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夜游蒙马特高地

2013-04-29陈慈林

财富堂 2013年6期
关键词:巴黎公社雨果乐团

陈慈林

游览世界四大名都之一的巴黎时,除了金碧辉煌的卢浮宫、美轮美奂的凡尔赛宫和闻名遐迩的埃菲尔大铁塔外,还应该游一下蒙马特高地,因为这里体现了巴黎生活的另一面。

蒙马特高地曾是一片布满葡萄园、磨坊风车的乡间小村落,1860年,负责巴黎城市改造的塞纳大省省长、巴黎警察局长乔治·欧仁·奥斯曼男爵才使它成为巴黎市北部的第18区。

蒙马特高地是巴黎公社的发源地,也是最后一批公社战士被镇压的地方,在高地背面的公墓中,就安葬着许多牺牲的公社战士。

蒙马特高地海拔仅70多米,面积也不大,令我想起杭州城内的吴山。虽然山坡不高,代步的缆车前却排着上百人的长队,1.3欧元票价(折合人民币10元),换来的是短短两三分钟的“体验”。

走出缆车站,迎面就是耸立在最高处的圣心大教堂。站在大教堂前的台阶上,鸟瞰巴黎城,万家灯火和流光溢彩的街道尽在眼底。大教堂兼有哥特—拜占庭建筑风格:四个80米高的白色小圆顶簇拥着一个高达100米的白色大圆顶,在漆黑夜空的衬托下,更显圣洁与庄严,因而成为巴黎颇具特色的地标性建筑。

大教堂正门拱形门顶两侧有两尊骑马的雕像,一尊是有圣路易之称的法王路易九世,另一尊是法兰西民族英雄圣女贞德,他们与教堂穹顶上高高在上的耶稣基督一起,用悲天悯人的目光俯视着熙熙攘攘进出教堂的善男信女们。

与巴黎诸多古老的大教堂,例如巴黎圣母院等比,圣心大教堂最“年轻”:其始建于巴黎公社失败后的第四年 — 1875年,到1914年落成,1919年才正式启用。这座庄严肃穆的大教堂,设计者和建造者却是屠杀巴黎公社战士的刽子手,他们修建大教堂的初衷,是为了纪念被巴黎公社起义推翻的王公贵族,也是借此镇压公社战士的英魂。

虽然蒙马特高地曾一度经历过腥风血雨,但在全世界艺术爱好者心目中,此地依然是艺术家的家园,如果说卢浮宫是欧洲艺术的神殿,蒙马特高地则堪称诞生艺术神话的地方。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叶,就在这个高地上,诞生了后来影响深远的现代艺术运动,许多现代主义大师如雷诺阿、凡高、马奈和毕加索、德加、马蒂斯等都曾活跃在这里,卢梭、左拉、雨果和大仲马、小仲马等也在此留下过足迹,如卢梭曾在此采集植物标本,从国外流放回来的雨果先后两次在此逗留,如今高地上还有一座雨果的塑像。

如今的蒙马特高地,同样充满浓烈的艺术情调。每张门票145欧元的“红磨坊”歌舞表演,当年就发韧于蒙马特高地。离圣心大教堂不远的代特尔广场,曾立过绞刑台,现在成了画家们的天堂。虽然是在夜幕笼罩下,画家们在广场上现场作画、出售作品,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些画作,价格50 — 100欧元不等。也有画家现场为游客画肖像,一般每张30欧元,虽然价格不菲,生意也还不错。如果时间允许,我们团队中就不乏意欲尝试者。

信步走下蒙马特高地时,游步道两侧是各种小商店,这与巴黎春天与老佛爷等大商店相比,更充满市井气,更能体现巴黎人民的生活。

山脚下有一支十几名男女青年组成的乐团在演奏,据说他们是原南斯拉夫波斯纳电影制片厂乐团,曾经为上百部电影演奏过主题歌。乐队前面的地上放着一个大布袋,游客放5欧元,就可拿走一张他们原先演奏表演的CD片。看到中国游客走近,乐队奏起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南斯拉夫电影《桥》的主题曲:“朋友们再见,朋友们再见,再见吧,再见吧……”

没想到曾经威名赫赫的国家级电影乐团,竟沦落在异国靠卖艺谋生,真是情何以堪?我往布袋里投入5欧元,没拿CD片,就悄悄离开了,这支乐曲伴随我们走出几十米才结束。

猜你喜欢

巴黎公社雨果乐团
那年曲折探访巴黎公社墙
巴黎公社墙,150年鲜花未断
雨果剃发
150周年
雨果剃发
雨果的“谎言”
滚烫的交响灵魂
管乐团的高兴事儿
民主革命时期的中共报刊对巴黎公社的宣传
洛庄汉墓乐器坑 恢宏的汉代地下乐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