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新探
2013-04-29范明水
范明水
摘 要:通过对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关于实践教学不同观点的阐述,试图探寻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一般特征,摸索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多样化形式,希望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尽可能地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时效性,实现思政课既定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堂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8-0290-02
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完全确立,始终是与人的成长和实践经历紧密相连的。因此,为了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任何时候都不能忽略实践教学环节。因此,探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与外延,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效形式,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一、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几种观点
就目前来看,人们对课堂教学内涵的理解没有太多分歧,然而,对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当有些学者说到了实践教学的时候,都将它看似西方国家一部分高校为了学生而提供的“公共和政治事务领域所能参加实践活动的大好机会”,比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都有安排学生到法律事务机构、议员办公室,或者是涉及公共卫生、无家可归者的救助、环境保护等社会出现问题的机构去参与并且学习他们工作上的一些做法。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持有该观点的学者们是把思政课实践教学理解为在校园外、社会上开展的某种教学活动方式。
当然,也有一些学者并不认同这样的观点。他们认为,思政课上的“实践教学大多寓教于‘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都是以理论知识作为依据,用来强调实践性和创新性地主体活动该有的形式,用以激励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参与为特征,以通过引导高校学生有目的性地参与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的多方面的实践活动,现对于社会现实生活的体验和广泛参与,使其中的主观世界有了感性的主体能力和再教育得到优化的方法和过程”。为此,他们指出社会实践、基地教育、阅读理解、案例教学、研究实践、校园文化是思政课上的实践教学的重要的六种基本教学课程类型。根据以上的观点,在课堂内就可能进行实践课程的教育,比如案例教学、影片观赏、观点激辩、阅读理解和校园内的各类比赛、大型校园文化建设参与等。
还有一种观点并不是从教学场所和方法的角度去理解实践教学,而主要是从教学理念和内容的意义上来理解的。当然在他们看来,“实践教学,也就是‘社会实践性的内涵的课程教学。判定和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实践教学和标准课程,而主要的并不是教学场所下是否‘在社会,应该是教学课程内容是否‘在社会,也就是是否有‘社会实践性的内涵;在实践教学上,最主要不应该是被理解成了‘在社会实践活动里的教学活动,而且应该被理解成‘教学课程内容上的社会的实践问题的应用教学。从学理的观点上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实践教学并不是一个法论意义上方和教育教学途径的范畴,而应该是一个内容意义上和教育教学理念的范畴,它不仅是不与‘课堂教学相互对立的,而且最主要的是通过‘课堂上的教学实施”。该观点值得注意的是,实践教学不一定在课堂外,而课堂教学却成为它的主要方式,只要在课堂教学内容上包含有的“社会实践性的内涵”的教学就可以当作实践教学的课程。该观点虽然具有新意,但是它却存在一种可以将思政课实践的教学“泛化”的动向。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多样化探索
总结上述不同观点,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应该作为和课堂教学相匹配的一种教学模式,应当具有如下的特点:首先,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当充分地引导学生分析和解答有关社会实践的问题为主,学生在进行分析时需要紧密结合课本上的理论观点进行。其次,在教学形式上,教师应当以学生的亲身参与和探索为主,而不是被动、静态地接受知识的过程;再次,在教学场所上,可在课内和课外2个场所实施。应该将实践教学的范围扩大,实践教学并不是只有课外教学和校外教学。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形式应该包括社会实践、科研实践、课堂实践等形式。
社会实践更加融于生活。比如,社会调研就是一种公认的社会实践教学形式,通常的做法是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某一实际工作部门开展调查研究活动。如果针对某一社会现实问题,组织学生在校园内、在自己的同伴中进行某项专题调研,最终形成调研报告,同样也是一种很好的实践教学形式。事实上,由于上课学生的人数增加,活动经费难以保证,外出学生安全难以保障等问题,“走出去”的社会实践受到太多的制约,因此要特别注意发掘校内资源,变“走出去”为“请进来”,积极开展学生的校园内实践,只要能让学生参与一定形式的实践活动并在其中有所体验,有助于他们理解和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都可以作为社会实践教学的有效形式。
课堂实践方便学生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主要方法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历史和现实讲解理论、阐明问题,也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实际分析问题、理解问题,从而增强思政课的时代感。课堂实践教学应该以解答学生的实际问题为主,应该是理论的实际运用过程。应以学生亲身进行参与和探索为主,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不是静态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动态运用知识的过程。课堂实践的场所主要是课堂,实践的时间是正常的教学时间,实践的方式有课堂讨论、主题演讲、读书交流、观点激辩、革命影视等多样化。这种实践教学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既体现了思政课教学的特殊要求,也反映了理论课教学的一般规律;既有助于实践教学的普遍推广,也保证实践教学的持久实施。如果把实践教学只局限在社会实践上,就极大地限制了实践教学的内涵和外延。
科研实践有利于理论内化。思政课的科研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能力,也是促使理论内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可结合学生撰写调研报告、命题论文、讨论提纲等形式完成。任课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写作要求、规定评分标准指导学生进入研究的状态和研究领域,比如规定字数,什么时间内完成,行文标号的规范,引文脚注的准确,排版也要规范等等,其目的也是要求学生在科研实践中养成一种独立写作论文的良好习惯。但是,学生在写作论文时运用的理论一定要准确,分析问题要有所深入,要有个人观点,个人观点可以加分,其目的就是防止学生过分依赖网络文章做参考。科研实践教学,既可以提高学生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在研究的过程中,又可以促使理论进入学生的头脑,内化为学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总之,在这一领域还有很广阔的创新和拓展空间,还需要思想政治理论教师们不断去创新和探索,去丰富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多样化形式,既能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殊规律,也能顺应理论课教学的一般规律,更能达到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作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来看,实践教学的作用大体上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有助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行理解。对于学生来说,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比较抽象,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去阐释和分析,通过设置实践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会和领悟,才有可能获得较为深入的理解。例如,唯物辩证法认为,相互联系不但是事物存在的必要条件,而且还能够使不同的事物结合为一个整体进而产生新的质。如果只是停留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学生也不会充分的理解。因此,我们应适时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竞赛活动,比如辩论赛、四人接力赛、球赛等,通过团队在比赛中的好坏,让学生充分地体会到团队中需要不同个体进行互相配合和协调对实践结果是非常有意义的,那么,这一抽象的哲理就会转变成一种生动的现实,在他们的脑海之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另一方面,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的坚定。要让马克思主义成为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理论基础,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能够认识马克思主义,并且把其转化为自己人生的信念。要想让学生建立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只是依靠课堂上的讲解是不行的,它需要通过实践进行验证,用鲜活的实践方式去触动人的心灵,进而引发心灵的思考,才可能实现。如果我们能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校园,组织他们到生产劳动第一线,由此将会对大学生产生课堂教学难以达到心灵震撼和理论说服力,在学生心中树立起劳动群众的崇高形象,使学生能够从思想深处完全地认同唯物史观中关于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的批判。
就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特殊性来讲,课堂教学毕竟是它的主导方式。在教学活动中,任课教师可以恰当地利用一些有效的方式,给学生多一些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实践教学作为思政课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最大限度地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实效性,还是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华洲.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祖嘉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周长春.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5]张光慧.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严实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