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学反思的几点看法
2013-04-29李久荣
李久荣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 =经验+反思。相反,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即使他有几十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几十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他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
教学反思是多方面的,既可思教育观念与教学艺术,又可思教学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既可思教师教育教学方法,又可思学生学习方法……
总之,教学反思的内容有很多,我们可以从即时反思、延时反思、课前反思、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几个层面去思考以下几个方面。
一、即时反思
即时反思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结束后立即对活动过程中的现象、问题或活动中的成效等进行的反思。这种反思紧跟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反思者可详尽地回想活动的场景等细节,对活动本身做出分析和评判。
二、延迟反思
有的时候,教师可能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是马上对课堂的事件做出系统思考,而是在以后结合其他教育事实对其进行综合性的批判性分析,这种反思因其反思时间的滞后,可以成为延迟反思。如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种现象:学生年级越高,举手回答问题的越少,在一二年级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言,到了六年级就几个人了。在这种情况下,开始我在课堂上常常无奈的采取“点将式”、“火车式”等方式提问,这样效果也不好。围绕这一问题,我结合新课程的学习认为学生在课堂上应该享有一定的权利。在以前的课堂提问中,忽视了学生所应有的犯错误的权利和评判的权利。于是,我给学生创设愉悦的课堂环境,利用小组的合作交流、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当无人敢举手回答时,我会用眼睛来搜索,察言观色瞅准机会,看谁想回答而又不敢站起来的学生时,我就向他投去信任的目光,鼓励他站起来回答。对回答问题对的,发挥学生的评价作用,给与鼓励和掌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慢慢的学生都踊跃的举手发言,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三、课前反思
课前反思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和前提。在备课时思考是否遇到什么困惑,是否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对学生实际需求的估计是否合理,是否为学生创设了实际支配的时间和空间,教学能否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实现知识和态度相统一,过程和方法相统一等问题。
1.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
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形成了一定的教学风格,往往都在沿袭着习以为常的教学方法。当然,这些方法有它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面对新的课程改革,需要我们改进。所以我们在课前进行反思,首先应该思考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是否以课程标准的理念为指导,这样才能作到扬长避短。
2.是否创造性地处理教材
新课程理念下,教材的首要功能是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而不是唯一的资源;同时,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有创新的思维方式,特别是要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所以我们应该通过课前反思使自己成为教材的创造者,才能全面盘活教育资源,全方位优化教学资讯,在开放的、多样化的教育情境中促进学生发展。
四、课中反思
课中反思,是在上课过程中思考学生在课堂上实际参与的热情与程度如何,师生与生生互动是否积极有效,课上是否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如何利用中的资源改变原有的教学设计进程等。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善于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顺应学生发展的需要,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如我在教学六年级“圆的认识”一课时,当我提出:在同一圆中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有些学生愣神了,不知所措的样子。发现后就让学生测量书中圆的半径和直径,再小组内交流,发现什么关系,这时课堂气氛一下高涨了起来,同学们积极地动手操作、交流,很快得出了结论。
五、课后反思
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教师最关注的问题,进行课后反思要做到“当堂思效”。即在上完课后思考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存在那些需要改进的问题,有哪些方面作的比较成功或对今后的教学有帮助、有启发,学生哪些内容掌握得好,哪些部分有困难,哪些学生学得成功,还有多少学生需要指导等。课后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
1.及时牢记——写得失
(1)写得失课堂就像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也有可能因为一时的疏忽而开了小叉,走了弯路,变成乏味的旅行。不管结局如何,得失成败,将其记录在案,以期在往后的教学工作中考虑更周全、操作更自如,不走或少走弯路。
(2)记载成功之举。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抓住教学中哪怕是稍纵即逝的成功点,比如,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及时记录下来,坚持不懈,就能串起教学的闪光珠链。
(3)牢记失败之处。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善教者难避其失。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如实记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就能使教学:“长善而教其失”。
2.及时反馈——写师生
(1)写机智。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的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诸如课堂教学中某一应变得当的措施;双边活动开展的成功之处;某些数学思想渗透与应用的巧妙之举;备课时未曾考虑到而在课堂上突然爆发出的灵感和火花——如导入新知的妙语、课堂氛围的改观、学生思维的激活、因材施教的准确等等,而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一闪即逝,教师必须利用反思去捕捉,否则就会遗憾不已,而这些东西及时俯拾而起,就是熠熠生辉的“金子”。这种种实践日积月累,所蓄渐丰,既利于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也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如果出现了课堂教与学的高潮,最好能详细记录下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的精彩问答,作为第一手素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2)写创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3.把握遗憾——写建议
教然后知不足,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一节课下来,不妨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根据自己的教育体会和学生反馈出的信息,写出进一步教学的建议。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总结全文可以看出:反思是教师积极探究心态的表现,他可以使教师重新找回失去的自我,不唯书,不唯上,不唯专家,相信自己才是处理自己的问题的专家。在反思的过程中,能在理论的水平上有深层的认识,使教师隐藏在自己心中的教育思想得以激活。对探索者而言,反思是一盏明灯,反思能引导教师避免陷入教条和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