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课标下高中音乐创作教学具体实践的研究

2013-04-29陈杰和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3年6期
关键词:起承转合乐段音乐创作

陈杰和

音乐课程作为高中教师教学的一部分,在高中教学中占据一定的位置。高中音乐创作课则是高中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

高中音乐音乐创作课作用根据《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我们可知,通过音乐创作可以有效的激发高中生的想象力,音乐创作是培养高中生创造力的一种卓有成效的途径,也是发掘高中生创造性思维潜能的过程和必要手段。既然是音乐创作教学,那么怎么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学会音乐创作成为了每一位音乐教师所面临的难题,这也是每一位高中音乐教师肩上的重任。

通过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创造的兴趣

学生只有在兴趣的驱动下才能学好真实的音乐创作,于是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本人通过导入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创作的兴趣。具体的做法:

让学生排列以下的句子。

A是风推开门

B雨在敲打心窗

C把忧伤抱进来了

D屋檐下

这主要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掌握怎样从文学中找到起承转合的方法,以及如何在一句话中体现出起承转合的结构。这样的做法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创作的兴趣,还能达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目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真正的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创作的兴趣,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学好音乐创作。

通过导入方式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内掌握起承转合的大体意思。这为之后的课堂教学做了一个铺垫,从而也让起承转合的概念在不知不觉中就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印象,这对于之后教学的开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通过分析的方法让学生更加形象的掌握起承转合在诗歌和音乐中的具体应用

这一部分是通过举例分析的方法,从而达到让学生真正掌握起承转合知识、为学好音乐创作做一定准备的教学效果。这一部分,本人通过分步介绍起承转合在诗歌以及音乐中的具体运用的教学方式,从而来达到教学的既定目标。

因为起承转合的发源地是诗歌,所以从诗歌入手来介绍起承转合能让学生真正的理解和掌握起承转合,这有利于音乐创作教学的开展,更有利于学生真正掌握起承转合的知识。这次教学过程中本人是通过分析唐代李绅的《悯农》向同学们介绍起承转合在诗歌之中的具体运用的。通过分析起承转合在诗歌中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对于起承转合有一个简单而有全面的认识,这将有利于之后音乐创作教学的开展。

教学片段1

《悯农》

春种一粒粟,(起)

秋收万颗子。(承)

四海无闲田,(转)

农夫犹饿死。(合)

从起承转合的发源地诗歌入手,初步了解起承转合的特点。并让学生说出转句在这首诗中的作用。第一句是起,起事——春天种上一粒种子,交代了时间(也暗含地点)、事件。

第二句是承,承续首句写出:(在春天辛勤播下少数的种子),到秋天能收获很多很多像种子一样的粮食。一两句的关系是顺承的,其顺序不能颠倒,其思想内容还是较为具体的话。那么,第三句就不再是一味地顺承下去,或具体实在地写来了。

第三句,作者的笔触开始转移,由眼前的一粒粟、万颗子春耕秋收的“点”,联想到整个天下春耕秋收的“面”,使诗意由此及彼、推而广之,转向更为广阔的空间——“四海无闲田”是说:全天下的田地都耕种了,也都取得了种“一粒粟”得“万颗子”好收成。

第四句是合,就是把前三句的诗意合成、概括在某一方面或某一感悟点上,进而表达作者的见解和主张,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民以食为天。”前三句诗,春种也好,秋收也好,不使有“闲田”也好,夜以继日、辛辛苦苦的耕作,全是为了“盘中餐”这个“吃”的问题。然而,最终结果怎样呢——“农夫犹饿死。”作者卒章显其志,和盘托出了诗的“悯农”主题。

从诗歌开始介绍和分析起承转合,这只是开篇,并不是教学的重点所在。真正的重点是在音乐中分析起承转合。这一部分将是重点教学部分,在这一部分中本人从各个方面彻底的分析起承转合知识,这将让学生真正的理解起承转合在音乐中的具体运用,同时掌握起承转合知识,为学生今后的音乐创作之路做一定的准备。在这一部分中为了能更加彻地的分析起承转合在音乐中的运用,本人通过《故乡的亲人》和《送别》这两首音乐作为载体来对起承转合在音乐中的运用做具体的分析,从而让学生真正的掌握起承转合在音乐中的应用,最终达到让学生学会运用起承转合的结构创作单乐段歌曲的教学目标。

教學片段2.

