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钱荒”与治理
2013-04-29杨秋海
杨秋海
中国唐代经济发展曾持续了一段空前的繁荣,那时货币就出现过数量不足、结构不适的征兆,物价大幅下跌,“钱荒”频频发生。货币供给不足导致了唐末到五代货币经济的倒退,实物经济大为增加。直到北宋初期的几十年,实物经济还盛行。宋代以来这个问题就更为突出,尽管在宋代每年所铸的钱币平均高出盛唐时铸币最多的年份20多倍,人均持币量也高出10多倍,据估计宋代货币经济最活跃时,市场流通量达2.56亿贯(彭信威《中国货币史》。但仍然赶不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物价至贱”。
一、“钱荒”问题的产生原因
1.商业贸易发展
在社会劳动分工的推动下,商业贸易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乡村有定期的集市,大城市的商业活动已突破坊与市的界限,营业时间也不受限制,海外贸易大规模展开。中国的纺织品、瓷器、茶叶等远销日本、东南亚各地。有人把宋代的商业贸易繁荣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纷繁复杂的货币形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商品经济对货币既有量的增加,又有交易工具创新的需求,这种需求变得比以往更为急迫和重要。
2.税制改革
中国古代税制改革中有一个核心内容是由实物税向货币税变革。西汉的算赋、口钱和算缗;中唐的两税法;宋代的青苗法、免役法;明朝的一条鞭法,都有租税货币化的内容。尽管每次改革都会遇到挫折,总的趋势是一次比一次把货币税往前推进。同时,也是货币经济不断推进的过程。纵观历史,许多次“钱荒”都是与税制改革有直接相关,而且货币化程度越高,货币供求失衡的程度也越重,越是到后期,矛盾越是尖锐突出。
3.财富贮藏
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剩余产品随之逐渐增加。在货币经济不断发展的环境下,由于货币具有流动性和“万能”的特点,所以人们自然也会把储存钱币当作一种占有财富的形式。特别是传统社会的农民,由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把贮藏钱币作为以丰补歉、提供安全保障的手段。加之战乱,许多人倾家远逃,铜钱不便携带,只好窖藏落土。历代钱币的大量出土就说明了这一点。富商赚了钱,发了财,也常把钱存起来,是保证财富价值的一个基本途径。虽然没有利息,但只要保存的是足值的“良币”,长远看购买力是有保证的。至于购房置地,既是封建社会人们的习惯价值取向,是对货币的不稳定性作出的反应,也是政府强制禁制大量积存钱币的结果。
4.货币外流
在公元1000年前后,中国强大帝国的地位和先进繁荣的经济发展,造就了当时中国钱币充当类似国际货币的角色。政府对钱币外流,不时采取许多的限制措施,但还是导致大量钱币外流,以至“边关重车而出,海舶饱载而回”(张方平《论钱禁铜法事》)。一些周边国家如日本、交趾(今越南)和南洋一些小国如爪哇、三佛齐、锡兰都使用中国钱。中国钱币对于他们有很大的吸引力,藩国朝贡皇上时,朝庭常把大量的铜钱馈赠予外国使节,更多的是通过贸易的形式流出,这更加剧了对货币供给的压力。
二、中国古代治理“钱荒”问题的对策
中后期的中国货币史,更像是一部补救“钱荒”史。面对社会经济渴望钱币总量增加,信用工具创新的强大压力,统治者采取了许多办法。
1.发行大钱、铁钱
