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观朗读,热心为语文
2013-04-29马强
马强
【摘要】 释义朗读。朗读之于语文教学的意义。培养语感,增强运用能力,有赖于朗读。深解文本,产生情感共鸣,得益于朗读。爱上阅读,提高审美情趣,离不开朗读。朗读如此重要,现状甚是堪忧。口头重视,行动忽视,朗读实属鸡肋。追根溯源深反思,想方设法为朗读。固步自封显然不是心系语文教育者的追求,唯有改变,求真、务实,才能将语文教育臻于完美。更新观念、培养兴趣。措施得力、指导有术。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和能力,优化语文教学效果,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朗读;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朗读,《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可见,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完成阅读任务的一项重要基本功。朗读是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的过程,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是把诉诸视觉的文字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活动,是融合了感受体会、理解领悟、情感释放等主体与文本间构建的对话。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发展智力,有助于情感的传递,使学生能深入作品内部,与文本相互沟通,产生共鸣,使学生获得知识,达到甘美享受,从而对语文产生浓厚兴趣。朗读教学法应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要贯穿整个语文教学的始终。
一、朗读之于语文教学的意义
(一)培养语感,增强运用能力,有赖于朗读
《课标》再三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何谓语感?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它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是一种经验色彩很浓的能力。“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教学要抓语感,语感教学要抓诵读。”朗读,是培养语感的必由之路,也是关键所在。从古至今,朗读教学法历经考验,堪称经典,备受推崇。如清代教育家曾国藩在《家训》中所言:“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读则不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二者并进,使古人之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则下笔时必有句调凑赴腕下,字觉琅琅可朗矣。”没有语感就谈不上理解,更谈不上运用。智者所见略同,叶圣陶老先生也认为:“多读作品,当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张志公先生亦大力倡导——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至此,朗读对培养语感,运用语言文字的重要作用已无需多言。
(二)深解文本,产生情感共鸣,得益于朗读
美国心理学家布莱克斯利在《右脑与创造》一书中说:“在中国,例如用看和说的方法来阅读就是必需的,因为那些字词不表语音。”也就是说中国的文字是由形、音、义组成,书面文字只表达形与义,单单看书是无法体味到汉字铿锵有力、抑扬顿挫的独特魅力,只有三者结合,才能全方位地体验文本。这里的“铿锵有力、抑扬顿挫”便是朗读的特效。阅读分析固然能显示理性的智慧,也最终得到合理的判断,然而缺少了朗读,难免苍白。朗读是对文字的触摸,是对作品中生活气息的直接感受,是直面作者的对话,是走进作者心灵深处的金钥匙。读一读,念一念,会自然勾起类似的生活细节的回忆、联想,获得情感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深层次地领悟作品的精神内涵。
(三)爱上阅读,提高审美情趣,离不开朗读
有人向著名作家曹文轩请教:“究竟有什么办法让孩子喜欢阅读?”曹先生答道:“朗读——通过朗读将他们从声音世界渡到文字世界。”一个孩子,起初对阅读毫无兴趣,家长、教师反复强调阅读的意义,他们可能仍是无动于衷。假若让他聆听一段优美的、感人的、智慧的、扣人心弦的精彩片段,效果会如何?被吸引而惦记,很想先睹为快……还有什么方法比朗读更能激发孩子对阅读的热爱?朗读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教材中不乏文质兼美的文章,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把内隐情感外显化,抽象情景直观化,让学生从抑扬顿挫的声音中与作者高低起伏的感情中达到共鸣,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综上所述,朗读既是传统的又是经典的学习语文的法宝,但在现实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朗读却似乎一直扮演着尴尬的角色。
二、把朗读之脉,疗语文之疾
(一)口头重视,行动忽视,朗读实属鸡肋
