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课教学改革发展的瓶颈及对策探索
2013-04-29梁征张艳亮
梁征 张艳亮
摘 要: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教育不可忽视的部分。回顾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及实践历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水平有了跨越性的发展和提高,而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却遇到了瓶颈,要想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必须进行改革。
关键词:高校;体育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8-0264-02
一、高校体育课教学改革发展的瓶颈思考
(一)体育教学理论的研究相对滞后
首先,大学体育属于学校体育的一部分,但在体育教学理论上却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因为学校体育理论是以中小学体育教学理论为基础建立的,而大学体育教学与中小学体育教学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可以说如今的学校体育教学理论并不十分适合大学体育。虽然90年代以后我国的学校体育教学理论步入高速发展的时期,但针对大学体育教学的实践环节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持及指导。导致高校的体育教学效果不明显,大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降的趋势并未改观。
其次,对于体育教学理论更为深层次的理解与执行能力,基层体育管理者在某种程度上仍是比较缺乏的,致使在体育教学的实践环节缺乏变革。如今在高校所谓的“体育教学改革”仅局限于管理方法、形式层面。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体育技能方面能力的培养比较注重,使学生仅仅学会了体育技能,而忽视了通过体育课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培养。但在当前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与阳光体育的背景下,需要对大学体育系统理论的建构和体育教学实践环节的变革,以提高高校的体育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教师的课堂教学创新能力不足
教师对教学改革的态度与效果与教学质量有着直接密不可分的关系。再先进的教学理念如果没被教师理解与执行,也只能流于形式。而如今高校十分注重对体育教师的教育水平和科研能力方面的考核,却忽视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导致如今高校师资素质和科研能力提高了,而作为高校体育核心的课堂教学却毫无起色和提高,更谈不上变革。所以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体育教师不仅要有过硬专业技能水平、较高的学历背景和优秀的科研能力,还应不断更新和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并尝试运用到日常的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探索和实践,总结出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高校教体育教学理论,以求改变多年不变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
(三)高校对于体育教材的选择面窄,教材内容脱离体育教学
近年来关于体育类教材检索显示,偏重研究性的文献较少,而且多数教材内容大同小异,且重复现象严重。笔者就所在河北省高校范围内学生使用的教材进行比较和研究发现,由于国家没有高校体育统一的教材,所以各高校所用体育教材几乎都是由本校体育教师或本省其他院校体育教师编写,编委成员的水平也大多有限,不具备深厚的体育素养和写作能力。编写时在参考其他教材的基础上,只对教材章节顺序和个别文字段落略作调整和修饰,很短的时间就可以编写好一本教材。这样的教材内容空洞、脱离实际,完全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利用体育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锻炼,失去教材本身应有的价值。
(四)高校对于体育教学硬件投入不足
高校是否具有齐备的体育运动场地和器材,是衡量高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和学校体育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笔者调查和走访了一些高校,通过与这些高校的体育教师和相关领导进行访谈,集中反映出近年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校现有的体育场地器材硬件设施资源已经不能满足教学和学生日常体育活动的需要,从而极大地制约着教学改革的进行。有的高校虽然已经意识到现有的场地器材已经制约了体育教学的发展,由于资金不足所以在学校建设过程中对体育场地器材的重视不足,相应的资金迟迟到不了位,影响了体育教学效果和教学改革的进度。
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对策探索
(一)加强体育教学教学理论的研究,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当代大学体育教学理论研究的当务之急是要面对体育教学实践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解决,这是一个极具生命力的学科研究方向。需要体育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和先进教学理念学习的过程中时刻以教学改革目标为导向,把体育教学实践变革作为出发点与阶段性归宿,通过教学过程中的不断摸索和总结,逐步形成和完善一套具有科学性的、可操作性强的、切合高校实际情况的大学体育教学理论体系。相信在适合高校的、先进的和科学的新理论引导下,可以有效提高体育教学实践水平和教学效果,从而使人们对大学体育价值和意义有全新的认识和定位,同时也希望可以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体育教学改革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应辅助其他形式
