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策略

2013-04-29赵小英

科教导刊 2013年6期
关键词:阅读活动阅读方法阅读习惯

赵小英

摘要 为培养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采取了让学生认识到课外阅读的意义,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书目,在阅读教学中渗透阅读方法的指引,以及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这些积极的措施对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有显著的成效。

关键词 阅读习惯 阅读意义 阅读方法 阅读活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不言而喻,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形成独立阅读的能力。

1 让学生认识课外阅读的意义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高年级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自我意识正处在形成期,对事物有自己的观点和方法,并且总是固执地认为自己的观点是对的。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变“要我读”为“我要读”,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效果将事半功倍。古今中外,有许多著名的作家都是靠自学而成才的。我决定召开一个以“寻找作家的成长故事”为主题的班队会,提前布置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去了解他们熟悉的作家,如安徒生、高尔基,郑渊洁以及当下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莫言等,了解他们小时候的故事。主题队会上,学生兴致勃勃地讲述着各自搜集到的作家的成长故事。事实在告诉他们:学好语文,课后的功夫要下得更深,只有多读书,多积累,做生活的有心人,才能真正学好语文。

2 给学生推荐合适的阅读书目

推荐阅读书目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来考虑。对于阅读兴趣不浓,阅读能力不强的学生,尽量推荐一些内容浅显,贴近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读物,如作家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老鼠记者》系列,《捣蛋鬼日记》等,在书中,学生仿佛能寻找到自己和身边同学的影子,故事中的情节无时不牵动着他们的喜怒哀乐,和他们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学生能体验到读书的快乐,与书交朋友的愿望就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

对于有一定阅读兴趣的学生,适当推荐一些文质兼美、内涵丰富的文学、历史及科技类的书籍,鼓励学生读精品、读经典,让学生不但好读书,还要读好书,做到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涵养性情,让好书为学生开启一扇智慧之窗。

此外,给学生补充与单元主题一致的课文,由课内一篇课文的阅读带动多篇文本的阅读,甚至带动整本书的阅读。如学了梁晓声的《慈母情深》,介绍学生再读老舍的《我的母亲》,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等作品,感受全天下慈母的情怀;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组织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学了《草船借箭》,组织学生阅读《三国演义》, 由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让课内外互相促进。

3 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要求“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阶段目标中的第三学段提出了“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的要求。学生如果能够熟練掌握略读和浏览的阅读方法,就能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因此,在课堂阅读教学中,要结合读物特点,有意识地渗透略读和浏览的阅读方法的指导。

所谓略读,指快速阅读文章以了解其内容大意的阅读方法。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训练学生的略读:(1)从题目入手,理清线索式的把握文章大意。如教学《精彩极了,糟糕透了》,让学生读课题后,要求快速地默读课文,再来说说课题的意思,学生很快就明白了:这是作者的父母对他写的一首小诗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借助于题目,文章的大意迅速就抓准了。(2)抓住中心,扫描式阅读。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请快速默读课文,找到作者评价这对父与子的句子。学生知道,文章的中心句一般就在开头或文章的结尾,果不然,他们很快就在文章的结尾找到了: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紧紧地拥抱在一起。(3)巧用过渡,勾连式阅读。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时,让学生先找到文章的过渡句: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学生很快就清楚了圆明园的辉煌就表现在建筑宏伟和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这也是这篇课文中作者描述的重点内容。

当然,略读方法的教授不是直接输入,应注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总结,并给学生留下略读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作用。浏览就是大致地看一遍,大致分为扫描式和跳跃式两种。采用扫描式阅读时,要求学生尽量做到一目多行,以最快的速度掌握文章大意。如教学《新型玻璃》一文时,学生要了解“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就采用扫描式的浏览,学生能迅速地寻找到答案。阅读段落的主题句和结论句则选择跳跃式的浏览,抓住主题句就掌握了段落大意,略去细节不读,以提高浏览速度。如教学《鲸》这篇课文时,让学生了解“本文介绍了鲸的哪些知识?”引导学生抓住每段开头的主题句,答案就一目了然了。

当然,在阅读时要因文而异,精读、略读和浏览相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同时指导学生在阅读时做好阅读笔记、摘抄、遇到生字词要主动查找工具书,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熟练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再迁移到课外阅读中,逐步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通过“多读”来巩固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

4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

4.1 小组读书会——学生自己的读书会

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各自的兴趣,自由组合,把班级的学生分成若干阅读小组,安排合适的阅读内容。在读书会之前,教师布置各自的阅读任务,读书会时,学生可以轮流为小组成员朗读,也可以各自默读,最后一起完成阅读作业。阅读教师到各小组巡视指导,并轮流到各小组参与讨论,和学生一起交流读书信息,以自身的感受形成读书的“场效应”。小组读书会能够营造班级的读书氛围,适合调动全体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对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价值。

4.2 班级读书会——让定时的阅读成为学生的期待

1990年~1991年,国际教育成果评估会曾对32个国家,21万名9~14岁的儿童进行了一项广泛的阅读研究,发现全世界阅读能力强的孩子有几点共同之处,其中有一点就是:老师对学生朗读的频率。

每天下午上课前的十分钟,是学校安排的经典美文诵读时间,受上述研究成果的启发,笔者每天为全班学生朗读自己精心挑选的文章和书籍。在朗读的过程中,遇到刻画细致入微的语句,就适当点拨,再多读一遍,引导学生注意作者的表达方法,并积累这些好句。阅读的时间快要结束了,就有意停留在故事的情节中:“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了,他们非常乐意倾听笔者的精彩朗读,因为每天可以接连听故事,他们的快乐显得格外淋漓尽致。

4.3 读书汇报交流会

这样大型的读书汇报交流会每学期组织一次,要求全班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共读一本书,并挑选自己喜欢的方式在汇报交流会上展示自己的读后收获,可以生生合作,也可以和家长一起参与,还可以邀请老师共同参与。如本学期我们开展了《爱的教育》阅读交流汇报会,学生汇报的内容可谓精彩纷呈:有诗歌朗诵的、有表演课本剧、有发表自己的读后感言的、有讲文中印象最深、最感人肺腑的故事的,还有的学生安排了书中内容的有奖抢答。读书汇报会既给学生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又深化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一举多得。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学生自觉主动的行为,而不是学生的负担,这实际上是一种积极的减负措施。学生在真实的阅读实践中自己去摸索去感悟,他们的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吸收能力和鉴赏能力才能得到提高,这也将会使学生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2011.

[2] 张洪玲,陈晓波主编.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

[3] 邱凤莲著.大声读给孩子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

猜你喜欢

阅读活动阅读方法阅读习惯
浅析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
倡导全民阅读 建设书香城市
浅谈语文阅读的教学方法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培养一年级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书香阅读 心灵成长
浅谈如何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