其自身的价值并不是以等比例地加大重量为其前提,而是没有什么规律地以略重于小平钱的形式,以铸出几倍于小平钱的“大钱”,实际上是以货币符号充当真实货币。崇宁重宝当十大钱是个典型。11世纪初,王安石变法,货币需要急剧增加,钱荒日甚。1103年,蔡京动员全部铸造力量铸行崇宁重宝当十大钱,到1104年竟废止小平钱和当五钱,折二钱也改铸为折十钱。而当十钱无论重量还是成色一枚当十大钱都比不上三枚小平钱。结果钱分两等,市有两价,民间因此发生许多纷扰,甚至拿钱买不到东西。省陌制是补救货币供应不足的另一个传统办法,名为1000文的钱,实际上根据当时的货币紧张程度只付约50%-85%的实钱就可以了(最初在东汉实行短陌制是每贯除20文)。随着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易量的增加,充当交换手段的铸币自身的价值应向较高的趋势发展,事实却非如此。比较有名的如南朝梁武帝的铁五铢,价值极低,交易时要用车载铁钱支付,计价时论贯(千枚)计算,物价上涨到一斗米卖八十万钱。使用铁钱在四川有较长的历史,但进入宋代后,不是用铜币代替铁钱,而是使铁钱的铸量猛增,仅四川的四个州每年就铸50万贯,流通的区域扩大到了陕西、河东(今山西南部),甚至福建。
2.限制蓄钱
禁舶海泄一方面市场货币流通量不足,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人们财富增加,持币量剧增,于是当局直接明令禁蓄钱。公元1159年,南宋王朝针对富家积钱,多的累百巨万,少的不下数10万贯的情况,下令平民积钱不得超过1万贯,官吏也不得超过2万贯,超过的限两年内买物消费,否则拘捕入官,告发的有赏(叶世昌等《中国古近代金融史》)。这个禁令与300年前晚唐时期的规定基本相同。其目的就在于加快货币流通速度,缓和供求矛盾。但由于铜钱体积小不易发觉,故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进入11世纪后,不仅对内严控蓄钱,且对外禁舶泄海。公元1248年南宋淳祐年间,监察御史陈求鲁上言:“议者谓楮便于运转,故钱废于蛰藏;自称提之屡更,圜法为无用。急于扶楮者,至嗾盗贼以窥人之阃奥,峻刑法以发人之窖藏,然不思患在于钱之荒,而不在于钱之积。夫钱贵则物宜贱,今物与钱俱重,此一世之所共忧也。蕃舶巨艘,形若山岳,乘风驾浪,深入遐陬。贩于中国者皆浮靡无用之异物,而泄于外夷者乃国家富贵之操柄。所得几何,所失者不可胜计矣”,所以宋、金、明历代都特别强调禁海舶泄钱,违者严加惩处。金承安三年(公元1198年)就立制:《古钱钞文》载:“以钱与外方人与交易者,徒五年,沂以上死,驵侩同罪。捕告人之尝,官先为代给钱五百贯。”其结果,虽然短期有助于控制市场通货的减少,但高额的铸币税也相应的少收了,更重要的因此而加剧了闭关锁国。
3.启用旧钱
变通对待私铸封建帝王总想维护自己的尊严,不愿直接使用前朝的旧钱,但大多最后都离不开旧钱的支持,只得“依数准使,不许挑拣”。在16世纪末期的明万历年间,流通的旧钱比本朝钱还多许多,旧钱币的“良币”与本朝钱一样看待。1553年,嘉靖皇帝决定嘉靖钱以7文准银一分,本朝洪武等钱及前代杂钱加倍。但到了第二年,就调整为“上品同嘉靖钱”,其余或10文、或14文准银一分。这一方面是由于铜材紧缺,铸币不足;另一方面,高昂的铸造费用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私铸铜钱,无论在那个朝代都是禁止的。但中国历代的私铸,由于市场钱币奇紧,铸钱利丰、技术简单、制作容易,很少因政府法令的禁止而停止。
4.以物为币
《唐会要》记载: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在一些地区以盐帛为币交易,而另一些地区“用水银、朱砂、缯彩、巾帽以相市”。十来年后,又规定交易100贯以上的,匹帛米粟要各占一半(《新唐书》)。宋朝则是将全国划分为几个区域,分别使用不同的货币。京东、京西十三路行使铜钱,成都等四路行使铁钱、交子,陕西、河东铜铁兼用。据说在元代,康藏一带,大额交易用黄金,小数目通行盐币,用盐水煮成浓汁,然后用模子造成砖形,重约半磅,上圆下方,放在火旁烤硬,并加官印。明代,一些区域不得不退回到使用非金属货币。《明考宗实录》记载:“土货之乡殊,则贸易之情异。”四川、贵州用茴香、花银及盐、布,江西、湖广用米、谷、银、布,山西、陕西间用毛布作为货币。
