在班上朗读,然后郑重地发给他一张自制的用稿通知书。收到用稿通知书的作者,作品可以先在“班级小作家”栏里发表,再收入《班级优秀习作集》,学期作文成绩还可以适当加分。一些比较出色的,我还向校《家长报》投稿。文章一旦被录用的,还将收到编辑部印发的奖状。我一次次地给学生提供机会,学生一次次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习作的激情被一次次点燃,学生习作自然不再痛苦。

总之,对于学生的起步作文,教师应多方面地引发学生的兴趣,激活他们的灵感,“情动辞发”,这样才能拨开写作神秘的面纱,而觉乐在其中。作文中种种的难处,才能在不知不觉中迎刃而解。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模仿积累习作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初探
智残儿童构音困难教学中的感悟
项目式模仿教学法在单片机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镉在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植株各器官中的积累及对其它营养元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