问:

(1)歌曲1、2、4句的旋律有何规律。

(2)转句与其他三句怎样形成对比。

(3)歌曲的曲式结构。

答:

(1)1、2、4句是典型的同头换尾写法,此种写法起承合句变化不大,对于描写一位老人思乡非常贴切。

(2)转句用了不同的节奏大附点、上升式的旋律线、力度用了f,使旋律紧张度增加,情绪逐渐高涨。此句用了Ⅳ-Ⅰ的变格终止,能感受的思乡人的叹气声,并有向合句靠拢的趋势。

(3)曲式结构

A——a——B——a

利用归纳总结的方法让学生对起承转合形成总体的理解和认识

在经过了前面的讲解之后,学生已经对于起承转合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认识。在这一部分,为了加深和巩固学生学到的知识,有必要对所教的知识进行总结,这将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好课堂教学的知识,还为之后的练习以及作业的安排做了准备。

通过总结起承转合在诗歌以及音乐中的具体运用来让学生彻底的理解和掌握起承转合知识,这既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一种巩固,更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一种理解加深。在总结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为学生讲解运用起承转合的结构创作单乐段歌曲的方法和具体的步骤,这既可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也能让学生们感受到学以致用的快乐。从而让学生们在快乐之中掌握音乐教学的内容。

经过针对性的练习以及为学生布置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彻底的掌握起承转合知识

只有经过实战的磨练才能真正的掌握课堂教学中的知识,练习以及作业这一部分对于让学生真正的掌握所学知识来说至关重要。适当的、针对性的练习以及通过布置作业的形式,都能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本人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主要用以下几个题目来达到让学生彻底掌握起承转合知识的这一教学目标。

1.按起承转合的结构原则,为下面的起句补写承句

2.按起承转合的结构原则,为下列旋律补写转句

3.按起承转合的结构原则,为下列旋律补写第四乐句

通过这三个例题的讲解以及为学生布置针对性的作业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彻底的掌握起承转合的结构原则。从而达到学生运用起承转合的结构创作单乐段歌曲的教学目标。这一部分作为本次教学的重点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给予极大地重视。教师可以让学生多唱几遍,让学生熟悉调性、节奏,特别提醒学生在转句创作时要跟起承句形成对比。对比的方法可以是节奏、音高等。

通过拓展的方法,让学生对起承转合形成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了前面几个部分的教学,学生对于课堂上教学的内容都已经基本上掌握。在这一部分,本人通过拓展的方法来更进一步的加深学生对于起承转合知识的认识。如在课上我会播放卜桦的Flash《猫》,让学生找出作品中“转”出现的情景,有那些因素构成了“转”。

这一部分虽然说只是知识的拓展,但是对于学生真正掌握课堂上教学的知识而言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这一部分通过介绍影视中的起承转合的方式,让学生的眼光更加的开阔,这也对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有一定的帮助作用。知识源于生活,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找到知识和现实世界的桥梁,让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中,从而加深自己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本文主要是在新课标的前提下,通过分析自己在《四个乐句的单乐段——承转合》的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教学策略,再结合一些音乐创造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从而对如何在新课标下开展音乐创作教学做了一定的研究和探讨。首要的任务就是怎么才能让学生真正的融入到音乐创作课的课堂教学中来,这需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本人通过导入例题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在通过分析介紹起承转合在诗歌以及在音乐中的具体运用来达到让学生掌握教学知识的目标。再通过归纳和拓展知识面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这一部分介绍了起承转合在影视作品中的渗透。最后经过实战,也就是做练习和作业的形式来让学生彻底的掌握起承转合这种结构在音乐中的运用,从而达到运用起承转合的结构创作单乐段歌曲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樊仰育.谈音乐教学的情感问题[J].中国音乐教育,2008,(5).

[2]王海岑.音乐教学情感启发与体验[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34).

[3]李同全.音乐教学的情感效应[J].中国音乐教育,2004,(9).

猜你喜欢

起承转合乐段音乐创作
姚晨琴歌四首《云·山·风·松》音乐创作初探
基于“起承转合”的中小学生智创素养培育
美学视角之乐段辨析
戏曲音乐创作应把握的三重风格——以朱绍玉戏曲音乐创作为例
起承转合+思想性
江南丝竹器乐合奏曲《三六》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的起承转合
从两篇音乐创作评论引发的思考
托布秀尔音乐创作简析
论曲式学中复乐段的辨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