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
2013-04-29林庚华
林庚华
【摘要】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处于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阶段”,充分肯定了学生的个性的发展和情感的态度。本文认为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是充满情感的教育,从教学的实践的角度试图探索初中语文情感教育的几种有效策略。
【关键词】中学;情感;语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处于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阶段”,充分肯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情感态度。这不仅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而且从真正意义上关注学生的心灵建设,是一个重大举措。而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是以训练能力为主,重视文化的熏陶,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我们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充分重视情感元素的导入和运用,正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对师生和作者在思想感情上的共鸣进行沟通,认识和确立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的地位,积极推进人本教育的全面发展。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的 “情感”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概括了语文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而课堂上的情感是具体的,实在的。课堂中具有的情感包括:教材中文章作者表达的,字里行间通过意象表达出来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体验出来的情感,这些情感都是具体的。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运用科学的策略充分调动情感,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教材中的情感,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本文从教学的实践角度,试图探索初中语文情感教育的几种有效策略。
一、采用多媒体的手段,创设教学情境与氛围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多媒体教学是当前初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手段。它可以使课堂更加有趣和形象,使语文教学在时间和空间更为宽广,能让学生从视觉、听觉等多方面多维度去感受课文中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情感。科学运用这一教学手段是一种可以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教学艺术。
初中生的年龄大体为十三四岁,我们教师要根据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具体采用多种有效的手段来实施情感教学,创设教学情境与氛围。(1)播放同类音乐激发学生潜在情感。如在《散步》一课时,我们可以播放陈红的《回家看看》和李春波的《一封家书》作为背景音乐,创设教学情境。品读课文,在头脑中显现出父母辛勤工作的场景,感受父母之爱和家的温情,把学生从枯燥无味的学习中解脱出来。激发学生与生俱来的父子和母子之情,更好地深入了解作者,与文章进行心灵的对话。(2)综合声、形、色、情、义,升华学生的情感。如学习《黄河颂》,我们可以播放黄河之水奔涌的视频录像,让学生初步感受黄河的一往无前的声色和形象;接着播放了黄河的历史和底蕴深厚的文化,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将黄河比作母亲河的缘由和实质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深邃情感和义理,把握文章的主题。
二、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来陶冶学生情操
从语文教材内容编订和教学实质来看,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主要环节之一。“文学是对人的生命、生活及其意义的叩问,是情感的领域,是价值的体系”,大部分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站着喝酒但穿长衫的孔乙己;冰封雪覆、粉妆玉砌的美景;“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的缠绵的愁绪;“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的追求真理的执著,无不渗透着作者的情感和意愿。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占有很大的比重,而这些作品都以深刻的思想、生动的形象来反映生活,揭示人生的真谛,鞭挞假丑恶,赞颂真善美。这些情感都以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对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挖掘优秀的教材文本,把握不同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领略和感悟,收集其中隐含着丰富的情感信息,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1)体察教材的审美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的情感有愉快、热情、喜悦、神往等情感。如人教版语文九年级的《蒲柳人家》,通过几户普通农民家庭的故事,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字里行间可以体察到质朴农民的欢乐和忧伤,丰富、真实的人性情感美。而《蒹葭》一诗,则仅选取一个在深秋的清晨,一位恋者寻求他(她)思念的恋人,具有含蓄美、意境美、朦胧美和音乐美。因此,可以想象它带给人的美感可以说非常丰富的。(2)调动兴趣,导引学生情感入境。成功的语文课,应在教学中吸引住学生,我们要运用导入艺术,导引学生的思维,随着老师的情感入境。如《乡愁》可以用屈原的“狐死必首丘”和文天祥的“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罢休” 作为导入语,激发学生的思乡和爱国主义情感,引发与海外赤子抱着叶落归根的情感,回到祖国、回到家乡的共鸣,走进余光中为代表的海外赤子心中构筑的如烟似雾的乡愁世界。这样,学生带着被激起的情绪和兴趣走进课文。
三、调动情感的形象感染力,实现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
所谓“感性”和“理性”,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是人类认识的两个阶段: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把握;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把握。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是指两种不同的教育形式:感性教育是一种形象的具体的、感染力强的教育,重点在于人的欲望、感知、趣味、情感等方面;理性教育是一种抽象的、推理的,重点在于人的智能、理智方面的教育。而人的感性和理性的交汇点,恰恰落在人的情感上面。情感是感性形态的东西,但积淀着理性的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运用得恰如其分就能够统领全局,让学生很好地进入教学情境,体验作者的心态,与文章的情感契合,挖掘根深层次的内蕴。
请看这么一个课例。教师在上《音乐巨人贝多芬》时,不是让学生听《命运交响曲》,而是让学生先来假设:如果你自己突然有一天失去了听力,你将怎样去面对?学生马上讨论开了:会发疯、会自杀、会消沉、会打人、会骂上天不公、会千方百计治疗、会去聋哑学校学习、会认命、会买助听器、会自学电脑、会学手工等等,可谓五花八门。接着再让学生进行亲身的体验,即用棉球或纸团塞住自己的耳朵,静坐五分钟,感受没有声音的痛苦,自然引入课题。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了情感教育,触发了学生的感性细胞,使学生在情感体验的过程中使情感深化、升华,从而对贝多芬的命运进行理性的思考,最终实现了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充分运用情感教育能够全面调动情感的形象感染力,使学生在感性中获得理性的思考,获得了精神的陶冶,实现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
四、把握、领悟人文底蕴,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工具性”是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 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要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就要通过情感的表现方式去体验其表现的情感,发挥情感契合的作用,领悟饱含其中的人文内涵,同时在把握、领悟人文底蕴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语文技能。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求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阅读是文字信息和情感信息的内化过程,在阅读中阅读文本以符号、形象、情感等进入主体,引起主体心理结构的调整、改造和丰富获取信息,建构自身文化知识体系。比如今年在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做出有关政府出面“购买”钓鱼岛的提议激起中国人的一致声讨,并自发抵抗日货时,我们教师有针对性引导学生阅读钓鱼岛和日本侵华历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同时,还可以进行如岳飞的《满江红》的诵读,更能领略“怒发冲冠”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还我河山的壮烈爱国情怀。叶圣陶先生对于朗读文章深有体会:“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 总而言之,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直观感受课文的形象,悟情而读,才能体会到文章的人文内涵,领略其中三味。
语文教育是充满情感的教育。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重视情感的地位和作用,把语文教育和情感教育统一起来,运用有效的策略,有机的、自然地进行情感渗透,让学生积极、充满热情地学习祖国的语言,培养思维、理解等能力,并让他们深刻地领悟语言的人文性,在其中陶冶审美的情操,塑造健全的人格。
參考文献
[1] 王剑兰、张凤琴、陈尚生.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诺尔曼·丹森.情感论[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39.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