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交子”的兴衰
2023-10-14黄元罗
黄元罗
史料探究(素养对接——史料实证)
交子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大致是:先是由民间发行,后来由16家富商主持发行兑现,最后被官府收归官办。据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十一月癸卯条载:“初蜀民……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資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大中祥符末(1016年),薛田为转运使,请官置交子务以榷其出入。……戊午,诏从其请,始置益州交子务。”
——摘编自孙健《中国最早的纸币的产生及其流通》
北宋时期,我国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很多地区性经济大都市兴起,今四川地区由于茶叶、马匹等贸易的繁荣,以及丰饶的物产优势,经济地位逐渐位居全国前列。由于四川地区的铜钱十分缺乏,民间流通的货币是铁钱。而铁钱分量重、价值低,不便于流通和随身携带,特别是给大宗贸易造成巨大困难,所以在商品贸易频繁的大背景之下,货币经济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纸币“交子”应运而生。
交子诞生之后,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出行提供了很多的便利,因此很快便在四川地区盛行了起来。北宋时期,交子在市面上的流通可以划分为三个历史时期:起初由民间私人商家发行,然后由16家富商联合发行和兑换,后来随着富商的衰落,由官府出面将其收为官办。
北宋初年,成都出现了专门为携带巨款的客商经营现钱保管业务的“交子铺”。客商将不方便携带的铁钱暂时存放在交子铺,交子铺给他们开具具有兑换功能的存款凭据,并依照存款的多少和存款的时间向客商收取手续费。这类存款凭据就是交子,由于是民间发行的,又被称为“私交子”。但并非所有的交子铺都能够做到诚信守法经营,有一些惟利是图、贪得无厌的交子铺,恶意欺诈,在开具交子之后便闭门不出,停止营业,或者挪用存款,经营他项买卖失败而破产,使其所发交子无法兑现。这样,当客商们取钱而不能时,往往会激起事端,引发诉讼。
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年),益州知州张咏对交子铺进行整顿,剔除了不法之徒,并选出16家实力雄厚且信誉良好的商户,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共同集资36万缗作为发行交子的保障金。客商们可用铁钱兑换同等面额的交子,每贯收取30文手续费。这标志着交子的发行获得政府认可。因为有保障金,再加上16家商户的信用和官府的监管,交子在川蜀地区的地位迅速得到提升,流通更广泛。遗憾的是,由于部分商户拮据或破产不能及时兑现,交子逐渐被禁止发行。
天圣元年(1023年),宋仁宗下诏在成都设立益州交子务,主持交子发行。这是我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官交子”,也是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官交子发行初期,形制仿照民间私交子,面额依然是临时填写,加盖本州州印,并以时间计算分界发行,每三年为一界,界满则以新交子收回旧交子,发行限额每界是一百二十五万六千三百四十贯。这本是有益于商业活动的政策,然而北宋政府不仅未能有效控制官交子的发行量,还在面临超额的政府预算支出时,加大官交子的发行量,导致其严重贬值,最终于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年)被迫停止发行。大观三年(1109年),宋徽宗宣布所有的官交子全部作废,至此,流通了近百年的交子,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