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课堂教学的新课导入
2013-04-29黄赞枝
黄赞枝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精心设计的引入,犹如戏剧的“序幕”,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新课一开始就产生热烈的情绪。如果引入新课时就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那整个教学过程就有了一个好的开端。笔者就谈几种新课导入的具体方法,希望能与同行共同探讨,使之更加完善。
一、以旧引新
通过复习旧知识,提出新问题,是最常见的导入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可以提供新旧知识联系的支点,使学生感到新知识并不陌生,从而降低学习新知识的难度,增强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信心,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例如,在讲授“电磁感应”时,可先复习“磁场”的概念,“磁场的产生”即“电生磁”的事例,然后提出问题:“既然电能生磁,那么磁能否生电呢?”答案是肯定的,从而引入本节课题:“电磁感应现象”。
二、故事导入
针对学生爱听奇闻轶事的心理特点,引用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历史或现代故事、趣闻等,不仅能使讲课生动具体,还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如在讲“机械运动”时,可以讲这样一个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有一小东西,飞行员以为是一只小昆虫,敏捷地把它一把抓了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子弹,这名飞行员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什么情况下我们也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呢?由此引入本节课题。
三、实验导入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来导入新课,可以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激发他们思索的欲望,使课堂教学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
学生开始学习的心理特征是好奇、好看,要求解惑的心情急迫,做有趣的实验可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之学习目的明确,学习主动。
如在学习“平抛物体的运动”之前,用平抛演示仪做演示,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当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时,A、B球分别做什么运动?A、B球运动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是否同时落地?——在学生新奇、激动、求知的情感中引入新课。
四、常识导入
物理是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一门科学,上课时,教师针对所讲的内容,提出一些与其相关且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熟知的问题,让同学思考,并试着解释原因,让学生感到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老师所提的这些问题,必须是学生似曾相识,但欲言而又不能的,这样才能达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刺激求知欲的目的。
如讲光的折射一节时,老师可以讲述渔民叉鱼的经验;讲蒸发时可以提问:为什么游泳后从水中爬上岸会感到冷。对于这些知识,学生都比较熟悉,但不明白其中的原因,老师一提,就点燃了他们的求知欲望。
五、史话激趣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有许多有意、无意地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或引发事故或传说,通过讲述与新课内容密切相关的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可达到“新课引入”的目的。
如在讲《共振》时,可以通过下面的故事引入:1906年的一天,一支沙皇俄国的军队迈着整齐的步伐,通过彼得堡封塔上和爱纪毕特桥,突然桥身断裂,造成桥毁人亡的悲剧,事后调查表明,桥本身相当坚固,军队的总重量也不会把桥压垮,那么,大桥究竟是如何断裂的呢?原来是共振造成的。那么什么是共振?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就知道了。
六、趣味引入
某些物理概念和规律,可以通过生动的语言,趣味的事例和惊奇的故事作为引入,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较好的学习环境,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上“惯性”时,可以讲下面的故事:北京有个学生,曾经提出一个到新疆旅行的方法,选一个无风的日子,在北京乘坐气球离开地面升入高空,由于地球从西向东转,他在高空看着下面大地向东移动,等到地球把新疆转到脚下,马上下降就到了新疆。试问,他的想法有没有可能实现?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知道他有没有可能实现了。
七、诗词激趣
诗词是历代文人广泛涉猎自然,观察自然和社会的产物,在物理教学中,恰当地引入诗词进行教学,便于设置悬念,创设物理情景,开阔视野,集中学生注意力,在诗情画意中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并进而使学生去掉对物理课学习的畏难情绪,使学习物理的兴趣空前高涨。
如在讲“机械运动”时,首先引入诗句“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月亮走,我也走”及梁元常的“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然后提问学生这些诗词包含什么物理含义。在讲重力时,可引入“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俗语和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对启发学生思维,调节学生情绪,加深学生记忆,陶冶学生情操,起着积极作用。
导语的形式还很多,要因人、因材而变。但无论采用什么方式,宗旨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学生轻松愉快,充满浓厚兴趣,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去探索新知识,把被动的“苦学”变成主动的“乐学”。我们要从多形式,多途径入手,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探索中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