高校进行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是以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为前提,通过对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已达到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的要求。针对目前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水平逐年下降这一事实,所以体育教学改革不应仅局限于通过课堂教学改革来实现,还应借助其他手段和形式使教学改革的效果更加明显。首先,高校应结合自身现有的体育教学资源,本着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以改革为目标,分析实践教学过程与改革目标的差距,对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理论进行适当的结合,为实现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支撑。其次,引导、培养学生形成自我锻炼的意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鼓励、指导学生发展体育社团和协会,在高校内形成由学生自发组织、自我管理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定期组织活动的社团和协会,辅助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习惯。另外还可以不定期地组织一些体育与健康方面的知识讲座和比赛,引导和强化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体育的相关信息,使学生对体育的作用与意义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三)在师资建设中,高校不仅要重视教师的专业能力还应注重教师教学的实践能力
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不仅应当具备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教学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还应具备出色的实践教学能力。但是,如今高校对教师的考核注重科研而轻视教学的评审方式极大地限制了教师对于实践教学的研究。所以高校不应仅把教师的科研水平及学历水平作为衡量一名教师职称和绩效考核的依据,也应考虑教师在教学实践环节的能力和水平,对实践教学能力强的教师给予政策上的倾斜,鼓励教师均衡、全面发展其能力。首先,对于目前高校在职称评审时侧重教师的受教育程度和科研能力这一现状,体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教师先进教学理论的学习和培养,定期组织教师与其他高校进行教学观摩和交流,鼓励教师外出进修和学习,邀请国内外教育教学专家进行教学研讨,培养出一批实践教学能力突出、专业技能过硬、理论知识丰富、科研水平较高,的新型专业体育教师人才。其次,为了解决如今体育教师在自身专业素养与实践教学环节发展不平衡这一现实问题,学校相关领导及体育主管部门应积极探索、研究和讨论,争取出台一些可操作性的政策和制度,尤其要对教学实践环节进行钻研和改革的教师予以鼓励与扶持,培养教师不仅要具有一定的理论及学术能力和出色的教学实践能力,还应具备对先进教学理论的学习和实践能力,为推进体育教学改革进程奠定有效师资基础。
(四)加强体育教材管理,严格教材的引进
为了改变目前大多数高校使用的体育教材内容枯燥缺乏知识性和指导性这一问题,应在教材的引进和审批上严格要求。首先,选取教材应注重教材内容是否应可以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体育的相关知识和理论,能够对学生的自我锻炼进行理论指导。其次,应本着宁缺毋滥的指导思想,对内容重复率高的教材坚决抛弃,选取理论观点和知识点较为较为先进的教材,让学生接受最前沿的体育理论。另外教材编委的水平也决定着教材的质量,尽量选取由国内外体育界知名的专家和学者参与编写的教材,这样教材的知识性比较全面且权威。此外,高校在体育教材的选择时应会同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体育主管部门以及一些体育方面的专家成立专门的教材评定机构,对教材进行公开、公正、透明的评审,优中选优,使体育教材可以真正地起到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工具书。
(五)合理利用校内和社会资源整合优化教学环境,争取学校对体育设施的投入
针对当前高校由于扩招导致体育场地硬件设施及资源严重不足这一现状,建议高校:第一,应根据自身现有条件合理安排学生教学、课外活动的时间。第二,体育主管部门积极向上级申请加大经费投入,以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第三在研究和明确体育场地使用细则和对社会开放经营开发的法规制度时,应把学生对体育资源使用放在第一位。第四,摸索、推广一些简便易行的社会新兴或具民间特色体育项目。第五,争取与相关单位部门或校外企事业单位进行联系,合理整合校内体育资源,扩展利用校外体育资源,提高优化体育教学资源与环境。
总之,回顾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及实践历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从事高校体育教育的专家和教师,通过不断对体育教学进行更新和改革,从实践中总结和提炼适合高校的体育教学理论。同时高校也应重视体育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大体育经费投入,提高学校体育硬件设施,选择信息量大、可读性高、有质量的体育教材。希望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找到一条真正适合我国高校自身条件的发展之路,以提高广大在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好地为祖国、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