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双基”追求语文教学本色
2013-04-29吴丽蓉
吴丽蓉
一、以读为本,夯实“双基”
读,是学生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读,是学生理解、感悟、思考的前提。读通、读顺是理解课文的前提。我们常常把读分为以下几步:初读—读顺—熟读,品读—感悟,诵读—积累。读通课文,指的是学生对课文在初读阶段反复读,达到基本读通的要求,也就是读得不错、不漏、不添、不倒、不破(读破句),比较顺畅地读完课文。比如,高年级可采用预习课文五步法,即:一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二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三读课文,找出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号,并查资料弄懂;四读课文,读出感受,读出体会(可在书上圈、点、批);五读课文,整体把握,烂熟于心。有了这五步法,学生拿起书本就不会不知所措了。
二、读思结合,读写结合
宋代的苏轼曾经说过:“故书不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如。”前人强调多读,并不是糊里糊涂地读,而是要求把阅读和思考结合起来,提倡“熟读精思”。朱熹就认为读书要“有疑”,由“疑”至“悟”,才有长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觉得对于年级较低的学生来说,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起到引路和示范的作用,完全是必要的。但随着年纪的增长,宜让学生多发问,经过梳理成为全班同学共同关注的问题,大家一起来解决。阅读教学常常是“君子动口不动手”,课堂上见得多的是你说、我说、他说,很少见到学生动笔习作。于是乎,学生往往练就了一张巧嘴,却留下一双笨手,形成难以用书面文字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见解的局面。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孩子的智慧出在手指尖上”,此话很有道理。学生在阅读时闪现的思想火花和灵感,因为有了笔方得以留下精彩。在平时的阅读和教学中,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要经常让学生拿起笔圈圈点点、勾勾画画,让学生在精彩之处写一些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这时学生写出来的文字实际上就是学生与文本、与作者情感的交流与碰撞。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实实在在地经历思考的过程,拥有属于自己的见解和话语,从而打破少数优秀学生独占课堂话语权的局面。
三、抓实训练
课程标准强调:“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以写字为例,如果不训练,就不可能把字写得美观、漂亮,如果训练程度不够,还可能连字都不会写;再以作文为例,如果没有一定量的训练,就不能很好地表达,“熟能生巧”说的就是这个理。因此,该让学生读的就要读,该背的就要背,该练的就要练。
以低年级课文教学为例,就要认认真真地完成识字、写字、读书任务。要把识字这一重点学习任务渗透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把字音读准、读正。写字指导,则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对写字多一点的课文,就把指导写字的任务分解到二课时完成,对写字少一点的课文,就在当堂完成指导任务。对读书,则要求学生把书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这三个层次的要求是递进的,必须一步一步训练。
四、加强积累
积累,需要读、背,需要反复练习,有点强制的味道,这与新课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学习选择”似有矛盾。正是这种理解上的偏差,使我们有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抓积累不那么理直气壮,且有淡化苗头。试想,若没有足够量的积累,学生的“双基”怎能扎实,语文素养如何提高?其实关于语言积累,古人早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内涵丰富的论断,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等,说的都是因为有了足够的语言量,而下笔千言,出口成章。
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标准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尽可能多地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提供语文实践的机会,丰富语文实践的经历,拓展语文实践的天地。如,教学“鸟的天堂”,就捕捉一切机会让学生进行语文实践。听写词语——为学生积累语言;朗读与背诵精彩片断——让学生在诵读实践中积累规范、优美的语言;让学生表演“记者采访”——化静态语言为动态语言、体验语言,使课文语言得到活化、转化、吸收和运用;回家作业“当导游”——用上听写的词语、积累的语言。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夯实“双基”离不开语文实践。不过我们需要的不是那种枯燥机械式的课堂训练,而是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景中,融入了文章情感和内涵、包涵着学生对学习浓厚探究兴趣的语文实践,是充满着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的语文实践。
(作者单位:江西会昌县会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