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
2013-04-29陈琼
陈琼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步入了信息社会,信息技术在人们各种信息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谁能更充分地使用信息技术,更快捷并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谁就可以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据更大的优势。这就更体现了信息技术课的重要性。那么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呢?如何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呢?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下面我就谈一谈这几年对信息技术课教学一些看法。
一、学生的情况给我们带来的一些问题
我们学校是一所乡镇中学,从初中升学上来的学生对电脑知识的掌握情况差别很大,有的学生连开机都不会,而有的学生却会上网,玩游戏等。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如果讲的内容深一点,那些对电脑知识掌握很少的同学就很难掌握所学的内容,甚至有的学生根本就什么都听不懂。很容易打消他们对以后信息技术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如果讲的内容太过于简单,对那些有电脑知识基础的学生会认为信息技术太过于简单,也会对信息技术这门课不感兴趣,上课不听课,只想着上网聊天和玩游戏。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先了解我们所带的学生对电脑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多少。然后,在课下认真备课,要做到难易结合,在上课的时候,把学生分组坐,讲完课后分组练习和相互讨论,老师到下面做相应的指导。让那些对电脑知识有基础的学生去带动那些基础差一点的学生,这样可以让学生们的信息技术知识整体都能得到提高,而且很容易调动学生们对信息技术这门课学习的兴趣。
二、信息技术教材给我们带来的问题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广东省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这本书共6章,是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为主线,按照“信息的获取与评价、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信息的发布与交流、信息的存储与管理、信息安全”这一线索呈现学习内容。这本书的内容层层连接,逐层深入。但整个高中阶段信息技术就一本教材,而且教材中的每节内容也比较简单,如果按照我们教学安排的课时一周一节课的话,按照书本上的知识进行讲解,最多一学期就把教材上的内容全部讲完了。学生所学的知识也只是皮毛而已,考试时学生很难完成试题内容,这时就需要我们把教材吃透,多搜集一些相关的资料,来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教材内容的理解。以教材中第三章第一节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为例,如果我们只按照教材中所写的内容进行备课,讲课的话,那么我们只需要两课时就上完了,学生只会听的一头雾水。这时我们就需要在课下备课时,多找一些关于word知识的一些资料,认真备课,把所要讲的内容细化,那么至少需要6课时。这样才会使学生容易听懂并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所以我们一定要在课下认真备课,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
三、学校硬件设施给我们带来的问题
我们学校有两个微机室,微机室(1)和微机室(2),每一个微机室有50台学生机和1台教师机,上课我们使用的是网络教学系统上课,老师使用教师机来控制学生机,老师在教师机上演示操作,学生在学生机上观看老师操作,听讲,最后让学生在学生机上自己练习操作。这时就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我们上“文本加工与表达”这一节内容时,老师在教师机上面操作,学生在学生机上观看老师操作。如果我们操作步骤较多,学生当时看会了,等到整个操作步骤示范结束后,学生自己练习时,很多步骤便会遗忘。但由于硬件设施不够先进,不能使学生边看操作边练习,这时我们就只有把操作步骤尽量减少,让学生多练习,多问,还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四、信息技术地位带来的问题
信息技术课一直以来都被当作副课来上,直到2008年才开始加入安徽省学业水平测试科目中,与高中毕业和升学挂钩,重点大学录取也把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之一,这样信息技术的地位才有所提高。虽然信息技术课的地位有所提高,但是学校对我们信息技术课还不够重视,学校安排每周一节信息技术课,学生很容易这周上完的内容,下周再上课时基本上都淡忘了。这就需要我们在上课把信息技术的内容少讲,精讲,让学生多练。使学生当堂所学的内容当堂就掌握。
总之,教师在课前应深入研究教材,了解学生,在教学中应学习与发展为中心,针对不同的学习资源,展示多样的学习方式,尤其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表达、交流、协作解决实际问题,设计教学中的每个环节,对干扰学生不利的因素应当尽量避免。从不同的角度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