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静的池塘也能掀起波澜

2013-04-29吕晓丽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3年6期
关键词:原文文本课文

吕晓丽

一、一节课引起的思考

听一位教师执教老舍的《猫》,忽然产生一个疑问。什么疑问?暂且搁一搁。

这位教师的教学思路是:(1)学生通读课文后,教师提问:这篇课文先写了猫的什么特点,后写了小猫的什么?(2)当学生从课文中寻找到“古怪”和“可爱”后,教师又问:“古怪”表现在哪里呢?我们先着重来解决这个问题。(3)学生在课文中找到表现猫“古怪”的语句,抓住“老实—贪玩、高兴—不高兴”两组对立的句子进行解读。(4)再解读小猫“可爱”的段落。(5)作业。用“任凭……也……”“非……不可……”“无论……也……”各造一个句子。

这样教学《猫》,说错吧,一点也没有差错,课文内容就是这样;说乱吧,思路相当清晰,课文的思路也是这样;说效果吧,似乎也不错,学生能流畅地读课文,写了什么也都明白,又会用自己的语言造句。而且大多数学生还颇有些成就感,都有学懂了这篇课文的快感。

《猫》是一篇平实的文章,这是不用多说的。像《猫》这样的课文就只能这样教吗?就应该满足于这样的教学吗?需要反思。这样教,只是从认知的角度梳理了课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知道了课文写了些什么,至于思维活动,几乎没有。虽然教师有一组提问,但学生对每一个问题的回答,都可以在课文中轻而易举地找到。学生用不着怎么动脑筋,没有思维张力。这是局限于文本内容本身的典型的“教教材”——满足于教懂这一篇。阅读教学一个十分重要的使命就是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思维的发展,让学生的头脑积极地运动起来。包括平实的课文在内,任何一个文本的教学都肩负着这一使命。

也许有人会说,这篇课文本身就很平实,教学时要掀起思维的波澜,这不是强人所难吗?这种说法听起来有点道理,但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与探讨。

二、“小清新”课文的基本特征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部分课文相对平实。所谓平实的课文,大致有这样几个特征:一是立意浅近明朗。主要写的是什么,赞美(或批评、或提倡、或说明)的是什么,作者的意图和感情直白外露,读者一看就明了。二是感情清淡,没有大喜大悲,也没有大爱大恨,但它有淡淡的清香,有缕缕的情丝,可以在细细品咂中感受到。三是构思简单通俗。作者往往采用平铺直叙的写法,很常见,无甚特殊的技巧,或者情节简单,没有矛盾冲突,故事不曲折。四是语言内涵单纯。文中没有难以理解的句子和段落,也没有含义深刻的句子,甚至没有重要的点睛之笔。这类课文多以状物、写景、介绍事物为主,比如《猫》《山雨》《白鹅》《爬山虎的脚》《威尼斯的小艇》《彩色的非洲》《小桥流水人家》《乡下人家》《桂林山水》《新型玻璃》《北京的春节》《各具特色的民居》等等。用当下时尚的语言来说,这些课文的共同特点就是“小清新”。它们像农民屋后的池塘,面积小,水质清,无波浪,幽静而实用。这样的课文,每册教材中都占有一定的比例。

三、“小清新”课文如何教学

这类小清新的课文,普通教师一般不会选作公开课的篇目,在常态课中也不会特别重视,那么这类平实的课文,应该如何教学?在让学生品味清淡以外,如何让学生在思维方面也得到充分的滋养?笔者以为,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或许能激起思维的波澜。

(一)挖掘文本潜在因素

有些课文,初一看,难以掀起浪花,可从头到尾深入思考一番,还是能够挖掘出一些有思维深度的因素的。同样是教学《猫》,有教师设计了这样几个有较大思维含量的题目:一是从句子的角度:它在花盆里摔跤,花草遭殃,枝折花落,主人为什么不责打它?(因为可爱)二是从段落的角度:“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个总起句统领一、二两段,可文章却把它作为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可不可以或应不应该单独成段?(可以、应该)三是题目的角度:可不可以用“古怪的猫”作为本文的题目?(不可以。因为小猫的特点主要是可爱,“古怪”不能涵盖全部内容)这三个问题有一定思维深度,其答案都不可能直接从文章中找到,需要独立思考才能完成。其实,每一篇平实的课文都可能潜在着这样或那样有思维深度的因素,关键在于教师是不是真正深入钻研,有没有独到的眼光去发现,敢不敢大胆地假设与批判。