5.发行纸币补救“钱荒”
纸币产生于北宋时代,约在公元1000年左右,比西方纸币的产生约早六、七百年。北宋的西北辽、金和西夏都是敌国,大量茶马交易只得在四川与境外进行。交易手段面临着双重的困难,一是流通量的不足;二是币值太低,不便大额贸易。四川通行铁钱,当时2万文铁钱,才可购一匹罗,重达130斤,纸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起初,先出现在民间,客户用铁钱到发行者那里换取“交子”(纸币),客户拿到交子就如同携带等额的铁钱在市场上购买商品,进行支付。当客户不愿持交子时,随时可到发行者那里兑换铁钱,只需每贯付30文工墨费(贴水钱)。由于交子铺户恪受信用,随到随取,所印“交子”图案讲究,隐作记号,黑红间错,亲笔押字,他人难以伪造,所以“交子”赢得了很高的信誉。商人之间的大额交易,为了避免铸币搬运的麻烦,直接用随时可变成现钱的“交子”来支付货款的事例也日渐增多。正是在反复进行的流通过程中,“交子”逐渐具备了信用货币的品格。后来交子铺户在经营中发现,只动用部分存款,并不会危及“交子”信誉。于是他们便开始印刷有统一面额和格式的“交子”,作为一种新的流通手段向市场发行。这种“交子”已经是铸币的符号,真正成了纸币。但此时的“交子”尚未取得政府认可,还是民间发行的“私交”。但并非所有的交子铺户都是守法经营,恪守信用的。有一些惟利是图、贪得无厌的铺户,恶意欺诈,在滥发交子之后闭门不出,停止营业;或者挪用存款,经营他项买卖失败而破产,使所发“交子”无法兑现。这样,当存款者取钱而不能时,便往往激起事端,引发诉讼。于是,景德年间(1004-1007年),益州知州张泳对交子铺户进行整顿,剔除不法之徒,专由十六户富商经营。至此“交子”的发行始取得政府认可。到了1023年,政府设置交子务,改由官办。此后,纸币不断发行,元明代大量发行宝钞,以解决“钱荒”问题。
6.启用贵金属
金银贵金属在中国漫长的补救“钱荒”中,特别是明初以前,并没有显示出特别的作用。由于受金银的天然特性所决定,古今中外都视其为财富。金银在中国历史上很早就充当货币的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支付手段主要服务于赋税、捐献、赏赐、赎罪、贿赂、谢礼、军政开支等。但作为货币,在全社会的经济生活交往中的作用范围有限。其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储量相对较少,生产量不高。唐代产金的地区不少,但年产量不过百两左右。宋代有所提高,皇祐中年产量为15094两,治平中年产量减为5440。白银的产量唐代每年不过一、二万两。云南省产银36,780两,当时全国产银量是77,560两,云南占整个国家产银量的47%。在明朝天顺年问,云南产银量达到了100,000两,是全国产银两的一半。在清朝康熙到乾隆年间,云南在银子加工方面的税收是全国第一。以上这些数据很难准确了解中国历代的黄金、白银的产额。但总的看,中国金银贵金属在古代及近代的产量很低,所以历代金银储存量也很少。二是相当数量的金银被长期贮藏,不能进入流通。铜钱作为货币,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充当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有其一定的优势。但作为财富贮藏,因其体大价低,钱币与铜价背离过大,所以它不是非常理想的贮藏手段。特别在宋代之后,通行铁钱和纸币,信用不好,更不宜承担价值贮藏职能。因此,当人们剩余产品增多、财富增加时,金银成为承担此职能的最好选择。
(作者单位: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