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飘飘荡荡的房产气味
2013-04-29许仰东
许仰东:
著名地产媒体人,地产营销专家。中国房地产突出贡献专家。曾任中国第一个省市级日报《文汇报》“房地产世界”主编,出版三部地产著作。
中国的城市,因为房产而变高、变新。房地产,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散发着其独特的气味,穿越过城市,穿透着人们的生活。
我无法用热爱和厌恶这样的词来评述中国房产,赞美和牢骚交织着,融合成今天房地产的气味。关于政府,关于地产商,关于购房者,关于生活,无论有意或无意,房产像血液般流淌进这个社会。
最近,地产人俞越,花了三年时间出版了地产纪实小说《三号地产商》。她把政府列为一号地产商,房企为二号地产商,代理公司为三号地产商。
我并没有如此简单地以这种分层次的定义来看中国地产,因为太多的利益、需求、交易、欲望已经存在于这个市场,任何一种用物理意义上的划分来评说和介入地产,只是种理论注脚,激活的只是嫉妒和抱怨。
我想说,地产的“情人味”,正牵动着纠结不清的经脉。而政府和政策自然是主角。十年调控,全世界范围内最密集、最多样的政策频频出台,结果是,政府赢了,房企赚了,百姓怨了,怪谁?
2012年,中国商品房销售6.4万亿,相当于汽车销售的5倍,高铁投资最高一年的3倍,这是在国家最严厉的调控背后的地产硬数据。
我只能用“非正常恋爱”这样的用词,把“情人味”这样的比喻用在政府和房企之间。无论你信也好,不信也好,刚宣布政策的许多官员,离开会议室后的工作,或许就是与地产投资商的晚宴,私底下的碰杯、招商、合作。地方GDP靠什么?政绩在哪里?城市发展的费用在哪里?
高层的无奈,地方政府的政绩,经济发展的“近视”,这才是化学意义上打压和宠爱房产的根源,才是那种暧昧的“情人味”的关系形成的原动力。
人们对房价上扬的震惊,开始延伸到对地产商的反感。这不仅仅因为这个产业的历史性发展,给予了这个行业过多的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因此而制造了极大的不公。
把地产视为赌局,其实并不过分。
中国富豪榜上那么多地产大佬,日积月累和不断膨胀的报表、财富,人们很少把智慧、文化、技术与之联系起来,相反,投资、机遇、胆量这些与赌局有关的名词,却始终和他们捆绑在一起。
不公与不平,仅一字之差。专家们把此归纳为“土地财政”的豪赌风景线。
在中国,政府一方面老生常谈地从不同角度,强调控制房价,另一方面却放任土地价格无规则上涨。说政府诱导或许不够全面,但至少放任地产商不断地在地产豪赌盛宴里下注。人们用最朴素的语言反复在提一个问题:“面粉涨了,面包能跌吗?”十年了,有谁正面去解释、去纠正、去直面这个事。
在中国,居民购买不动产,相当于购买了城市的“股票”。中国住宅的本质就是资本品,除了居住,当然有红利。散户们介入这场豪赌的游戏,是因为货币在贬值,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投资品种,是因为有利可图。
利益集团,捆绑经济,找个说辞去安抚民心,只可一时不可一世。“土地财政”的大厅里,挤满了参赌的人群,也制造了不公。
并不漫长的十年中,因为有了地产,因为人们不断从原始的居住改善欲望,开始转向靠投资不动产来获取巨额收入成为赢家,因为有许多人群没有能力或者缺乏参赌的机会,即使再努力、再勤奋、再有文化,也会沦为经济的弱者,被挤兑到绝望并充满怨气的人群中去。他们不断加班、跳槽,只要没有不动产支撑,年薪还抵不上房产的涨幅!
到了今天,谁都无法漠视这类人群的存在,城市上空飘荡着浓厚的房产气味,是好是坏每个人看到的只是自己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