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思考与实践

2013-04-29陈君明

新课程·小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数学化数学课堂生活化

陈君明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数学问题生活化”这一理念已经被广大教师广泛关注并积极实践。然而在实践的过程中,一些教师对生活化的认识有失偏颇,采取片面化的做法,忽视学生的知识起点,漠视学生的生活经验,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淡化学生的数学思考,使数学在融入生活的过程中,跳出一些不和谐的音符,致使课堂出现了许多非本质的现象,课堂教学的效率以及质量都受到影响。只有在教学中理智地认识并使用好生活化,将“生活化”与“数学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才能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氛围中热爱数学、学习数学、应用数学,使数学知识真正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服务。

关键词:数学课堂;生活化;数学化

一、对数学课堂生活化的几点冷思考

我们的数学课堂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是毋庸置疑的。数学知识生活化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积极深远的意义。构建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的桥梁,有助于学生寻找数学学习的起点,使

学生的思维得到已有现实经验的有力支撑,从而能够帮助学生内化所需掌握的知识,建构新的知识体系。

1.生活化情境应是有选择的、现实的、有意义和富有挑战性的

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必要的“生活味”,需要让学生在生活场景中理解数学、应用数学,但不能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生活情境。 “生活化”情境的创设,要对学生具有一定挑战,指向要集中,本身就应该具有鲜明的浓浓的“数学味”,而要避免虚幻和幼稚化的倾向,这是创设情境的基本原则。

2.生活化必须有利于数学课堂教学

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还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合理贴切的情境创设的确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生活情境成为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干扰学生数学学习愿望的因素,这样的情境不如不要。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生活经验”出发,而非从“生活情境”出发。所以,教师始终要把“经验”作为关注点,加强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之间的联系,不能沉湎于具体情境的细节之中。

3.数学学习并不都要经历由生活到抽象的过程

数学知识的抽象程度、概括程度表现出层次性,高度抽象的数学知识的学习并不需要经历由生活到抽象的过程,而是用低抽象度的元素作为具体模型。有时候,我们为了很好地体现课标的新思想,想方设法要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转变成我们所需要的数学问题,甚至要“无中生有”,即生活中明明见不到或是不常见的问题,也要硬把它们编成数学问题,然后在课堂上花上一大堆的时间来“探讨和解决”。比如,我们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之后,书本上的练习题中有一题是要学生计算一块平行四边形菜地的面积,这似乎与生活搭上了边,然而综观我们周围农村里的田地,我们几乎找不到这样的菜地,那么,学生解决这样的问题并没有多大的价值,只是一个机械化解决问题的过程,也许根本激不起他们对解答问题的兴趣,自然效果平平。

二、对数学课堂生活化的策略研究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生活化呢?笔者经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研究,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处理。

1.立足生活需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一些让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并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尽快进入角色,且最大限度地达到智力、心理、情感和意志等各方面相结合地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兴趣高涨中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如,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我们把商店搬进教室,让学生真刀真枪地进行“演练”,一部分学生当营业员,一部分学生当顾客,在实际的买卖和付款找钱活动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返回生活,实现数学生活化的再扩展,增强学生理解数学的能力

数学教材是众多前人实践经验的结晶。对于学生来说,它仍然是一种间接经验,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处理这种直接和间接的矛盾,莫过于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和实践,再现“生活”。时间的认识是二年级数学的难点,我一改以往死板的生搬硬套,在课堂上让学生完成他们一分钟内可做的事,如,拍球的次数、呼吸的次数、跳绳的次数、写字的个数、朗读课文的字数等,通过这些生活中常见的活动,使学生较容易地掌握了时、分、秒的单位。可见,通过兴趣盎然的活动,使枯燥无味的数学充满了生活气息,从而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3.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经验数学化

(1)数学问题生活化

“数学问题生活化”是指让学生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学生不是一张白纸,而是活生生的人,在他们的头脑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在他们的眼中,数学是一些符号与文字的结合,是抽象、枯燥的。而生活却是丰富多彩、充满情趣的,是他们天天经历的。他们对生活充满着具体的、感性的认识。如果教师能充分利用学生的这部分生活经验,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往往能激起学生探究和自主创新的欲望。

(2)生活经验“数学化”

生活经验“数学化”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须臾离不开数学”,要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造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如,在“分数的初步认识”引入新课时,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教师让学生分苹果,依次把4个、2个、1个苹果分给两个小朋友,要求分得一样多。当学生发现,把一个苹果分给两个小朋友时,每人得到“半个”,自然感觉到这样一个问题:某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每份不一定能用整数来表示。这时,学生产生这样的疑问:在表示物品的每一份时,不能用整数来表示,该用什么数呢?教师引出“分数”后,追问学生,你想了解分数的哪些知识?由于学生经历了前面的过程,自然地想到了这样的问题:什么是分数?分数怎样写?分数的意义是什么?它与整数有什么区别?这样利用人分苹果的生活现象,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不但增加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而且使学生产生了参与新知识探究的浓厚兴趣。

生活是数学的宝库。值得强调的是,让学生在观察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在探索实践中解决数学问题,是现代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思想。所以,教师应积极地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充分挖掘生活资源,把有限的数学知识用于无穷的生活情境中,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来帮助学生揭开数学的神秘面纱,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帮助学生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氛围中热爱数学、学习数学、应用数学,使数学知识真正为学生的学习、生活

服务。

参考文献:

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施.北京:首都大学出版社,2003-05.

(作者单位 浙江省苍南县少年艺术学校)

猜你喜欢

数学化数学课堂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浅谈如何将小学数学生活化
基于数学核心经验的中班幼儿区域活动“数学化”实施策略
在数学化的学习活动中进行概念教学
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和数学化的融合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