我们以最有代表性的優质课为例去审视朗读。首先,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大量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朗读的时间,即使偶有朗读穿插,也会给人以“雁过无痕”之感,浅尝辄止。如预习性朗读,要求学生通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这看似是在为落实《课标》中“能用普通话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奠定基础,实际上学生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老师匆匆叫停,马上转入下一环节。朗读成了教学中的过渡。如此看来,连“正确、流利”都难以落实,何谈“有感情地朗读”?实际上,这样的朗读只是为了丰富教学方法而采用的点缀,或是为了听课需要而制造声势的工具。其次,朗读没有系统计划,方法指导不到位。多数情况下,教师布置的朗读任务没有系统的计划,缺乏目的性。有时也采用什么演读法、声情并茂法、“摇头晃脑”法、配乐朗读法、创设情境想象朗读法等等,看似新颖有趣,却往往因为指导不到位,为了朗读而朗读,导致学生读得索然无味,无所适从,甚至矫情做作,流于形式。那么,常态课中就更是难以听到琅琅书声响于耳了。如此现状着实堪忧。朗读教学若是一直以鸡肋的命运发展下去必然会消磨学生的兴趣,破坏语文学习的美感与气氛,制约学生的语文水平,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二)追根溯源深反思,想方设法为朗读
《课标》反复强调“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清代著名教育家唐彪也早就有言:“文章读之极热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所欲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如泉涌,滔滔不绝。”但许多教师、学生对朗读的认识仍然不够深入。一方面,语文学科考试以书面化的语言形式进行,有声的口头语言并不在其中。考试这根指挥棒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应试教育和升学率的控制下,大多师生认为只要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好就行了,像朗读这种小火慢炖的教学短时不易见效,很自然地被忽略跳过。另一方面,教师朗读水平不高,能力缺乏。北大教授孔庆东曾说:“我最拿手的功夫其实不是讲解,而是朗诵和吟咏,乘法口诀我都能朗诵得让你肝肠寸断!”叶圣陶又言:“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试想,我们征战在一线的语文教师,有无“朗诵得让你肝肠寸断”的时候?学生是否觉得朗读是“一种享受”?答案是很让人为之羞愧的。其实我们本身就缺乏应该必备的朗读能力,自然就读不好,不敢读,无法给予学生正确的方法指导。如此一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将从何说起?
固步自封显然不是心系语文教育者的追求,唯有不羁现状、求真、务实,才能将语文教育臻于完美。
三、还原朗读在教学中的地位
首先,更新观念、培养兴趣。
朗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长期一贯、系统重要的任务之一。要落实好诵读教学,就要吃透《课标》精神,充分正确认识朗读以及朗读教学的内涵、意义及朗读对学生语文素养乃至整体素质的提高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身为一线教师,我们不仅要更新观念,在思想上引起重视,也应不断学习,研究有关朗读的理论,切实练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用我们的激情唤醒学生的热爱,培养他们的兴趣。英国教育家威廉亚瑟说:“平庸的教师是讲述,较好的教师是讲解,优秀的教师是示范,伟大的教师是启发。”先让我们做个优秀的教师吧。亲自范读。教师现场版的范读往往具有真实感、亲切感,具有较強的感染力,不仅让学生听到了美的声音,还能通过手势、表情、眼神等体态语将美的形象、美的情感传递给学生。还记得我在执教《春》《紫藤萝瀑布》等美文的情景,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不知不觉间就将学生引入文本,领进作者内心,他们和着老师的节奏一起陶醉其中。此时便觉得能成为语文教师实属幸事。名师于永正所言 :“朗读好了,备课就完成了一大半,师生都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一定是充满情趣的,一定是充满灵性的,也一定是有效的”。
其次,措施得力、指导有术。
检验措施是否得力,需看教学是否求真、务实。若还是被片面追求升学率所羁绊,被守旧的授课模式所束缚,不能把朗读贯穿在各教学环节中,没有还原朗读在教学中的地位,那朗读还是原来的镜中花水中月。只有将朗读教学的实施与课标的教学理念、目标融合起来,进行系统全面的训练,才能有计划地逐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水平。
如:在初读文本时,将目标降低,让学生利用工具书,自主阅读,先做到“读正确”。在此基础上,再创造多种形式让学生将文本读熟,读流利,然后结合文本背景、人生阅历等等,读出自己的体会,这样,就能水到渠成地读出感情了。如此一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目标就基本达成。但是,在课堂中,我们往往不自觉地给学生的朗读提出很多要求,制造很多规定,却缺乏巧妙引导,缺少对文本的理解和内涵的揣摩,致使朗读效果低位化。如何改进呢?首先明确目标,在朗读前做到心中有数,明确无误;还要关注过程,下移视线,着重关注学生的表现和达标程度;再就是恰当运用情境创设、品词析句、拓展阅读、语言渲染、人物分析等方法加以适当引导。此外,特别倡导朗读训练要与生活感悟相结合,因为有阅历才能读出个性,有生活才会有共鸣,有感悟才会有感情。
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化,诗词文赋流传古今,享誉海内外,所编入中学语文教材的大都是经典中的经典。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应用好朗读这一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和能力,优化语文教学效果,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编辑:李敏)