(二)引进课外同类碰撞

有些课文,内容明白清晰,形式也简单平常,学生自学也能懂得八九。教学这样的课文时,不妨引进一两篇与课文同类或相近的文章,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发现其相同点和不同点。例如有教师教学《北京的春节》,在学生初步理解之后,教师引入一篇《藏族的雪顿节》。这两篇文章都是介绍节日的,有较大可比性。教师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1)两文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藏族的雪顿节》开头有“节日的由来”的段落)(2)两个节日各有什么特色?(春节带有农村特色,而雪顿节带有宗教色彩)(3)两个节日在时间上有什么不同?(春节在农历正月初一,时间跨度有一个月左右;雪顿节在藏历七月初一,时间跨度在一周左右)(4)课文为什么多次写到小孩?而《藏族的雪顿节》为什么没有写到孩子?(因为春节中孩子们特别开心,而雪顿节主要是成年人的节日)(5)在写作顺序上有什么不同?(课文按时间顺序写,《藏族的雪顿节》则先写由来,再写节日的情景)从这些问题的设计中,可以看出教师对文本的理解达到了一定的深度,这些问题的解答,需要动一番脑筋。引进课外同类文章进行比较,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广度,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也可以增加阅读的兴趣。在网络时代,寻找与课文同类的文章并非难事。当然,教师自身必须有一定的阅读广度和资料储存。

(三)进行原文与改文的对比

编入教材的课文,有些是经过编者精心修改的。编者为什么要这样改?是修改得好了还是改得不如原文?这都是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比较编辑对文本的修改,其意义是多方面的,它有助于学生逐渐形成独立的批判精神,有助于学生逐渐养成修改的习惯和能力,也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文本透彻的理解。因而,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原文与课文的比较。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搭石》一文,《搭石》原文的标题是《走搭石》,编辑把“走”字去掉,为什么要删?其实,这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原题重在“走”,其实,如何“走”是一个方面,如何“搭”也是一个方面。相比而言,《搭石》这个题目能更全面、更具概括性地表达主题。再比如《搭石》的结尾——

◆原文:故乡的小溪清如水晶石,那一排排搭石,像嵌在水晶里的宝石……

★改文: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原文虽然比较含蓄,但没有充分地表达主题,它用宝石来表示珍贵,可本文的主题是表达乡亲们之间纯朴而美好的情感,原文显然表达得过于宽泛了些,改文表达得更直接、更明确,也就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不比不知道,一比见分晓。当然,改得不好的也有,而且也是教学资源,可以充分利用。恰当地选择比较,能大大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能激活课堂氛围。

采用原文与课文进行比较来激活思维的方法,对语文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要有积极的探究精神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外,还应达到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对原作品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教师要能达到正确和精辟。二是对教材的编排体系和教学目标,要求教师有明确的把握和透彻的理解。三是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运用能力。编辑对原作的改动,大多数是遣词造句方面,这就要求教师对语言有独特的灵敏度,有较强的语言感觉和语言运用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语言实践能力。

(四)直接模仿表达技法

教材中的课文大多具有典型性,但对某一篇而言,其典型意义又各不相同。换句话说,其典型性所表现出来的价值或功能是有差异的。有的侧重于内容方面,有的侧重于形式方面;有的侧重于认知,有的侧重于理解,有的侧重于模仿借鉴。有些课文,技巧娴熟,构思奇特,语言老到,相当成人化,像小小说《桥》,名著节选《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景阳冈》等,这样的作品,对于小学生来说,侧重点应该定位于感受和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没有必要也不应该引导学生去直接模仿其写作技巧。而有些课文,在表达方式上比较简单易学,接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对此类课文,可以直接引导学生借鉴和模仿。像《山雨》,内容集中,结构简单,描写具体形象。它先写山雨到来前的情景,再写山雨到来时的变化,最后写山雨离开的情景,按时间顺序来写。教学时,我们可以拟出一些类似的题目要学生仿写,比如《风》《潮》《月》《冰雹》《虹》等,要求按照“来前—到时—去后”的思路进行模仿。这个写作过程,必须充分运用想象和比较的方法,思维难度是很大的。又比如《新型玻璃》,这篇课文在写法上也非常适合学生借鉴。它采用“分—总”的结构形式,先通过一个情景,形象地介绍“夹丝网防盗玻璃”,接着一一介绍“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最后是一段总结。教学时,也不妨拟出几个类似的题目让学生仿写,例如《形形色色的眼镜》《新型门锁》《橡皮种种》等,要求学生也用“分—总”式结构,先描述情景介绍,再直接介绍。

尺水兴波,课也如此。愿语文教师在激活学生思维方面想出更多更好的方法来,把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阅读教学的主旋律。

猜你喜欢

原文文本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背课文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BAF using zeolite and ceramic as media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 condition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